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3篇
安全科学   21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20篇
综合类   97篇
基础理论   18篇
污染及防治   9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11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81.
基准氧含量是大气固定源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一项重要指标,直接影响着对污染物排放浓度的达标判断。收集整理了近年来国家和地方制修订的主要大气固定源污染物排放标准,深入分析了基准氧含量指标在标准中的优化调整情况、实际应用效果及制修订背景和作用。针对基准氧含量在标准应用中仍存在着行业符合性划分不细致、适用条件不明确等问题,提出了以生产工艺和生产设施为基础,科学合理规定基准氧含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82.
疫情爆发初期,患者易因应急医疗物资的短缺和分配不及时而产生恐慌心理.针对该问题,考虑各疫区应急物资需求优先度、应急物资的分配量及到达时间等因素,构建患者恐慌心理函数,以量化的患者恐慌心理最小和物资分配总成本最小作为优化目标,建立多周期的应急物资分配模型,并融合泛化反向学习和自适应惯性权重设计了改进的鲸鱼群优化算法,以湖北新冠肺炎疫情为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和算法能够有效地解决疫情环境下考虑患者恐慌心理的多周期应急物资分配问题,且改进的算法在局部搜索和全局搜索上具有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83.
为进一步提高饮用水水质,通过系统研究筛选混凝剂及优化混凝过程来达到高效去除污染物,以提供经济合理的水处理工艺途径.结果表明:新型药剂具有显著提高出水水质的性能,改善了沉淀后水体颗粒物的粒度分布特征,提高了过滤效率.同时表现出明显优越的去除有机物能力,传统工艺TOC去除大约在9%~11%,而新型药剂则可以达到17%~20%.应用树脂分离分级对不同有机物表征的结果也得到进一步证实.原水的TTHMFP为20.98μg/L,而原有工艺为11.01μg/L,使用新药剂后仅为6.40μg/L.使用新药可以明显节约成本,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同时降低生产工艺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84.
铯-137的放射性半衰期长达30年,因此,在环境中不会很快衰变消失,土壤中的铯-137将沿着农作物,随食物链进入人体.所以,监测土壤中的铯-137具有重要意义。1 实验取某同一剖面层次的土壤,依次按颗粒直径(D):0.2-0.154mm,0.154-0.074mm,0.074-0.071mm,0.071-0.05mm,0.05-0.0385mm,0.0385-0.02mm,0.02-0.01mm和<0.01mm八种规格取八个样品,然后测量每个样品的比活度(A),结果见表1.  相似文献   
85.
为了对次级河流回水区富营养化进行深入研究,把长江次级河流之一的临江河回水区为研究对象,根据2007年10月至2008年9月临江河回水区中游叶绿素a含量及其水质理化指标的监测数据,分析了临其叶绿素a浓度的时间分布,对叶绿素a浓度及影响因子进行相关分析,找出与叶绿素a显著相关的环境因子并建立多元逐步回归模型。结果表明:临江河回水区叶绿素a浓度峰值主要集中在5月上旬至9月下旬,变化范围为227~661 mg/m3。临江河回水区叶绿素a浓度变化受多个环境因子共同影响,与水温、流速、透明度、COD、总磷之间显著相关,而与总氮相关性不显著。经过叶绿素a及其影响因子的相关分析,建立了以水温、流速和总磷为自变量,叶绿素a浓度为应变量的逐步线性回归模型,模型初步验证结果表明:多元逐步回归模型可以用来描述临江河回水区叶绿素a浓度的变化。通过对临江河回水区叶绿素a及其影响因子的分析,控制临江河回水区水体中磷含量应是其富营养化防治工作的重点,防治工作应主要在春末和整个夏季,尤其是在5、6月份。  相似文献   
86.
为探寻西苕溪地表、地下水体的来源和补排关系,对西苕溪流域丰水期和平水期的地表、地下水进行了氢氧同位素(δD和δ18O)组成分析,并结合水体的水化学参数,推断其来源和补排关系。结果表明:西苕溪流域地表、地下水体主要接受降雨补给,在上游山区中的泉水运移过程较为缓慢,上游地表水与地下水补排关系不明显;中游丘陵地区地表、地下水体相互联系紧密,具体补排关系为3号、4号、6号样点处地表水接受地下水补给,其余样点处为地表水补给地下水;下游农田密集区地下水接受河水补给较少。  相似文献   
87.
静电湿式除尘技术可以改善传统湿式除尘技术对于微细颗粒物吸附效果不佳的状况。通过求解牛顿方程,建立静电力和气动力共同作用下在阵列液滴群吸附下细颗粒物运动的数值模型,通过追踪二维空间中细颗粒物的运动轨迹,描述荷电液滴吸附细颗粒物的动力学演变过程。结果表明:大阵列的液滴群,较小的相邻液滴平均间距能获得更高的吸附效率;相同的气液比下,小粒径的液滴群能获得更高的除尘效率。  相似文献   
88.
梧桐树叶作为反硝化碳源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熊剑锋  徐华  阎宁  张永明 《环境科学》2012,33(11):4057-4061
以梧桐树叶浸出液作为碳源进行反硝化实验.首先探讨了树叶中有机酸在浸渍过程中的释放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经过分析,树叶中释放的有机酸成分主要是延胡索酸,其它还有柠檬酸、草酸和苹果酸等.采用梧桐树叶浸出液作为反硝化碳源时,平均硝酸盐去除速率为2.19 mg·h-1,而以甲醇、乙酸和葡萄糖为碳源时,它们的硝酸盐去除速率分别为2.29、2.26和1.87 mg·h-1.其速率略低于甲醇和乙酸,而远高于葡萄糖.实验结果表明在反硝化过程中,去除1mg硝酸盐需要7.5mg当量梧桐树叶浸出液的COD,并且没有亚硝酸盐的积累.  相似文献   
89.
1无处不在的核辐射我们生存的环境到处存在着核辐射,无论你在哪里:城市、农村、山野、江河湖海中,甚至你乘飞机或在宇宙飞船中,你都脱逃不了核辐射;你接触的亲朋好友、你吃的蔬菜水果、粮食以及你自身  相似文献   
90.
沉水植物与生态浮床组合对水产养殖污染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2009年9月—2010年2月测定陆基围隔中水生植物种植密度、浮床水面覆盖率、水质状况、浮游藻类群落特征及水生生物生长状况,研究了沉水植物与植物浮床相结合的新型养殖水体净化模式对养虾塘污染原位净化及水质调控效果。结果表明,养虾塘第Ⅴ组围隔(单个围隔面积为3 m×3 m)内栽种苦草(Vallisneria natans)4.0 kg和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3.0 kg,与种植312株常绿鸢尾(Iris hexagonus)的植物浮床组合,对养殖污染的控制效果较好,TN、TP、CODMn分别从3.41、0.32、14.34 mg.L-1降至0.79、0.02和11.96 mg.L-1;第Ⅴ组围隔内浮游藻类Margalef指数为4.00,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3.32,Pielou均匀度指数为0.76,显示养殖水体环境较稳定,水质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