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4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173篇
安全科学   195篇
废物处理   53篇
环保管理   83篇
综合类   678篇
基础理论   99篇
污染及防治   72篇
评价与监测   37篇
社会与环境   18篇
灾害及防治   51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耦合协调发展水平的测度对于研究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煤炭工业资源—环境—经济系统耦合机制,构建了该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和TOPSIS法计算煤炭工业资源—环境—经济系统以及各子系统的评价值,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计算耦合协调度,评估煤炭工业的资源—环境—经济系统的耦合协调水平.结果表明:2008-20...  相似文献   
992.
为解决氨制冷系统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等承压设备在线检验的技术问题,在不拆除保温层状态下完成腐蚀检测。采用脉冲涡流壁厚扫查技术并结合超声波测厚技术验证,可以检测出低压侧承压设备的壁厚减薄状态。通过提高仪器的发射功率、采用聚焦型小探头等方法,检测具有100 mm厚保温层及0.6 mm厚外防护层的设备,并与超声测厚数据比对可知,其相对误差未超过6%。结果表明,脉冲涡流壁厚扫查技术能够实现对低压侧保温设备的腐蚀检测,为氨制冷系统的在线检验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93.
为解决电气工人防护设备检测问题,通过改进YOLOX算法,提出检测工作人员防护设备的模型。首先在预测部分改进损失函数,为解决损失函数计算存在的缺陷,对IOU损失的计算方法进行改进,根据防护设备任务特性,通过调整各种类型损失函数的权重,增加对模型误判的惩罚,对模型进行优化;其次在算法主干网络中引入CBAM注意力模块提高神经网络对工人防护设备的感知能力;最后在算法Neck部分,将UpSample结构用于多尺度特征融合,加强网络的细节表达能力,从而提升对小目标困难样本的检测精度。研究结果表明:改进后的YOLOX模型平均精度均值达到87.24%,与已有YOLOX模型相比提升2.46%,具备有效性,适用于变电站工人防护设备检测。研究结果可为电气工人提供更高的防护装备检测精度。  相似文献   
994.
本文论述了在防治油烟污染等方面的体会和做法,从而进一步阐述了防治饮食业油烟污染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95.
本文以8t电动振动台为研究对象,根据动圈实物建立动圈结构实体模型,并对动圈进行模态试验,基于模态测试数据对动圈模型进行简化优化,调整修正动圈各结构的弹性模量与密度参数,使得模型有限元仿真得到的前五阶固有频率与模态试验结果的误差均在10%以内,振型变化一致。同时仿真与试验的一阶轴向固有频率较为接近,建立的动圈有限元模型能够反映出振动台的动态特性。在线性假设条件下,由给定的2g加速度正弦振动试验条件反推出施加在动圈驱动线圈上的激振力谱,以此激振力谱作为仿真控制条件,采用ANSYS软件对有限元模型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仿真结果与试验验证结果较为吻合,建立的模型能够准确地反映出动圈的固有特性,可用于指导振动台正弦振动虚拟仿真。  相似文献   
996.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全球普遍现象,探析人口老龄化时空演化特征并辨别其影响因子有助于积极应对区域老龄化发展。利用标准差椭圆分析法分析了1995—2020年日本县域与中国省域人口老龄化时空演化特征,利用地理探测器方法探明了日本与中国人口老龄化空间演化过程中不同影响因子的影响方向与程度。研究发现:(1)日本与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均呈增长趋势,但中国增速高于日本。两国人口老龄化重心均表现出向本国东北方向偏移的趋势;两国人口老龄化空间分布变化幅度均较小,但日本呈波动式外延态势,中国则呈整体扩大局部收缩态势。(2)国内生产总值、基本医疗保险/国民健康保险参保人数、公园面积比例3个指标对人口老龄化的空间演化特征具有正向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医院床位利用率、人均医疗保健费用支出比例3个指标则产生负向影响。(3)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因子空间演化影响力日本高于中国,且促使日本人口老龄化的空间演化呈现分化趋势;国内生产总值、基本医疗保险/国民健康保险参保人数、公园面积比例、医院床位利用率、人均医疗保健费用支出比例5个因子的空间演化影响力日本均低于中国,且促使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空间演化作用趋于分散。(4)双因子交互作用下的...  相似文献   
997.
污染场地中有机氯农药对土壤原生动物群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机氯农药污染土壤对生态环境具有潜在的风险。采集某废弃农药厂污染场地的土壤样品,测定了土壤的理化性质,以及典型有机氯农药滴滴涕(DDTs)和六六六(HCHs)的残留浓度,并对土壤中原生动物的组成和数量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农药厂区域的土壤中原生动物的组成结构为:鞭毛虫和肉足虫为优势类群,纤毛虫为稀有类群。土壤理化性质与原生动物数量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总氮含量与鞭毛虫、纤毛虫数量和原生动物总数量呈显著正相关,总磷含量与肉足虫数量呈显著正相关。同时,农药厂区域土壤中的原生动物数量较对照区显著减少,污染场地中长期残留的有机氯农药对原生动物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98.
生物炭是一种富含碳的材料,可以由各种有机废物原料制备,例如木材废料、农业废物和城市污水污泥.生物炭因其碳含量高、阳离子交换容量高、比表面积大、结构稳定等特性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系统地分析和总结了生物炭的原料来源与性质及在污染土壤修复方面的应用.基于生物炭的理化性质差异,重点阐明了生物炭尺寸效应对土壤污染物的作用机理,并对其修复土壤污染物和改善土壤质量进行了深入讨论.此外,在将生物炭实际应用于环境修复时,应更加关注生物炭老化后性能的改变.综上所述,生物炭在环境修复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尺寸效应差异调控土壤污染物的作用机理需要更深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99.
废旧聚氨酯硬泡热解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热重分析仪对废旧聚氨酯硬泡在氮气中的热失重行为进行了研究,并对升温速率、热解终温对热解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在氮气气氛条件下,废旧聚氨酯硬泡热解主要发生在200~492 ℃;随着升温速率的提高,废旧聚氨酯硬泡热失重时挥发分初析温度向高温方向偏移,失重速率峰值(DTGmax)显著增大.利用热重-红外(TG-FTIR)联用方法对氮气气氛中10 ℃/min升温速率下的样品热解气体产物进行了检测. 结果表明:废旧聚氨酯硬泡热解产物有H2O,CO2,CO,CFC-11,以及含氯化合物、烯烃类、烷烃类和带有苯环等官能团的化合物,且主要气体产物有相似的析出规律.   相似文献   
1000.
烷基酚类化合物的联合雌激素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鲫鱼卵黄蛋白原诱导作用的雌激素效应研究烷基酚类化合物的联合雌激素效应,通过对鲫鱼血浆卵黄蛋白原含量的相对变化和化合物暴露浓度的非线性回归分析得出17β-雌二醇(E2)、辛基苯酚(PP)、壬基苯酚(p353-NP)及其等毒性同定比例混合物雌激素效应的剂量-反应关系,应用相加作用数学模型根据单个化合物的剂量反应关系可预测混合物效应,各化合物非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均以Weibull函数拟合效果最好,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3,0.94,0.96和0.81,半效应浓度值EC50及其95%置信区间分别为0.092(0.080-0.107),63.89(53.90-71.26),152.61(140.11-168.38),11.11(8.54-14.00)μg·l-1;在各个浓度范围内,得出的混合物效应与通过浓度相加或反应相加模型计算得出的混合物效应有很好的一致性,而简单效应相加法得出的结果误差较大;表明了3种雌激素化合物呈现相加作用方式,在低于单个化合物的有效作用浓度下也会产生显著的混合物效应,效应大小取决于化合物的作用性质、暴露量和质量比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