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4篇
安全科学   1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27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1.
从某石油污染场地土壤中分离出一株石油降解菌B-1(Pseudomonas),研究了该菌株降解石油污染物的动力学,通过气相色谱(GC)/质谱(MS)分析了石油组分降解前后的变化规律,并对其降解机制进行了初探。结果表明:(1)苯、二甲苯、萘的降解动力学拟合方程大部分与一级降解动力学方程拟合效果良好,苯、二甲苯、萘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0.47~1.67、1.54~3.60、4.41~7.00d;(2)可以通过全扫描图谱及检索出的代谢产物明确微生物降解苯、二甲苯、萘的降解途径。  相似文献   
12.
无汞盐测定化学需氧量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学需氧量(COD)普遍采用标准方法。重铬酸钾法最早为Adeney等人提出,Muers引入了Ag_2SO_4为催化剂,以催化直链脂肪族化合物。大部分废水中含有Cl~-,有些废水中Cl~-浓度甚至很高,K_2Cr_2O_7会氧化Cl~-从而造成干扰。但当Ag_2SO_4被加入后,Cl~-会与Ag~+形成AgCl沉淀,从而使C1~-的氧化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可是Moore等人发现,尽管在Ag_2SO_4存在下,Cl~-仍部分被氧化,使COD测定结果偏高。Gleu曾在Ce~(4+)和As~(3+)的测定中,以Hg(ClO_4)_2抑制过C1~-的干扰。Medalia曾在铁—过氧化物方法中,用Hg(NO)_3)_2抑制过Cl~-的干扰。Dobbs在借鉴别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HgSO_4引入到COD测定体系中,络合Cl~-以消除其对COD测定的干扰。  相似文献   
13.
高氯离子废水COD的吸收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法基于可定星测定K2Cr2O7和Cl-的反应产物Cl2这一原理,在用吸收装置吸收Cl2后.用碘量法测定余氯,从而消除氯离子的干扰。本法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城市污水资源化的途径.可利用空间、经济效益.融资渠道及具体措施。通过案例和数据,分析比较了污水资源化几方面的优缺点。论述了多种污水资源化的融资渠道。针对我国城市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多项污水资源化措施。  相似文献   
15.
异波折板高效水解酸化废水的处理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异波折板高效水解酸化废水处理技术.通过水力学措施实现水解酸化系统内湍流涡旋以加速传质,并改善系统内pH值条件以增强微生物活性.试验结果表明,对浓度范围在450~900mg/L之间的溶解性COD的去除率为40%±4%.  相似文献   
16.
剩余活性污泥好气消化中TTC-DHA与其它活性参数的相关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以剩余污泥为材料,对好气消化污泥中TTC-DHA 与其它活性参数之间以及后者彼此间的相关性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结果表明,不但TTC-DHA与OUR、MPN、MLSS之间显著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52(=22)、0.889(n=19)、0.778(n=19),而且OUR、MPN、MLSS 间彼此也显著相关,对于MLSS而言,无论是相关性还是检测灵敏度,TTC-DHA均优于OUR.本文认为,TTC-DHA将是剩余污泥好气消化研究和运行控制中一种有效的活性参数,它还能被用于估计好气消化污泥中非降解性MLSS的浓度。  相似文献   
17.
韩相奎 《化工环保》1991,11(1):25-27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剩余活性污泥好气消化动力学常数 K_D 和 X_O 的求定方法。藉所推导出的动力学关系式 X_K=X_0(1—10~(-K_D~(?))),可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较准确地求得 K_D 和 X_0值。  相似文献   
18.
间歇式潜流人工湿地中COD、NH_4-N动态变化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酸化、两段间歇流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废水经酸化预处理后 ,COD平均去除率 30 % ,NH4 N平均去除率 13 6 3%。第 1段人工湿地为潜流 ,周期 12h ,进水 6h ,排水 6h ,水力停留时间 (HRT) 3d ,COD去除率 6 0 %~ 80 % ,最高达 88 5 6 % ;NH4 N去除率 5 0 %~ 70 %。第 2段人工湿地为下行流 ,周期 2 4h,进水 12h ,排水 12h ,HRT 1d ,COD平均去除率 5 3 2 % ;NH4 N平均去除率大于 99%。对第 1段湿地中COD、NH4 N空间变化的研究表明 ,间歇运行所产生的大气复氧对COD、NH4 N的去除具有明显的强化作用。COD的去除基本不受温度影响 ,而NH4 N的去除受温度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9.
以白山市CAST工艺污水处理厂工程为实例,归纳总结自动控制系统设计方案、系统组成及其功能,阐述控制策略,并利用污水厂运行结果对控制系统性能及控制策略进行评价。运行结果表明,采用自动控制系统后,污水处理厂运行稳定性提高,出水达标率可达80%,且吨水耗电量也较低,约为0.30 kW·h/m3。  相似文献   
20.
高效水解酸化废水处理技术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提出了一种高效水解酸化废水处理技术,通过水力学措施,可以实现水解酸化系统较强烈的湍流和涡旋,加速传质,从而使有机污染物的去除率显著增加,对照试验结果表明,对低浓度溶解性COD的去除率是传统方法的3倍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