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8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126篇
安全科学   192篇
废物处理   9篇
环保管理   71篇
综合类   456篇
基础理论   116篇
污染及防治   54篇
评价与监测   59篇
社会与环境   19篇
灾害及防治   1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1.
912.
探讨污泥中丝状真菌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及其机制,对生物法强化污泥脱水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剩余污泥中分离筛选可以提高污泥脱水性能的丝状真菌,并分析其改善污泥脱水性能的具体机制.结果表明,在剩余污泥中存在着可以促进污泥脱水性能改善的丝状真菌,从中分离筛选出1株毛霉属的真菌Mucor circinelloides ZG-3,该菌对改善污泥脱水性能具有良好的效果.该丝状真菌处理剩余污泥过程中污泥的脱水性能改善效果主要受到接种方式、接种浓度和污泥含固率的影响,其最适接种方式为菌丝体接种,最适接种浓度为10%,最适污泥含固率约为4%.在最适条件下处理污泥可使污泥比阻降低75.1%,显著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并且处理后污泥溶液的COD值约为310 mg·L-1,处理后的污泥仍具有良好的沉降性能.M.circinelloides ZG-3处理剩余污泥过程中,污泥脱水性能的改善主要与污泥胞外聚合物(EPS)的降解和污泥p H的降低有关.因此,采用M.circinelloides ZG-3处理剩余污泥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新型污泥调理技术.  相似文献   
913.
介绍了镇雄县农村环境概况,分析了镇雄县农村垃圾现状及危害,提出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914.
海岸带人类活动强度定量化和空间化是实现人类活动对海岸带生态环境影响识别的关键问题,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考虑到人类活动强度的叠加效应和距离衰减效应,对已往评价方法进行改进,借助遥感技术和空间分析技术建立了海岸带人类活动强度综合指数(human activity intensity index,HAII),并利用该模型对广西北海红树林海岸进行了应用,定量评价了北海海岸带人类活动强度单因子和综合水平人类活动强度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对区域人类活动强度进行定量评估,该方法具有数据易获取、易操作,具有较强的业务推广价值,HAII评估方法的建立为进一步深化人类活动强度空间评价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15.
水分条件对稻田土壤汞甲基化影响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培养实验,研究了70%田间持水量、干湿交替及淹水等3种水分管理方式对外源Hg在稻田土壤中甲基化的动态过程.外源添加浓度为5 mg·kg~(-1)Hg~(2+),培养时间为42 d.结果表明,70%田间持水量下,土壤甲基汞(Me Hg)含量基本保持稳定,平均为11.55μg·kg~(-1);淹水条件下,土壤Me Hg含量呈上升趋势,平均为30.70μg·kg~(-1),约为70%田间持水量的2.7倍;干湿交替条件下,土壤Me Hg呈现"涨-消"的波动趋势,平均含量为20.41μg·kg~(-1),约为70%田间持水量的1.7倍.培养结束后土壤Me Hg含量和占总Hg比例依次为:淹水(37.42μg·kg~(-1),0.76%)干湿交替(16.08μg·kg~(-1),0.33%)70%田间持水量(11.75μg·kg~(-1),0.25%),表明淹水条件有利于稻田土壤中汞的甲基化.Elovich方程可以拟合淹水条件下稻田土壤Me Hg含量变化的动力学过程,表明土壤中Me Hg含量在试验前期(7 d)快速升高,随后呈现缓慢增长的趋势.培养期间,各水分处理下稻田土壤中硫酸盐还原菌(SRB)数量均表现为上下波动式的周期性变化特征,均值分别为(533±31)cfu·g~(-1)(70%田间持水量)、(615±39)cfu·g~(-1)(淹水)和(509±43)cfu·g~(-1)(干湿交替).相关分析表明,土壤Me Hg含量与硫酸盐还原菌(SRB)数量、氧化还原电位(E_h)、土壤含水量之间的相关性达到了显著性水平(p0.05),与其他因素之间无显著相关性.可以推测,在稻田土壤淹水形成的厌氧环境中,SRB可能是生物汞甲基化的优势菌群.  相似文献   
916.
高温堆肥过程对猪粪来源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为研究大规模好氧高温堆肥过程对猪粪来源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影响,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了4个大环内酯类抗性基因(erythromycin resistance methylase,erm A、erm B、erm C和erm F)、3个β-内酰胺抗性基因(beta-lactamase,bla TEM、bla CTX和bla SHV)和2个喹诺酮类抗性基因(quinolone resistance,qnr A和qnr S)在堆肥过程中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堆肥初期大环内酯类抗性基因含量显著高于β-内酰胺类和喹诺酮类抗性基因(P0.01),其中erm B基因丰度最高为9.88×10~8copies·g~(-1),其次是erm F为9.40×10~8copies·g~(-1).在高温堆肥结束时β-内酰胺抗性基因和喹诺酮类抗性基因丰度维持在较低水平,而大环内酯类抗性基因在堆肥结束后仍然具有较高含量.其中,erm F基因与堆肥初期相比甚至出现了增加的情况,这表明高温堆肥过程不能有效去除所有抗生素抗性基因.对于某些抗生素抗性基因,堆肥可能还是良好的生物反应器而导致抗性基因的增殖,农田中堆肥产品的施用有可能会造成抗生素抗性基因的传递.  相似文献   
917.
无机离子对Fenton处理活性艳红X-3B染料废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实际染料废水中通常存在大量溶解性无机阴离子和金属阳离子的特点,选择了一些典型的无机离子,通过Fenton氧化降解偶氮染料活性艳红X-3B的试验,研究了无机离子对Fenton氧化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阴离子S2-对Fenton试剂催化氧化降解的抑制作用非常明显,H2PO4-和Cl-也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抑制能力大小为:S2->H2PO4->Cl-;阳离子Cu2+和Mn2+抑制Fenton氧化作用的大小顺序为Cu2+>Mn2+;SO42-,NO3-,Mg2+和Zn2+对活性艳红X-3B的降解没有影响。研究结果可为Fenton方法处理含无机阴离子和金属阳离子的染料废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18.
选取典型滇池湖滨蔬菜种植区——昆明福保村为研究对象,进行土壤污染物生态风险分析,结合污染物空间分布规律研究,解析污染物来源。结果表明,土壤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有机氯(Organic Chlorine Pesticides,OCPs)、酞酸酯(Phthalic Acid Esters,PAEs)类污染物残留水平较低,但重金属含量相对较高,存在一定生态风险;区域内的印刷厂、造纸厂、彩印厂是土壤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滇池湖滨蔬菜种植区土壤环境质量尚为清洁,能够保障蔬菜产品品质安全。  相似文献   
919.
滆湖入湖污染物控制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涡湖是苏南地区第二大湖泊,水环境质量日益恶化,呈现出明显的氮磷污染特征.成为影响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在此通过对区域内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污染控制措施,对滆湖入湖污染物的控制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920.
以"广州主要河流自净能力的测定"实验为例,介绍了环境工程专业实验课教学的探索性实验设计改革,实验教学实施效果表明:开放的探索性实验教学模式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有利于提高实验课教师的业务水平,符合现代实验课教学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