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49篇
安全科学   32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31篇
综合类   151篇
基础理论   24篇
污染及防治   16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251.
海藻酸钠固定化包埋微生物处理有机微污染源水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以黄浦江水为处理源水 ,将筛选出的菌种用海藻酸钠为载体进行固定化包埋 ;对间歇式处理体系中菌体浓度 ,处理温度以及起始 TOC浓度对有机物降解效果的影响进行实验 .结果表明 ,菌体浓度为 1g/L~2g/L,处理温度为 20℃时 ,包埋颗粒性状保持较好 ,对源水中起始浓度在 10mg/L~15mg/L之间的 TOC具有20%~30%的降解率 ;温度升高 ,明显缩短颗粒使用寿命 ;而菌体浓度增加对处理效果没有增强作用 .另外 ,以菌 TD2和 TD4包埋颗粒为例 ,测试发现经 48h处理 ,其对源水中浓度为53.4μg/L酚具有 90%左右的降解率 .  相似文献   
252.
蚯蚓与垃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垃圾是当今社会发展中的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在环境教育中 ,培养学生垃圾资源化理念和养成正确的处理垃圾行为习惯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通过对国内外环境教育资料的查阅研究和自身实践 ,我们发现在学校开展蚯蚓垃圾箱处理垃圾活动 ,学生通过亲身观察蚯蚓把有机废物转变成具有利用价值的蚓粪和蛋白 ,真正领会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含义 ,并感悟这一过程对环境产生的重大意义。本文就国外环境教育中开展蚯蚓养殖实验作简单介绍。一、国外环境教育中的蚯蚓堆肥利用蚯蚓处理易腐有机垃圾是一项古老又年轻的生物技术。由于技术简单 ,操作方便 ,…  相似文献   
253.
为了探讨环境激素邻苯二甲酸丁基苄酯(Butyl Benzyl Phthalate,BBP)对家蚕(Bombyx mori)等鳞翅目昆虫的生物影响,分别用不同浓度的BBP喷洒桑叶后饲养家蚕,调查了BBP对家蚕生长发育、生存及茧质等的影响.结果表明:BBP可显著抑制家蚕的体重、存活率及茧质,随着BBP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逐渐加大,并且越是发育后期这种抑制作用表现越加明显;BBP对不同时期家蚕的影响程度表现为:3龄起蚕>4龄起蚕>5龄起蚕,引起50%个体死亡的BBP浓度(LC50)分别约为0.16mmol·L-1、1.6mmol·L-1及16mmol·L-1.以上结果表明:BBP对家蚕具有明显的毒害作用,在家蚕体内具有累积效应,家蚕接触BBP时间越早,在蚕体内积累越多,产生的毒性就越大.  相似文献   
254.
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平台,综合采用GPS技术、GSM技术、GPRS技术和网络技术建立城市灾害监管监控系统对实现城市灾害及时处理,分析事故成因有效预防事故,实现高效管理有重大意义;以该平台建立的城市应急救援指挥系统在对城市可视化与数字化的基础上,能够实现城市灾害信息的科学管理,各种灾害信息的科学管理,各种灾害分析模拟,公共安全规划以及应急决策支持,从而有效提高突发性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的效率和响应速度,为城市公共安全的应急工作提供有效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255.
基于马萨模式的跨界水污染治理政策评价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马萨模式的政策模型,分析比较1998年保护莱茵河公约(CPR)、1995年湄公河流域可持续发展合作协议(AMRB)、1992年欧洲公约(CTWIL)以及1909年美加跨界水资源协定.揭示各合约的优劣,找出各条约的成功之处.针对我国跨界水污染政策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56.
采用柠檬酸络合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尖晶石型CuFe2O4化合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以及透射电子显微镜对材料的晶体结构、形貌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CuFe2O4为尖晶石型结构(JCPDS:34-0425),颗粒分布均匀,粒径大约为30~60nm。利用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光谱,得到吸收极限波长约为900nm,计算得到禁带宽度约为1.55eV。在碘钨灯灯(λ>400nm)照射下,在少量H2O2的存在下,纳米CuFe2O4粉体对罗丹明B有机物的80min脱色降解率可达到96%。表明:CuFe2O4光催化剂具有优异的可见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257.
城市生活垃圾的快速增长产生了一系列的健康和环境问题,为准确预测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以此作为生活垃圾管理的决策者分析和制定管理方案的依据.运用系统动力学(SD)方法,以厦门市为例,利用VENSIM软件绘制城市生活垃圾的因果回路图(Causal Loop Diagram),建立系统动力学的存量流量模型(Stock and Flow Model),最后进行仿真模拟及量化分析.预测结果得出2030年厦门市的城市生活垃圾将达到304×10~4 t,通过垃圾分类回收和适当提高垃圾收费等措施可以减少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  相似文献   
258.
以城市污水为研究对象,考察低温条件下通过生物添加强化氨氧化菌(AOB)活性,并进一步提高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一体化(SPN/A)工艺脱氮效果的可行性.平行运行2个序批式反应器(SBR) SBR1与SBR2,在间歇曝气条件下运行,控制温度由30℃梯度下降至15℃(30,27,24,21,18,15℃),随后逐步回升至30℃.在降温与升温过程中,向SBR2中定期投加短程硝化污泥强化AOB活性,SBR1作为空白试验不进行投加.结果表明,30℃时SBR1与SBR2在不外加短程硝化污泥的条件下均可成功启动并稳定运行,脱氮效果均良好;温度降至15℃时,SBR1与SBR2出水NH4+-N分别为36.38,33.10mg/L,总氮去除率分别为30.72%与35.76%,2个反应器脱氮效果均变差,SBR2较SBR1抗低温能力较强;梯度升温至30℃时,SBR1与SBR2总氮去除率分别升至52.43%与63.60%.通过考察SBR1与SBR2菌群活性可知,2个反应器的菌群活性均随着温度降低而降低,但SBR2的AOB丰度活性均高于SBR1;温度回升阶段,2个反应器的菌群活性有所升高,其中SBR2亚硝酸盐氧化细菌(NOB)活性受到抑制持续降低,推测这是因为SBR2中的AOB活性得到强化后,产生更多的亚硝酸盐,厌氧氨氧化菌(Anammox)可获得基质增多,造成Anammox活性丰度较高,所以SBR2脱氮效果相对较好.因此,在低温条件下通过生物添加强化SPN/A系统中AOB活性,可提高系统抗温度冲击能力,利于系统脱氮效果的恢复.  相似文献   
259.
以啤酒厂脱水后污泥(BS)为原材料制备了污泥质生物炭,探究了该污泥质生物炭对2,4-二氯苯酚的吸附效能、等温吸附曲线及吸附动力学特征,并采用扫描电镜(SEM)对其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BS生物质炭吸附2,4-二氯苯酚的最佳条件为:BS生物质炭的投加量为2. 0 g/L、初始溶液pH值为8. 0时,2,4-二氯苯酚的去除率最高可达55. 7%,该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拟与二级动力学。通过SEM分析可知:BS生物炭表面呈现大量的微孔结构,为2,4-二氯苯酚的吸附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260.
在白银市城郊东大沟沿程采集了8个沉积物样品,采用Tessier五步连续提取法和静态释放试验研究了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及在不同离子强度条件下沉积物中重金属的释放规律.结果表明:(1)东大沟沉积物中Cd、Cu、Pb、Zn的含量均超过了甘肃省土壤元素背景值,其平均值分别为背景值的128.83、12.71、26.90、17.99倍.(2)沉积物中Cd和Cu主要以残渣态和有机结合态存在,Zn主要以有机结合态和铁锰氧化物结合化态存在,Pb主要以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存在;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活性顺序为ZnPbCdCu.(3)随着离子强度的增大,沉积物中Cu、Pb、Zn的释放量随之增加,沉积物中Cd的释放量则是先增加后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