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综合类   1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0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为探索污水中有机物浓度对活性污泥微型动物运动的影响,以常见运动方式(直线游泳型、曲线游泳型与综合运动型)的微型动物为研究对象,分析COD浓度对平均线速度(V)、平均角速度(W)和平均曲线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OD浓度升高,曲线游泳型、运动速度较快的凹扁前口虫(Frontonia depressa)的平均角速度增加了87.7%,曲线游泳型、运动速度非常快的毛板壳虫(Coleps hirtus)平均角速度增加了49.1%,2种曲线游泳型微型动物的W与COD浓度显著相关,(r分别为0.921、0.955),具有指示作用。COD浓度与直线游泳型、运动速度较快的三角袋鞭虫(Peranema trichophorum)的V呈负相关(r=-0.723);与凹扁前口虫的V呈正相关(r=0.877),具有较好的指示作用。COD浓度对运动速度较慢的葡萄异鞭虫(Anisonema acinus)、须足轮虫属(Euchlanis sp.)影响较小,对综合运动型、速度较快的锐利楯纤虫(Aspidisca lynceus)的曲线速度不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纯氧曝气活性污泥培养过程中絮体结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纯氧曝气序批式反应器(SBR)直接培养、驯化培养活性污泥,运用显微技术分析絮体当量直径(Deq)、规则度(Rd)、孔隙率(Po)和单位悬浮固体内总细丝长度(Ftl)在培养不同时期的变化规律,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絮体结构参数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污泥直接培养过程中絮体Deq不断增大,驯化培养初期絮体Deq减小,中后期不断增大,驯化培养污泥絮体颗粒较大;污泥直接培养过程中絮体Rd不断减小,驯化污泥絮体Rd变化不大,在0.400~0.520内波动,两种方式培养的絮体规则度值相当;直接培养初期、中期絮体Po随絮体粒径增大而增大,驯化污泥絮体Po初期、后期呈减小趋势,中期呈增大趋势,直接培养法的絮体Po较小;污泥直接培养中、后期出现大量丝状菌,但很快又减少,污泥驯化整个过程中系统内均无大量丝状菌出现.污泥直接培养初期絮体Deq与Po显著正相关,Rd与Deq、Po显著负相关;中期丝状菌作用较大,Ftl与Po、Rd都显著负相关.污泥驯化初期,絮体Deq与Rd、Po均显著正相关,驯化后期Rd起较大作用,与其他参数均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