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0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129篇
安全科学   183篇
废物处理   9篇
环保管理   68篇
综合类   464篇
基础理论   115篇
污染及防治   56篇
评价与监测   48篇
社会与环境   19篇
灾害及防治   12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61.
基于材料与连接构件层面,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既有试验研究及理论分析成果,主要包括腐蚀后的标准试件的单调拉伸、滞回性能退化分析,以及梁柱节点、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并给出了相应的力学性能退化模型,通过进行总结及对比分析后,为复杂环境下工程钢结构给出研究方向,同时也对我国工程结构的设计方法提供理论指导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2.
京津冀鲁地区是我国温室气体减排与大气污染治理的重心,随着末端控制措施减排空间的缩紧,通过能源转型和产业结构优化等源头治理方式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需求日益迫切.基于开发的REACH综合评估模型,通过情景模拟分析,评估了京津冀鲁地区进一步加强末端控制的减排潜力,以及加速能源转型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环境和健康协同效益.结果表明,未来在京津冀鲁地区快速推行最佳可行的末端控制技术,2035年能够带来约3.3μg·m-3的PM2.5浓度削减,但仅依靠此措施不足以实现区域PM2.5浓度控制目标;加速能源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是京津冀鲁地区实现空气质量达标的必要条件,2035年,能源经济系统的加快转型对大气PM2.5污染改善的贡献可达6.3μg·m-3;相比于当前的政策力度,4省市虽然需要额外付出相当于地区GDP 0.9%~2.5%的社会经济成本以实现PM2.5浓度控制目标,但加速转型带来的环境健康协同效益能够部分或全部覆盖该成本.  相似文献   
163.
为进一步提高多级土壤渗滤(MSL)系统对污染物的去除性能,通过对比不同形状土壤模块(方形结构和U形结构)的MSL系统,典型污染物去除率及微生物群落结构,探究生物炭对MSL系统污染物去除机理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水力负荷下,生物炭可显著提高MSL系统对污染物的平均去除率(P<0.05),并表现出快速启动与抗冲击负荷能力,对CODCr、TP、NH3-N、TN的平均去除率为87.74%、96.23%、97.65%、89.38%;U形结构可提高MSL系统对CODCr、TP、NH3-N、TN的平均去除率,但与方形结构无显著性差异(P>0.05)(TP除外);生物炭提高了MSL系统中氨氧化细菌以及反硝化菌属的相对丰度,强化了系统对氨氮的去除;U形结构提高了亚硝酸盐氧化细菌的相对丰度,使脱氮过程更加顺利.因此,生物炭通过调节MSL系统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改善系统水分运动状态,增强了系统对典型污染物的去除能力与抗冲击负荷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4.
污染底泥修复研究探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文章概括介绍了污染底泥的修复技术及各自的特点,探讨了底泥修复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趋势。目前底泥修复主要有物理修复、化学修复和生物修复三大类技术。物理修复见效快,但成本高;化学修复成本较低但易造成二次污染;生物修复投入低,处理量大,但处理效率低,难以见效。将这三类技术联合使用,取长补短,具有较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5.
166.
大气氮沉降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之一,近年来关于树木对土壤水、氮有效性响应的研究很多,但树木如何在生物量积累与分配方面动态调整以适应水、氮供应仍不清楚.以青杨(Populus cathayana)扦插苗为材料,通过盆栽控制试验,采用两因素(水分×施氮)随机区组设计,设置3个水分(W1、W2、W3,分别为最大田间持水量的40%、60%、80%)和3个施氮梯度(N0、N1、N2,分别为0、4和8 g m^(-2) a^(-1)),并于施氮处理后1、7、14、31和62 d测定青杨生物量的积累与分配、叶片及根系性状,进而探究其对水、氮有效性的动态响应过程.结果表明:(1)土壤水分的增加和施氮显著地促进了青杨根、茎、叶和总生物量的积累,在W3处理下最大;施氮效应随时间延长更加明显,N2的促进效应明显高于N1.水氮交互作用对其影响不显著.(2)生物量的分配主要受杨树生长节律(时间)的控制,茎重比和根重比随处理时间延长显著增加,而叶重比显著降低.土壤水分有效性的提高显著提高了茎重比,降低了根重比,而对叶重比影响不显著.氮素及水氮交互作用对根重比、茎重比和叶重比均无显著影响.(3)施氮对比叶重的影响随时间变化而不同.到试验后期,施氮在土壤水分不足处理提高了比叶重;在水分充足处理降低了比叶重.(4)土壤水分有效性的提高显著促进了杨树细根的比根长和比表面积,施氮效应随处理时间逐渐变化.试验后期,土壤水分较好条件下(W3)施氮均促进根系增长;在干旱胁迫(W1)下氮添加抑制了根系生长.总体而言,施氮先促进叶生物量积累,随后根、茎生物量作出响应,最终形成有利于植株生长的分配格局;土壤水分有效性的提高显著提高了杨树扦插苗细根的比根长和比表面积,施氮效应因土壤水分而异;本研究结果可加深对树木响应气候变化机制的理解.(图5表3参63)  相似文献   
167.
"像这样的应急救援学习十分有必要,它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遇到有人晕倒了就可以及时伸出援手。""如果以后真的碰上类似情况,心里会有底很多,应该不会觉得害怕了。"觉得心肺复苏"很累人"的市民李先生与"克服恐惧"体验模拟火场逃生的吴女士在平复情绪后说道。而这只是杭州市应急管理局开展安全宣传"五进"活动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68.
本文设计了3种合成路线,通过偶合反应、Baeyer-Villiger氧化水解、硝基还原、加溴反应、去甲基化等一系列反应,合成了多种间位羟基/甲基多溴联苯醚.产物经过气相色谱-质谱仪(GC-MS)和核磁共振测试表明实验所合成得到的产物与设计的目标产物结构完全一致,其纯度达到标样要求.  相似文献   
169.
随着当今全球环境污染状况的加剧,有识之士设计了一种高度环保的独立别墅方案。所幸,在 2030年,这种住房在东方大都市——上海的城区里得到了大规模普及,家家户户在政府的倡导下住进了这样一座座室外环境优美,室内舒适典雅的高级环保别墅,由于此项措施的得力开展,阻断了困扰我们 200余年的重大污染源——生活污染,上海市内的整体环境质量明显好转。   我们一行四人相约穿过时空隧道,在主人的陪同下,走近这环保别墅。 过道   打开房门,是一条长长的过道。通常它是装点居室、显示主人品位修养的地方。不过今天却让我们有些奇怪…  相似文献   
170.
电解凝絮法处理高盐度有机废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应用电解凝絮法处理紫胶合成树脂生产过程中排放出的高盐度有机废水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提高透明度,CODCr去除率达94%,BOD5去除率达90%以上,并且设备简单、耐冲击性好、操作方便、不需要投加化学药剂,易实现现代化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