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41篇
安全科学   54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24篇
综合类   154篇
基础理论   32篇
污染及防治   25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3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输气管道发生事故后将导致甲烷大量泄漏,存在发生窒息的危险。文章依据甲烷的体积占比,对标准状态下甲烷的窒息浓度进行了计算,并且对不同温度下的甲烷窒息浓度计算公式进行了推导。确定甲烷的窒息浓度值,利于事故现场用仪器监测甲烷浓度,判断是否有窒息危险;环评事故后果预测时,判断事故发生之后是否会出现窒息浓度,并且确定窒息浓度范围;在环境空气压强不变的情况下,甲烷的窒息浓度值随着环境空气的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但二者的关系并不属于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22.
为进一步加强北京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工作,基于北京市1998—2018年发生的43起重大级别及以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数据信息,从类型、时间和地点及人群分布3个维度分析其特征,并结合风险评估的一般流程和步骤,根据传染病、食物中毒、工业中毒、饮用水污染4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采用文献调查方法建立4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评估体系,利用该体系对43起事件开展评估,结合评估结果提出措施。结果表明:北京市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2002—2003年间发生较为频繁;顺义区、海淀区、朝阳区发生事件较多;学校及工作地等人员密集场所容易发生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根据风险评估结果,极高和高风险级别事件集中于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类别。最后从构建全过程风险预警体系等3个方面提出的应对措施,为北京市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3.
<正>近日,由省安委会办公室牵头成立的危化品及运输车辆安全暗访组奔赴全省各地暗访。一路下来,发现了不少隐患,令人心惊。油库"带病"运行"都漏油了,还在营业,就不怕发生事故?你们的胆子也太大了!"7月30日,暗访组走进中石油四平销售分公司公主岭油库付油区检查,发现正在给一辆柴油罐车付油的1号付油线计量器总成底部漏油。为防止漏出的柴油外溢,油库竟然用一个铁盘将漏油接住。  相似文献   
124.
城市污泥的重金属含量超标是限制其资源化利用的主要瓶颈,论文采用石灰+硫粉+生物淋滤的方法去除重金属,制备改性污泥,探讨其对矿区Cu、Cd污染农田土壤的修复效果,以期实现以废治污的目标。供试水稻土采自江西某矿区附近农田,土壤Cu和Cd的TCLP(Toxicity characteristic leaching procedure)浸出量分别为40.34 mg·kg-1和660.1μg·kg-1,其中Cu的质量分数超过国际标准值15 mg·kg-1。通过室内土培的方法,将改性污泥分别按土重的0%、1%、3%、5%和10%施入供试土壤培养30 d后,分析土壤Cu和Cd的活性、形态变化以及土壤蛋白酶和脲酶活性等指标评价改性污泥对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改性污泥对土壤Cu产生显著的钝化作用,且各施用量对Cu的有效态含量表现出显著差异。当改性污泥的用量为土重的5%时,Cu的有效态含量降至12.03 mg·kg-1,低于国际标准。改性污泥对土壤Cd的钝化效果相对较弱。当改性污泥的用量为1%时,土壤Cd的活性反而有所增加。当改性污泥的用量为5%时,Cd的活性显著降低,土壤Cd的浸出量降至539.6μg·kg-1。土壤重金属形态分析的结果表明,土壤Cu主要以碳酸盐结合态、有机结合态和残渣态存在。改性污泥用量增加,可交换态Cu含量下降,当改良剂用量为土重的5%时,可交换态Cu由8.10%降至4.10%。相反,有机结合态Cu含量由26.45%增加至32.34%。土壤的可交换态Cd含量由36.80%降至30.69%。说明施用改性污泥,土壤可交换态Cu、Cd向有机结合态发生转化。土壤蛋白酶和脲酶的活性变化能较好地指示修复效果,且土壤脲酶的指示效果优于蛋白酶。  相似文献   
125.
复合绝缘子挂网运行数量逐年递增,与瓷或玻璃绝缘子相比较,硅橡胶材料伞套更易出现老化问题,以复合绝缘子伞套材料微观特性为切入点,从伞裙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热失重、EDS、SEM五个方面对试品伞裙进行微观特性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该批次复合绝缘子氢氧化铝填料含量较少,白炭黑填料较多、填料颗粒度较大,且伞群表明存在填料析出现象。  相似文献   
126.
张瑾  陈明滢  郝智能  钟寰  何欢  雷沛 《环境科学》2024,45(3):1539-1552
富营养化和有害藻华是湖泊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富营养化湖泊藻华在后期会发生衰亡和腐解并产生大量藻源溶解性有机质(DOM),影响水体DOM的质量和活性,并对关键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产生重要调控作用.为探究不同富营养化程度湖泊水体藻华腐解过程,对藻华腐解过程中水体DOM总量、生物有效性、相对分子质量和组分的动态变化进行分析,并探讨了藻华腐解引发的环境效应.结果表明,藻华腐解显著提高DOM浓度、生物有效性和各荧光组分强度.随着腐解的进行,DOM浓度逐渐降低,而相对分子质量逐渐增大.在分子水平上,超高分辨率质谱结果显示腐解过程中不饱和烃和脂肪族化合物优先被微生物利用,并生成木质素、缩合烃和高O/C值的单宁酸等惰性分子.藻华腐解过程中细菌群落主要优势种从变形菌门(46%)逐渐变为拟杆菌门(42%).此外,藻华腐解还导致水体CO2和CH4排放显著升高1.2~5倍,且排放量可以由DOM光学指标a254预测.该结果为全面揭示藻华腐解过程中DOM特征的动态变化,以及湖泊富营养化治理和环境效应预测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127.
土壤中草甘膦与镉的交互作用对3种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研究了两种土壤中草甘膦与镉交互作用对土壤三种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低浓度镉略促进乌栅土中的脲酶活性,而高浓度镉则显著抑制了其脲酶活性,当与草甘膦共存时,草甘膦的存在增强了镉对脲酶活性的抑制作用; 镉对红壤中脲酶活性的影响较小,而草甘膦单一或与Cd共存时均显著抑制了红壤中脲酶的活性.镉抑制了乌栅土中酸性和碱性磷酸酶活性,而草甘膦的存在增加了镉的毒性,两者表现为协同作用;低浓度镉促进了红壤酸性磷酸酶活性,而高浓度镉则抑制了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草甘膦的存在降低了红壤中镉的毒性,两者表现为颉颃作用.镉对红壤中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28.
随着输电线路电压等级的不断升高, 输电线路绝缘子的尺寸和形状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大吨位钟罩型绝缘子下表面棱槽深度已经超过了传统的内卡钳和外卡钳可以测量的深度,致使下表面棱槽内部区域内径无法通过传统卡钳直接测量得到。本文开发了一套新型卡钳工具,并成功地应用于各种型号绝缘子内径及表面积的测量中。应用结果表明:新型卡钳工具不仅实现了大吨位钟罩型绝缘子内径及表面积的现场测量,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确保了测量的精度,为绝缘子内径及表面积的工程测量提供了有利的帮助。  相似文献   
129.
全氟化合物(PFCs)持久存在于水环境中,难以通过传统的水处理工艺去除,提高水中PFCs的去除性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快速小柱实验探究了UV、H2O2和颗粒活性炭(GAC)组合工艺对水中4种PFCs的去除效果,并探究了UV照射时长和H2O2质量浓度对PFCs的直接去除效果及其对后续GAC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工艺条件下,长链全氟辛酸(PFOA)和全氟辛烷磺酸(PFOS)始终表现出较短链全氟丁酸(PFBA)和全氟丁烷磺酸(PFBS)更高的去除率。单独GAC吸附对长链全氟PFOA和PFOS去除率为59.6%和64.3%,但对短链PFBA和PFBS去除率仅为11.7%和13.1%。单独UV或单独H2O2分别与GAC联用时,随着UV照射时长和H2O2质量浓度的增加,4种PFCs的去除率略有增加,且UV照射的增益效果较H2O2更优。UV/H2O2/GAC联用工艺对水中4种...  相似文献   
130.
城市废水管网系统中臭气的最常见的发生源主要有下水道总管道和泵站。生物脱臭中的土壤生物过滤法系统对于终端控制来说不仅效果明显 ,可以消除超过 99%的臭气 ,而且 ,土壤生物过滤法的操作和维护费用低 ,对环境不造成冲击 ,具有可持续性。本文对土壤生物过滤法的结构、作用机理、效果、经济性和可持续性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