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0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49篇
安全科学   99篇
废物处理   10篇
环保管理   48篇
综合类   245篇
基础理论   52篇
污染及防治   38篇
评价与监测   23篇
社会与环境   29篇
灾害及防治   2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541.
象山港海域水质时空格局的自组织特征映射神经网络识别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于2007—2008年对象山港23个站点(包括10个电厂站点)的水质样品进行连续2年的季节性采集,采用SOM(Self-Organizing Map)工具箱,结合k-nn(knearest neighbors)神经元聚类对15个水质参数进行分析,以探明象山港海域水质时空变化并识别敏感的影响区域.结果显示,象山港海域N/P(物质的量比)平均值为27.0.水体污染指数(AI)和海水营养指数(NI)分别指示整个象山港水质处于严重污染和富营养化状态,但水质加权指数(WDX)显示,加权水质标准未超过3类水质,说明传统的AI和NI指数不能反映象山港的实际水质状况.经SOM分析发现,象山港海域各取样站点按季节和空间格局可分为8个聚类组.从季节上看,pH和油类含量在春季最低;夏季水温、COD、NO2--N最高,而DO最低.NO3--N、DIN、DIP在秋冬季节高于春夏季节,但透明度相反.Chl-a含量以夏季最高,冬季最低.GLM(General Linear Model)方差分析显示,不同季节的安全性指数(SFT)和N/P无显著差异(p>0.05),而NI、AI和WDX差异极显著(p<0.01).空间分析显示,象山港水体可分为港底区和口中部区,其中,港底区盐度、pH显著低于口中部区(p<0.01),而NO2--N、NH4+-N、DIN、DIP、Chl-a则显著高于口中部区(p<0.05).除WDX无显著差异外,港底区的N/P显著低于口中部区(p<0.01),而NI、AI、SFT相反(p<0.05).建议港区底部宜采用养殖大型海藻方式以减轻富营养化,此外,冬季黄墩港的水体中粪大肠菌群严重超标,生食该季节贝类产品时需要检测.  相似文献   
542.
分析了环氧丙烷的危险特性评价及其危险有害程度,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原因、后果,结合法规、标准要求,提出了安全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543.
金仁村  阳广凤  马春  郑平 《环境科学》2011,32(1):217-224
采用模拟含氨废水和逆流湍动床(inverse turbulent bed.ITB)反应器研究了短程硝化工艺的运行性能及基质抑制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采用"预挂膜"和"快速排泥"的联合挂膜方法,以及"低浓度,高负荷"的启动策略,可在20 d将ITB短程硝化反应器NH4+-N负荷升至0.59 kg·(m3·d)-1,实现快...  相似文献   
544.
金囝囡  杨兴川  晏星  赵文吉 《环境科学》2021,42(6):2604-2615
基于2014~2018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MAIAC AOD和PM2.5质量浓度数据,探讨AOD和PM2.5质量浓度的时空差异,并利用线性回归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PM2.5日均浓度超标天数分别占33%和57%(执行世界卫生组织IT.1和IT.2日均标准值),污染较为严重.Terra、Aqua MAIAC AOD和PM2.5年均浓度均呈下降趋势,PM2.5浓度呈现出冬春季高、夏秋季低的特点,而Terra、Aqua AOD则表现为春夏季高、秋冬季低.PM2.5及AOD的季均和年均浓度均呈现"北低南高"的区域分布特征,高值区主要位于河北南部、山西南部、山东西部以及河南北部,低值区主要位于山西北部、河北北部以及山东东部.PM2.5年均浓度介于27~99μg·m-3,AOD年均值介于0.20~0.69.Aqua AOD与PM2.5浓度的相关性更高,且不同季节Terra、Aqua AOD与PM2.5相关性差异显著,总体均表现为春冬季良好,夏秋季相对较差.对卫星AOD进行垂直和湿度订正后,其与PM2.5的相关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545.
腐殖酸(HA)作用下纳米氧化锌对鲫鱼的毒性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静态模拟实验,研究不同浓度(0、1、1.5、2.5 mg L-1)腐殖酸(Humic acid,HA)对纳米ZnO(5 mg L–1)毒性效应的影响.将鲫鱼暴露于HA与纳米ZnO混合体系中7 d后,分析Zn在鲫鱼体内的富集分布,及对鲫鱼脑部和肝脏自由基含量、抗氧化系统等的影响.结果显示:随HA浓度的增加,鲫鱼鳃部和肌肉中Zn的含量增高,眼、脑和肝部Zn含量则随之下降.纳米ZnO诱导鲫鱼肝脏和脑产生羟基自由基,HA浓度增大诱导鲫鱼肝脏和脑中SOD活性升高,MDA、GSH含量增加.纳米ZnO胁迫导致鲫鱼肝脏和脑氧化损伤,HA的浓度增加会促进纳米ZnO对鲫鱼肝脏和脑部的氧化损伤.研究表明HA改变了纳米ZnO在环境中的生物效应,因此在关注纳米材料的水生态安全时,不能忽视环境因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546.
"三讲一落实"活动,是指班组在组织生产过程中,讲工作任务的同时,讲作业过程的安全风险、工期和质量风险,讲安全风险的控制措施,并抓好安全风险控制措施在现场的落实。归纳为"讲任务、讲风险、讲措施、抓落实",简称"三讲一落实"。"三讲一落实"活动,是从保护员工的职业安全与健康出发,从每项现场作业的风险辨识和控制入手,不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规范现场作业行为,有效控制现场作业风险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547.
试验研究了在改装的UASB(MUASB)反应器中培养好氧颗粒污泥(AGS)处理制药工业废水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通过采用改装UASB 5天可培养出成熟的AGS,平均直径为2mm。当废水中COD、NH4+-N和TP的平均浓度分别为1015.82mg/L、1.02mg/L、1.97mg/L时,去除率分别为87.09%、24%、67.6%。通过采用改装UASB处理制药工业废水,浊度和色度有明显的去除,去除率分别达65%和68.7%。本文可为制药工业废水处理工艺和方法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48.
传统生物炭材料对水中氨氮(NH+4-N)的吸附效果不佳.以生物炭为载体负载纳米零价铁制得生物炭基纳米零价铁复合吸附剂nZVI@BC,通过吸附实验,考察nZVI@BC对NH+4-N的吸附特性,并采用SEM-EDS、 BET、 XRD和FTIR分析nZVI@BC的组成和结构特性,探讨nZVI@BC吸附NH+4-N的主要机制.结果表明,在298K下铁/生物炭质量比为1∶30时制备的复合吸附剂(nZVI@BC1/30)对NH+4-N的吸附性能最佳,比负载前生物炭的吸附量提高了45.96%,饱和吸附量可达16.60 mg·g-1.伪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模型更符合nZVI@BC1/30对NH+4-N的吸附过程.共存阳离子与NH+4-N之间存在竞争吸附,其对nZVI@BC1/30吸附NH+  相似文献   
549.
铝材加工废水是含有乳化油较难处理的有机废水,废水中有机物和悬浮物浓度较高,可生化性较差.采用内电解反应-混凝气浮-复合好氧生物组合工艺处理该废水,运行结果表明,该组合工艺运行稳定,COD、BOD、SS、油类物质去除率达98%、95%、97%和99%,出水水质COD、BOD、SS、油类物质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50,15,40和5 mg/L,水质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一级排放标准.该系统出水经过滤深度处理后,达到回用标准.  相似文献   
550.
基于集对论和主客观综合赋权法的装备保障能力评估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陈洪  赵建忠  刘勇  金天球 《装备环境工程》2016,13(1):151-155,160
目的提出一种基于集对论和主客观赋权法的装备保障能力评估方法。方法针对装备保障能力评估中存在的诸多不确定问题,构建装备保障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基于集对论思想建立装备保障能力集对评估模型。结果通过构造一个双目标决策问题,进行主客观综合赋权确定指标权重,使得评估指标权重向量同时反映了主观程度和客观程度。结论该方法通过联系度量化了评估指标的确定程度,提高了评估结果的可信性,对解决装备保障能力评估中不确定性问题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