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7篇
综合类   23篇
基础理论   11篇
污染及防治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1.
从福建漳江口红树林区筛选出一株对产贝毒赤潮原因藻——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tense)具有强溶藻能力的细菌,命名为BS03,通过生理生化及16S rDNA序列分析对该菌株进行鉴定,并探讨了菌株BS03对塔玛亚历山大藻的溶藻特性和溶藻代谢产物的初步性质.结果发现,菌株BS03属于微泡菌属(Microbulbifer sp.)相似性达99%;对塔玛亚历山大藻的杀藻效果具有一定浓度效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处理浓度越高,溶藻效果越好;菌株BS03对处于不同生长时期的塔玛亚历山大藻都表现出较好的杀藻效果,其中对处于延滞期的塔玛亚历山大藻表现出最佳的杀藻效果,处理96 h后,抑藻率达98.17%;不同生长期菌株对塔玛亚历山大藻溶藻作用无明显差异;菌株BS03通过间接作用方式溶藻,所分泌的胞外活性物质的分子量小于1 kDa,耐酸碱、具热稳定性,推测为非蛋白质、非核酸和非多糖类物质.  相似文献   
12.
高分子量多环芳烃--苯并[a]芘的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多环芳烃(PAHs)是一类广泛分布于海洋环境中的含有两个以上苯环的有机化学污染物.苯并[a]芘(BaP)是一种由5个苯环组成的分布广泛、致癌性极强的多环芳烃化合物,人们将其作为多环芳烃的指示物,通过研究其在环境中的产生、迁移、转化、降解及毒理作用来判断多环芳烃的污染情况.BaP已成为国内外环境监测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综述了不同环境中BaP的来源与分布,BaP在环境中的行为,微生物对BaP的代谢途径,以及微生物降解BaP的相关限制因子,并结合作者在这方面研究的部分工作与目前国际研究的热点,提出值得进一步探究的有关问题.图4表3参51  相似文献   
13.
采用序批式曝气生物滤池工艺,以牡蛎壳为填料、含海水污水为处理对象,系统考察不同的海水含率、原水葡萄糖和氨氮浓度等原水条件下的硝化性能。结果表明,对于海水含率在40%到100%的污水处理,氨氮去除率可达到95%以上,表明该生物滤池中的氨氧化菌(AOB)可耐受较高的海水盐度;耐海水盐度的驯化硝化细菌中,AOB的耐盐度抑制能力强于亚硝酸氧化菌(NOB),当海水含率大于70%时,NOB的活性更容易受到抑制。在高海水盐度下,降低原水的葡萄糖与氨氮浓度可提高NOB活性。牡蛎壳附着生物膜与液相悬浮污泥中的AOB和NOB均参与了氨氮去除,生物膜中的AOB和NOB活性高于悬浮污泥。  相似文献   
14.
缺氧-好氧生物滤池中高效菌对活性红KN-3B的降解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高效脱色菌在缺氧好氧生物滤池(A/O biofilter)中对偶氮染料的降解特性,以活性红KN-3B(C.I. reactive red 180)为降解对象,缺氧生物滤池以火山碎石为填料,接种高效脱色菌CK3柯氏柠檬酸杆菌启动,好氧生物滤池以牡蛎壳为填料,接种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启动。试验考察了不同工况下缺氧-好氧生物滤池对色度和COD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生物滤池中微生物对偶氮染料活性红KN-3B的脱色和对COD降解的最适pH条件为弱酸性;缺氧滤池中高效菌对色度的去除需要外加碳源,且增加外加碳源有助于脱色率的提高;该高效菌为耐盐菌,当进水NaCl浓度达30 g/L时,色度去除率仍可达93%以上;当染料负荷达500 mg/L时,脱色率仍可达95%。通过紫外-可见扫描图谱分析初步推断CK-3柯氏柠檬酸杆菌对偶氮染料活性红KN-3B的脱色主要是生物降解作用。  相似文献   
15.
采用脱色菌Citrobacter sp. CK3,以活性红KN-3B染料为处理对象,在厌氧批式反应条件下,系统考察了pH值,温度和染料浓度对脱色反应速度的影响;通过动力学模拟及反应过程中染料的UV-Vis扫描图分析,探讨了脱色反应机理。结果表明:Citrobacter sp. CK3对活性红KN-3B的脱色反应的适宜pH为7~9;脱色反应速度在温度为32℃时达到最大。染料初浓度从57 mg/L逐渐增大到458 mg/L时脱色率逐渐降低。脱色过程中染料的偶氮键发生断裂,脱色反应符合二级反应动力学。  相似文献   
16.
微型藻类在海水环境自净中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小定鞭金藻(Prymnesium parvum),标志星杆藻(Asterionella notota)和窄隙角毛藻(Chaetoceros affinis)在模拟生态条件下对生活污水细菌死亡率的影响,以及它们的细胞抽提物的抗菌作用、结果表明,小定鞭金藻和标志星杆藻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粪链球菌(Streptococcus faecalis),大肠菌群(Coliform group)、以及细菌总数具有加速死亡和协同抗菌作用,小定鞭金藻及标志星杆藻的抽提物能在很低浓度下对多种细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标志星杆藻比小定鞭金藻抗菌活力低,但抗菌范围较广,窄隙角毛藻在对生活污水细菌死亡率的影响上或其抽提物对于试验菌株的拮抗性上均无作用.  相似文献   
17.
海洋苯酚降解菌Candida sp.P5的分离鉴定及其降解特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海洋沉积物中分离、筛选到一株能以苯酚作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的酵母菌P5.根据菌落特征、菌体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和18SrDNA序列分析,确定菌株P5为假丝酵母菌属(Candicla sp.).该菌株最适宜生长和降解苯酚的条件为:温度25℃,pH6.0~7.0,摇床转速100r/min,需氧;菌株P5能在较高浓度的苯酚条件下生长,在72h内可以降解95%以上的苯酚.对苯酚代谢途径和相关酶的研究发现,菌株P5主要在邻苯二酚1,2-双加氧酶作用下通过邻位途径进行苯酚代谢.图7表2参24  相似文献   
18.
多环芳烃的微生物降解与生物修复   总被引:63,自引:5,他引:63  
生物修复在治理多环芳烃污染环境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其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文中概述了生物修复技术发展的基础-多环芳烃微生物降解,论述了降解微生物分离、驯化、咱类、降解机制等,探讨了提高多环芳烃降解速率的途径及其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今后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多环芳烃污染环境的控制与生物修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该文介绍了多环芳烃的形成机理和在环境中的污染现状;讨论了多环芳烃环境污染的控制途径,微生物降解机理和生物修复的方法,并对其它生物在多环芳烃生物修复中的作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水解酸化对城市污水活性污泥法处理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厦门市杏林污水处理厂采用以生化法为主体的工艺:水解酸化(H)- 厌氧-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简称AA/O法)处理以工业废水为主的城市污水,经过三年时间的生产实践,结果表明:处理的出水水质稳定,处理效率高且有甚佳的除磷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