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33篇
安全科学   52篇
废物处理   12篇
环保管理   29篇
综合类   133篇
基础理论   31篇
污染及防治   13篇
评价与监测   20篇
社会与环境   14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71.
固体XM菌剂对生活垃圾减容和除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密闭的容器中考察不同条件下固体XM菌剂对生活垃圾的减容和除臭效果.结果表明,固体XM菌剂不但可防止新鲜生活垃圾变臭,而且对已产生的生活垃圾臭味具有明显的消除效果.固体XM菌剂可使新鲜的生活垃圾在降解过程中仅产生少量臭味,到15 d时基本消失并产生酯香气味,减容量可达46%.用质量分数为3%的固体XM菌剂处理已发臭的生活垃圾,15 d时氨气和硫化氢的释放量分别减少54.8%和49.0%.此外,保持较高的温度以及50%~60%的垃圾含水量,除臭效果最佳.从垃圾降解过程中渗滤液的产生量、澄清度、酸碱度和气味的变化分析得出,固体XM菌剂已成为垃圾发酵过程中的主导菌群,这可能是生活垃圾除臭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272.
土壤和沉积物中17种有机氯农药残留量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混合溶剂超声萃取出土壤、沉积物中的有机氯农药,弗罗里硅土小柱净化去除样品中色素、脂肪等杂质,浓缩后采用DB-35ms毛细柱分离,气相色谱微池电子捕获检测器(μECD)分析17种有机氯农药的残留量。该方法净化效果好,色谱峰分离好,灵敏度高,17种有机氯农药检测限均低于0.07μg/kg,加标回收率为74%~110%,相对标准偏差为2.6%~8.4%。  相似文献   
273.
阻化技术是防治煤自燃的常用技术之一,研究阻化剂对煤自燃极限参数的影响是确定阻化效果的关键.采用程序升温试验,分析气煤和长焰煤的原煤样和经MgCl2、KCl、CaCl2、NaCl 4种阻化剂处理后的煤样耗氧速率和放热强度,并计算自燃极限参数和阻化率.结果表明:氯盐阻化剂可降低煤自燃低温阶段的煤耗氧速率和放热强度;4种阻化剂中对气煤煤样的平均阻化率最高是MgCl2 (63.6%),对长焰煤则是CaCl2 (45.9%),平均阻化率与自燃极限参数变化率呈正相关;气煤经MgCl2处理后自燃极限参数变化率最大,长焰煤经CaCl2阻化处理后的自燃极限参数变化率最大,对于气煤4种阻化剂阻化能力由大到小为MgCl2 KCl、CaCl2、NaCl,对长焰煤则为CaCl2、MgCl2、KCl、NaCl;氯盐阻化剂中MgCl2对气煤自燃极限参数影响最大,阻化效果好,而对长焰煤则为CaCl2.  相似文献   
274.
鞍山市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污染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鞍山市不同功能区(工业区、工业区附近、居住区和对照区)的大气进行分季节(夏、冬季)采样,分析该市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污染水平和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夏、冬季的大气中的VOCs浓度变化差异显著,总体来说夏季大气中的VOCs浓度高于冬季;夏季大气中苯系物、挥发性卤代烃浓度分别是冬季的1.1~2.7、1.4~...  相似文献   
275.
276.
降低1511G型织机噪声的试验工作已初见成效,由原来的101.8分贝(A)降至94.3分贝(A)。这项试验是由石家庄棉纺二厂、市纺织研究所、市橡胶五厂等单位协作进行的。具体措施是采用了吸声吊顶和吸声墙,织机发声部件采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齿轮、降噪塑梭、低噪声皮结和包阻尼打棒、尼龙投梭转子(F11)及包阻尼侧板。 这项试验的成功,减轻了操作工人的噪声危害,也方便了操作工人的对话。1511G型织机降噪有方@荣  相似文献   
277.
本文介绍了粉状绝热材料的传热原理,护热圆筒稳态热流法导热系数测量装置及其方法,并在常压、低真空、-80℃到+70℃条件下对粉煤灰漂珠和膨胀珍珠岩粉的表观导热系数进行了测量、比较,测试结果表明,在低温和低真空下粉煤灰漂珠导热系数显著低于膨胀珍珠岩粉。  相似文献   
278.
范恩荣 《化工环保》1999,19(1):25-28
介绍了有机氯废料回收利用和净化处理的几种方法,着重介绍了低温等离子流法、氢化法、高温氯化法、火焰氧化法的工艺原理和工艺过程。  相似文献   
279.
研究了小分子物质双(3-氨基丙基)胺对混合菌落生物膜形成抑制及解体效应机制,并探讨了利用双(3-氨基丙基)胺减缓膜表面生物污染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双(3-氨基丙基)胺能有效抑制混合菌群微生物附着和生物膜形成,抑制作用随浓度的升高而增强.经过双(3-氨基丙基)胺处理(131 mg·L~(-1))24 h,生物膜形成抑制率达到74.61%.这种抑制效果不是通过杀菌方式产生而是通过抑制微生物中胞外多糖和e DNA含量产生.经双(3-氨基丙基)胺处理后,胞外多糖和eDNA分别下降了39.37%±2.68%和70.05%±2.93%.双(3-氨基丙基)胺对已经形成的生物膜也有一定解离作用.对于预培养12 h的生物膜,双(3-氨基丙基)胺(131 mg·L~(-1))处理10 h,解体率为23.59%.另外双(3-氨基丙基)胺可减缓膜过滤过程中膜孔堵塞速度,降低膜压,缓解由微生物引起的膜污染问题,在环境膜污染控制方面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80.
泥石流风险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当前泥石流灾害评价研究中的问题,论述了引入风险概念的重要性。简要介绍了泥石流危险度的研究方法。根据人的价值理论改进了泥石流灾害易损度评价体系,提出了社会易损度的定量化方法。将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在风险评价的成果中单列出来,解决了对人的社会价值评价难题。改进了泥石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对今后泥石流灾害评价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