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安全科学   29篇
环保管理   27篇
综合类   92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8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1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正>生物多样性评价的背景和意义生物多样性评价是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管理的基础工作和重要手段。开展生物多样性评价可以了解生物多样性的现状与变化趋势,提出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措施。欧盟、加拿  相似文献   
12.
<正>江苏省启东市是闻名全国的"海洋渔业之乡"、"电动工具之乡"、"建筑之乡"、"教育之乡"和"版画之乡"。进入新世纪,启东经济社会进入又好又快发展新阶段,地区生产总值以年均14.09%的速度递  相似文献   
13.
正为贯彻落实环保部《生态环境保护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要求,加强人才选拔、培养和运用,适应环保工作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推动环境监测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近年来,重庆市每年组织开展环境监测技术比武活动,包括环境监测知识抢答赛、理论考试、现场实作和应急演练等形式,  相似文献   
14.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重庆立足市情,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坚持重心下沉、服务基层,大力推进环境管理体制改革,健全环境监管网络,全市1017个乡镇(街道)全部设立环保机构,配备环保员2498人,基层环境监管能力明显增强,全覆盖的基层  相似文献   
15.
正沙坪坝区位于重庆主城西部,东滨嘉陵江,中连歌乐山,西抵缙云山,承载重庆市都市核心区和拓展区功能定位。面对地理环境资源约束和经济升级、绿色发展的内在要求,区域环境保护态势严峻,大气污染防治任务艰巨。沙坪坝区认真贯彻实施《大气污染防治法》,借力"两城"同创,即创建国家卫生区和全国文明城区,把大气污染防治纳入重点民生工程,落实目标责任,完善督查考核,强化联防联控,严格监察执法,深化"蓝天行动",大气环境质  相似文献   
16.
黄标车及老旧车淘汰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重要内容,通过全面开展黄标车和老旧车淘汰,有利于削减机动车氮氧化物排放总量,提供新增机动车所需的环境容量,进一步改善城市空气质量.按照国务院“2017年底前应基本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的工作要求,近年来,重庆市采取有效措施,疏堵结合,积极推进黄标车及老旧汽车淘汰.  相似文献   
17.
正当前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的重要机遇期,为加快推进重庆市"十三五"时期生态文明建设,重庆市委、市政府审议通过了《重庆市生态文明建设"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并于近日印发实施。《规划》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五大功能区域为基础,  相似文献   
18.
2015年1月19-20日,全国地震局长会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中国地震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建民在报告中指出2015年防震减灾工作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国务院防震减灾工作部署,坚持防震减灾根本宗旨和融合式发展道路,着力推进防震减灾事业改革发展,全面、依法、规范履行防震减灾各项工作职责,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19.
正合川区以"碧水行动"为抓手,大力实施控污截流、综合治理,全力推进水污染防治工作,促进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2016年上半年,嘉陵江、渠江、涪江主要河流水体稳定保持Ⅲ类水质标准,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主要指标达标率达100%,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主要指标达标率达85%以上。强化统筹保障,高度重视水污染防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重庆市以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为抓手,不断强化法规制度建设,加大硬件设施投入,狠抓能力素质提升,逐步建立起以市环境监测中心为核心,6个区域环境监测分中心为骨干,34个区县(自治县)环境监测站为基础的监测网络体系,重庆市环境监测能力和水平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