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48篇
安全科学   49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25篇
综合类   165篇
基础理论   33篇
污染及防治   24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2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41.
新工艺引入“一机两用”和“以废治废”的思想进行系统改造 ,实现改造后污泥处理系统的良性循环 ,根除了污泥外排的局面 ,降低了成本 ,节约了费用 ,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242.
本文首先对流化床燃烧的发展状况、原理及分类进行了概述,然后着重阐述了流化床燃烧过程中的SO_2及NO_x的排放,包括SO_2及NO_x的产生机理、减少途径、排放量估算及排放模型简介。其中排放量估算对环境影响评价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43.
本文首先对流化床燃烧的发展状况,原理及分类进行了概述,然后着重阐述了流化床燃烧过程中的SO2及NOX的排放,包括SO2及NOX的产生机理,减少途径,排放量估算及排放模型简介。其中排放量估算对环境影响评价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44.
从对二汽车桥厂历年来400多起工伤事故分析看,近80%的事故是由行为人不正常的心理状态导致违章违纪造成的。常见诱发事故的心理因素大致有以下几种:第一,思想上麻痹大意,心不在焉。主要表现为操作中缺乏正常的心理控制,工作时间串岗,与人交谈,一心两用,结果导致违反操作规程,发生伤害事故。修造车间一女工史某,在磨工件时,因和别人谈话忘了已把限位开关搬开,导致工作台一直向一侧移动,砂轮打在轴的始点上,工件抛出打在该女工胸部和头部,眼镜被卡环汀碎。这与因麻痹大意使工件失手、误动等造成事故同出一辙。第二,习惯性违…  相似文献   
245.
为同时去除水溶液中的Cd(Ⅱ)和As(Ⅴ),采用羟基铁柱撑改性获得改性蒙脱石,并深入研究了其吸附性能和吸附机理.同时,采用BET比表面积、SEM、XRD和XPS等手段分析了改性前后蒙脱石的结构特征;采用批实验分别研究了改性蒙脱石对水体中Cd(Ⅱ)和As(Ⅴ)的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特征,并探讨了Cd(Ⅱ)-As(Ⅴ)复合体系中镉、砷相互作用对改性蒙脱石等温吸附镉、砷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蒙脱石的比表面积较改性前增加了28.2%,XPS测试结果表明改性蒙脱石成功引入羟基铁.改性蒙脱石单一吸附Cd(Ⅱ)和As(Ⅴ)的最优初始pH分别为6.5和5.5,且25℃时分别在10 h和5 h内达到吸附平衡,吸附过程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能更好地描述改性蒙脱石对Cd(Ⅱ)的吸附,最大吸附量为21.36 mg·g-1,该吸附过程是离子交换和化学络合共同作用的结果;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能更好地解释改性蒙脱石对As(Ⅴ)的吸附,最大吸附量为11.45 mg·g-1,该吸附过程是化学络合作用的结果(改性剂投加量均为2 g·L-1).在Cd(Ⅱ)-As(Ⅴ)复合体系中,镉、砷之间存在相互作用,pH为5.5时,吸附量高于改性蒙脱石对单一Cd(Ⅱ)和As(Ⅴ)的吸附量,分别增加了14.4%和23.7%,表明合成的羟基铁柱撑蒙脱石对镉、砷复合污染农田具有同时去除Cd(Ⅱ)和As(Ⅴ)的修复潜力.  相似文献   
246.
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灰色评价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将灰色系统的评价方法引入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 ,评价指标值分为高、中、低 3类 ,首先计算出评价对象隶属于各指标类别的权系数 ,再将各评价指标同类别的权系数加权迭加 ,得到评价对象的综合权系数矩阵 ,在此基础上运用三角坐标图对评价对象进行综合评估和分类 ,避免了常用的指数法存在的问题 ,提高了评价的准确性。最后 ,将该方法应用于我国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47.
248.
根据该矿的实际情况,针对锅炉湿式麻石除尘水进行了循环利用改造,实现了锅炉除尘水零排放的全封闭循环系统,经过两年的运行,设施匹配,运行良好,实现了三个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249.
莫瑜  潘蓉  黄海伟  曹理想  张仁铎 《环境科学》2010,31(7):1566-1574
通过批量实验研究了毛木耳(Auricularia polytricha)子实体和白木耳(Tremella fuciformis)子实体对水溶液中不同浓度的Cd(Ⅱ)、Cu(Ⅱ)、Pb(Ⅱ)、Zn(Ⅱ)的吸附能力和吸附动力学特性.此外,研究了多种离子共存对吸附效果的影响,以及吸附剂在多重金属混合溶液中对各重金属离子的吸附量大小顺序.结果表明,毛木耳子实体对单金属溶液中Cd(Ⅱ)、Cu(Ⅱ)、Pb(Ⅱ)、Zn(Ⅱ)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18.91、18.69、20.33和12.42mg·g-1,最大去除率在实验设置条件下均在85%以上;白木耳子实体对单金属溶液中Cd(Ⅱ)、Cu(Ⅱ)、Pb(Ⅱ)、Zn(Ⅱ)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19.98、20.15、19.16和16.41mg·g-1,最大去除率在实验条件下均在75%以上.在初始浓度分别为10、50和100mg·L-1的溶液中,随初始浓度的增加,菌体对重金属的吸附量增加,但去除率下降.准二阶模型比准一阶模型能更好地描述吸附动力学过程.2种吸附剂对多金属溶液中重金属离子吸附量的大小均呈现Pb(Ⅱ)Cu(Ⅱ)Zn(Ⅱ)Cd(Ⅱ)的吸附规律,电负性大的金属离子被优先吸附.溶液中其它重金属离子的存在使白木耳子实体对Pb(Ⅱ)的吸附量上升,而使毛木耳子实体对4种离子和白木耳子实体对其它3种离子的吸附量下降.研究发现,毛木耳和白木耳子实体都是潜在的生物吸附剂.  相似文献   
250.
毛木耳子实体对Ni(Ⅱ)生物吸附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响应曲面法研究了起始pH值、固液比、重金属初始浓度等因素对毛木耳子实体吸附Ni(Ⅱ)的影响.采用中心组合法及批量实验,对吸附过程进行优化,确定了最优条件.结果表明,起始pH值、固液比、Ni(Ⅱ)初始浓度对吸附过程均有显著影响(P<o.0001),毛木耳子实体吸附Ni(Ⅱ)最佳条件为pH5.41,固液比6.00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