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5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77篇
安全科学   156篇
废物处理   14篇
环保管理   50篇
综合类   312篇
基础理论   62篇
污染及防治   44篇
评价与监测   12篇
社会与环境   32篇
灾害及防治   3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21.
离子交换树脂的污染是纯水制备中不可避免的。为使被污染的树脂得到复苏,恢复其应有的交换能力,文章分析了离子交换树脂被污染的各种原因和中毒的机理,介绍了鉴别污染的方法。并根据有机物污染机理和铁中毒机理采取了相应的解毒和树脂复苏的方法。结果表明:经文中工艺解毒后的树脂重新投入使用效果良好,出水电导率达到0.06μs/Ω.cm。  相似文献   
622.
安徽省近50年雷暴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安徽省78个气象台站1961~2009年逐日雷暴资料,统计出历年各站雷暴日数并建立时间序列,通过趋势分析、EOF分析、小波分析、MK突变检验等方法对安徽省近50年雷暴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安徽省雷暴日数存在显著的减少趋势;空间分布为南部多于北部,山区多于平原;季节分布为夏季最多,春季次之,秋季相对较少,冬季很少出现雷暴;初雷日期推迟而终雷日期提早,雷暴期有缩短趋势;安徽省所有台站的雷暴日数均在减少,其中江淮之间西南部及皖南南部减少的幅度最大;雷暴日数EOF展开前3个模态累积方差贡献达987%,第一模态为全省一致型,第二模态为南北相反型;雷暴日数存在10~12年和2~3年左右的周期,在1976年存在一次显著突变;雷暴的时空变化与大气环流、纬度、地形、季节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623.
生物过滤塔处理实验室废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生物过滤塔处理实验室排放的模拟混合废气,考察了反应器对苯、甲苯、二甲苯、乙醇、丙酮、乙酸乙酯和甲烷等废气的去除效果。运行结果表明,在设备稳定运行期间,进气中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s)的浓度为124~380 mg/m3,而出气浓度在10~40 mg/m3,去除效率保持在85%以上。实验室废气中的多种污染物在生物过滤塔中去除机理不同,亲水性污染物的去除效率高于疏水性污染物。通过系统关停后重启,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在第2天就能恢复,这为生物过滤塔处理实验室废气过程的停运检修或者系统闲置提供了可行性。  相似文献   
624.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食品中的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定清  周娅  谢永红  罗晓梅  杨柳 《四川环境》2010,29(5):49-50,53
采用硝酸-高氯酸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法)测定食品中铝。结果表明,消解液可以直接用水定容上机;在A l浓度0~6mg/L范围内,相关系数R2=0.9996,优于国标比色法(0~3μg范围内,R2=0.981);该方法检出限为0.15mg/kg,极大地优于国标比色法(12.5 mg/kg);同一样品比较,本法RSD为5.8%,而国标比色法只能达10%;该法回收率在92%~97%之间,对GBW 10016茶叶标准物质测定值也在可接受范围内。  相似文献   
625.
利用自制的滴液电极,运用循环伏安和方波伏安法,对Pb~(2+)在水/甲基异丁基酮(MIBK)界面上通过双硫腙(HDz)促迁移的反应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迁移过程为不可逆过程,Pb~(2+)的迁移峰电位为0.122 V,且当Pb~(2+)摩尔浓度为5.0×10~(-7)~4.0×10~(-5)mol/L时,峰电流和Pb~(2+)浓度呈线性相关关系;水相中常见的Na~+等金属离子浓度比Pb~(2+)浓度大百倍时,或水相中常见的Mg~(2+)、Ni~(2+)浓度与Pb~(2+)浓度相同时,对峰电流测定结果产生的干扰都较小(相对误差小于10.0%),但当水相中有Zn~(2+)、Cu~(2+)、Fe~(3+)存在时,即使其浓度都与Pb~(2+)浓度相同,也会对峰电流测定结果产生明显干扰(相对误差分别为-12.2%、-28.7%、-60.3%);以方波伏安法取代循环伏安法进行峰电流测定,以新型绿色溶剂室温离子液体(RTILs)取代四苯硼四丁基铵作为有机相电解质,能极大提高Pb~(2+)浓度测定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626.
能源环境约束下中国区域工业效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工业化进程进入中后期阶段,资源短缺、环境污染成为制约工业发展的主要瓶颈。由此,国家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在考察工业经济增长时,能源环境因素就不容忽视。为此,本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引入方向性距离函数和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法对能源和环境因素约束下的我国2001-2009年区域工业效率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考察,对区域之间考虑环境因素的全要素生产率和不考虑环境因素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逐年提高,其中技术进步的作用显著高于效率提高;非期望产出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我国工业的投入产出效率,不考虑能源环境约束过高的估计了我国工业经济的增长;在年份变化上,循环经济和新能源发展卓有成效,考虑能源环境约束下的区域工业全要素生产率逐年提高;在区域比较上,东部地区工业不仅在技术和投入产出效率方面领先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在污染治理方面也领先于中西部。  相似文献   
627.
基于人机工程学的矿山采面安全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矿山采面看成一个由人、机和环境组成的逻辑串联系统,从人、机和环境3个因素出发,运用模糊数学方法对矿山采场的可靠性进行研究。根据矿山安全评价所存在的模糊性和随机性的特点,在建立多级模糊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借用信息论中熵的概念计算客观权重的方法,运用模糊数学理论,建立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提高了矿山安全采面现状评价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具有一定的工程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28.
介绍了煤气爆炸危险场所的区域划分,说明了电气设备的防爆标志包括防爆型式、类别、级别和温度组别4个部分,对煤气场所防爆电气设备进行了选型,以防止电气火花的形成,减小煤气生产场所的爆炸危险.  相似文献   
629.
微回流管封闭回流应用于废水中COD检测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耐高压的微回流管封闭回流装置来消解废水中有机污染物 ,由试验确定各试剂最佳用量替代 HACH公司进口试剂包 ,建立废水中 COD测定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630.
王春来  谢龙大 《灾害学》2001,16(4):57-62
1999年梅雨期间,浙北的杭嘉湖地区和新安江流域发生了百年未遇的洪灾-“99630”特大洪水。这次洪水的降雨、水位都超过历史记录。在特大灾害面前,各级防汛部门精心调度,正确指挥,各地发扬风格,团结抗洪,各类水利工程充分发挥了防洪减灾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