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4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135篇
安全科学   187篇
废物处理   11篇
环保管理   74篇
综合类   468篇
基础理论   123篇
污染及防治   62篇
评价与监测   52篇
社会与环境   20篇
灾害及防治   1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一个童工在京城的遭遇郑家学1994年6自23日傍晚,一辆救护车从芦沟桥医院开出,尖啸着驶向丰台医院。车上躺着一个孩子,面容红紫,呼吸急促,鼻孔里插着氧气管。守候在旁边的医生紧张地注视着孩子病情的变化。这个孩子叫张亚,是河南来的童工,刚满15周岁。车到...  相似文献   
72.
微生物法和微生物生态法作为生物治理方案的两大类型,已日益受到环保工作者的重视。这两种类型的治理方法各有特点,各有利弊。如何选择使用?主要取决于污染场所中污染形成的时间长短、污染程度、污染物浓度、污染物中是否含有污水、是否需要快速治理等。应明确指出的是,采用生物治理法虽可在多种情况下大大降低污染物的浓度,但从长远来看,还不能单纯依靠降低污染物的排放浓度,而是应从低浓度污染物对人和环境产生的长期影响着眼,制定出一套治理标准,这样才能准确评价生物治理技术在环境保护中所起的真正作用。  相似文献   
73.
第三届国际就地生物复原会议于1995年4月24至27日在美国加里福尼亚州圣迭哥市举行,会上交流的论文达700篇,涉及环境污染就地生物治理的各个方面。本文对会议有关情况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74.
8月15至21日,劳动人事部在吉林省四平市和浑江市召开了全国安全教育工作经验交流会议。各地和各部门主管和从事安全教育工作的领导同志济济一堂,交流经验,畅谈体会,共商如何抓好安全教育。 会议开幕那天,正在四平地区检查工作的赵守一部长特地到会讲了话。在讲话中,他引用了毛泽东同志的“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这句名言,提出了“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的要求。 劳动人事邻劳动保护局的负责同志总结了劳动保护宣传教育三年规划执行的情况。她说,两年多来,劳动保护教育工作蓬勃发展,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全国各地建立…  相似文献   
75.
可拓法评估煤矿瓦斯爆炸易发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量化煤矿瓦斯爆炸的可能性,并为防治瓦斯爆炸提供量化指标,借鉴可拓学原理,对煤矿瓦斯爆炸易发性进行预评估。首先,详细阐述可拓学评估原理;接着,为了验证煤矿瓦斯爆炸易发性可拓评估的可行性,结合某一煤矿实例,比选煤矿瓦斯爆炸易发性的评价指标,并确定煤矿瓦斯爆炸易发性的分类标准,构建煤矿瓦斯爆炸易发性评估的经典域、节域和物元;然后,为了避免确定指标权重的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提出用简单关联函数确定指标权重;最后,计算煤矿瓦斯爆炸易发性的关联函数值和关联度,确定瓦斯爆炸易发性的等级及其变量特征值。经计算,煤矿爆炸易发性的可拓评估结果为"很小"等级。同时,为了验证可拓评估结果的合理性,将其与模糊评估进行比较,两者所得评估结果相一致。从而表明:将可拓学应用于煤矿瓦斯爆炸易发性评估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76.
对话罗云     
事故损失每年占GDP的2%全国有近2/3的事故被隐瞒指标虽是双刃剑,但有指标比没指标好记者:2003年,《南风窗》刊登了一篇文章,题目是“每年事故损失两个三峡工程”,据说,这是记者从你这里采访得来的?罗云:是一位记者采访了我,然后写了一篇文章,数据是从我们承担的国家科研课题研究报告得到的。记者:这个结论确实有些惊世骇俗,因为两个三峡工程是3600亿,这个数字是不是有点危言耸听?  相似文献   
77.
至今,人们仍对那次机构变动感到困惑。它不仅拆解了劳动行政一体化,也拆解了职业安全卫生一体化。今天,我们仍然感受到那次机构变动的余震微波。  相似文献   
78.
1997年“6·27”北京东方化工厂特大爆炸火灾事故已经过去了整整10年,这是一起艰难的结案,这是一次真实与虚假的较量,科学与权利的博弈,是坚守道德的良知,职业操守还是听命于权势的良心拷问。这起事故调查处理历经3年半的时间,最终以科学与良知的胜出而告结束。今天,我们重新把它翻检出来,放到阳光下晾晒。在事故频发、安全生产形势尚未明显好转的今天,仍有现实意义,在事故处理中,我们谨防权力的介入而付出高昂的社会成本和降低政府的公信力。我们希望,能够把惨痛的事故教训变成宝贵的财富,化黑暗为光明,并照亮生命。  相似文献   
79.
1997年6月27日,位于北京通县的东方化工厂发生特大爆炸火灾事故, 9人死亡,39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17亿元。这是建国以来北京市发生的最为严重的事故。这起事故时间敏感,离举世瞩目的香港回归仅有3天时间;地区敏感,发生在首善之区的首都北京。虽然损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