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44篇
安全科学   39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22篇
综合类   182篇
基础理论   30篇
污染及防治   20篇
评价与监测   12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水分状况对土壤呼吸的初期影响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以2001年在东北典型黑土上进行的保护性耕作长期定位试验下免耕、垄作及常规耕作土壤进行了室内培养实验,按照田间持水量(water-holding capacity,WHC)的30%、60%、90%、120%、150%、180%、210%、240%、270%设定了9个水分梯度,并分别对其二氧化碳(CO_2)排放量进行了22 d的短期观测,以研究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水分状况对土壤呼吸的初期影响.结果表明:1干土条件下在加水培养初期,3种耕作方式均产生了明显的激发效应,并且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含水量间存在正相关关系.2除干旱(30%WHC)及淹水(240%WHC、270%WHC)条件下,3种耕作方式CO_2排放通量分别为免耕垄作常规耕作.3对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水分状况及CO_2排放通量进行了方程拟合,在30%~270%WHC条件下,免耕的CO_2排放通量与水分状况拟合为二次回归方程,而垄作与常规耕作则是线性回归方程.在30%~210%WHC条件下,免耕与垄作下土壤CO_2排放通量与水分状况均可拟合为较好的对数方程,可决系数R~2分别为0.966、0.956.  相似文献   
102.
夏季高原河流CDOM光学特性、组成及来源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高原河流有色溶解有机物(CDOM)光学特性、组成及来源进行研究,有利于更好的了解高原河流水体生态环境,为高原河流生态系统中溶解有机物(DOM)循环过程的研究提供数据参考.利用2017年夏季无定河和湟水流域河流的实测数据对CDOM的吸收特性、荧光特性、水质参数以及它们之间关系进行分析,进而对高原干旱地区河流CDOM光学特性及其组成与来源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两流域河流中CDOM吸收系数随波长的增加呈衰减趋势,但吸收光谱曲线差别较大;两流域CDOM在440 nm处的吸收系数[a(440)]与溶解有机碳(DOC)具有显著相关性(p0.01),而与叶绿素a浓度(Chla)不存在相关性.无定河a(440)与Chla浓度的相关性说明其河流现场产生(生物活动)作用较小.通过对比分析S_(275-295)、SUVA_(254)发现,无定河分子量和芳香性程度均大于湟水,且湟水与无定河CDOM的分子量变化要高于其它河流的研究.根据CDOM三维荧光光谱分析发现,类腐殖质荧光峰是两流域河流CDOM荧光的主要贡献者;通过荧光指数FI、腐殖化指数HIX、生物源指数BIX的研究发现,湟水以陆源输入为主,腐殖化程度高,无定河以陆源输入为主的同时存在一定的自生成分,人为生产活动干扰是其陆源输入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冗余分析发现,湟水DOC、Chla、pH对类腐殖质荧光峰及荧光强度影响较大(p0.01);无定河DOC、电导率(EC)、浊度(Tur)与类腐殖质荧光峰及荧光强度显著正相关(p0.01).  相似文献   
103.
生物炭对滨海湿地盐碱土壤碳氮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滨海湿地盐碱土壤在全球碳氮循环及调节气候变化中起着重要作用。环境友好型土壤改良剂生物炭(Biochar,BC)在缓解气候变化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前景巨大。然而,现有研究多关注BC对滨海湿地盐碱土壤中温室气体排放及土壤氮素流失的影响,缺乏其对滨海湿地盐碱土壤碳氮循环的深入研究和系统总结。本文综合分析了施用BC对滨海湿地盐碱土壤植被碳库、有机碳库、有机碳矿化及生物固氮、硝化、反硝化、矿化、氨损失等碳氮循环过程的影响和可能机制。指出未来应关注长期野外研究,利用宏基因组等现代分子生物技术,阐明BC对土壤碳氮循环影响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以期为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修复与功能保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4.
本文从现场安全管理入手,认真剖析了现场安全实际状况,从中找出问题根源和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论证了加强现场安全管理的必要性,对加强企业现场安全管理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5.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安全文化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为进一步研究安全文化,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对安全文化的关键要素、构成因子以及因子间的因果关系进行研究。利用SPSS对山东4个国有煤矿355名员工安全文化定量测量数据进行分析。采用主成分抽取方法对安全文化关键要素进行因子分析,抽取特征根大于1的5个因子,解释变量的累积百分比为69.35%。同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软件(AMOS)构建安全文化结构模型以及安全文化因子间因果关系结构模型,证实领导责任因子对安全理念、安全认知和员工参与有直接正面影响。其中,对安全认知的影响最为显著(其路径系数为0.76);领导责任因子对安全业绩具有间接正面影响;安全理念、安全认知和员工参与对安全业绩具有直接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6.
密封溶样技术讨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论述了不同类型试样中金属元素的高压密封溶样技术,各种酸的配比和组 合,以及消化时的安全操作。并列出国内一些实验室的溶样实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7.
和谐社会统计监测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和基本特征体现为充分的民主、健全的法制、严正的公平、激情的正义、全社会的诚信、新型的人际关系、繁荣的文化、蓬勃的科技、健全的社会保薄体系、稳定的社会环境、循环的经济、高质量的居民生活。可归纳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个方面。为此。提出由4个层次40个指标构成的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并提出采用量化值加权函数法进行综合评价。期望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进程的监测提供合理的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8.
传统的国民经济评价没有考虑环境资源的消耗和环境损失的成本。本文以衢江航运项目为例,旨在将环境资源消耗、环境损失纳入该项目的国民经济评价中,为项目决策提供更加全面、客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9.
二级曝气生物滤池(BAF)工艺在屠宰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屠宰废水有机物浓度和色度较高,水质和水量波动较大。采用连续流二级曝气生物滤池(BAF)处理东北某肉业集团公司屠宰加工废水,在进水COD浓度为3 000~3 200 mg/L,BOD5为1 000~1 200 mg/L,SS=1 000~1 200 mg/L的情况下,对系统的处理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气/水比为2:1时,二级BAF去除污染物效果最好,此时,系统对COD、BOD5、氨氮、TN和SS总的去除率分别为87.11%、87.78%、91.1%、51.0%和92.1%。BAF工艺表现出了较强的处理能力和抗冲击负荷能力,出水能够连续稳定地满足国家《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457-92)二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10.
为解决煤矿瓦斯异常涌出风险预警过程中过度依赖系统模型,不能动态实时修正预测模型,预测、预报精准度和可靠度不高的难题,基于动态数据驱动技术,搭建瓦斯异常涌出风险预警系统架构,探讨动态数据驱动的瓦斯涌出监测曲线拟合、动态预警模型选择和修正、预警系统研发等关键性技术,开发基于动态数据驱动的瓦斯异常涌出风险预警系统软件。结果表明:动态数据驱动技术在煤矿瓦斯异常涌出风险预警方面具有强大的信息处理和问题求解能力,可实现仿真系统与实际系统间的动态响应和控制功能,并实时反馈修正,使预测结果更加精确、可靠,设计研发的预警系统可在矿井受瓦斯异常涌出威胁时发出可靠的预警信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