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4篇
安全科学   1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27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31.
韩相奎  叶长兵  庄金鹏  毕冬  王雷 《环境科学》2008,29(11):3077-3080
以传质理论和双层分阶段厌氧多生物相(TSMPA)理论为基础,设计了厌氧污泥-生物膜异波折板复合式反应器,进行为期12个月的生活污水处理中试研究.动态试验结果表明,在温度为25℃±2℃条件下,系统的最佳水力停留时间(HRT)为6 h.此时所对应的COD、TP、TN去除率分别为78.58%、 35.15%、 39.17%;最适厌氧污泥区百分比为45%~65%.HRT为6 h,温度降至7℃时所对应的COD、TP、TN去除率分别为64.37%、 20.72%、 23.65%;最大比甲烷产率为1.85 mL/(g·h).结果表明,在北方地区低温条件下应用本技术处理低浓度生活污水可行.  相似文献   
32.
流化式生物膜法处理含酚废水的效能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通过动态试验,对自制载体的流化式生物膜法处理含酚废水的效能进行了重点考察,结果表明,当COD容积负荷达4.0kg/(m^3.d)时,COD的去除率平均在80%以上,酚去除率在90-100%之间,出水COD和酚可达到排放标准。自制的载体挂膜快,膜厚适宜,易于流化,本处理系统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具有较高的脱氢酶活怀。  相似文献   
33.
在载膜流化床生物反应器中,长有生物膜的一床材料,如砂、煤和活性炭,为通过床的上流废水所流化。这类床正在应用中或在研究中,包括对有机物的好氧和厌氧生物处理及脱氮的许多类型的生物处理。它们超过填充床的主要优点是不因生  相似文献   
34.
活性污泥法动力学特性的描述需要阐明在不同运行条件下反映有机物利用能力和速率的过程变量。必须应用在稳态和非稳态条件下都能正确说明过程微生物活性和生物动力学的那些可测参数。微生物氧摄入率(OUR)似乎是很有希望的。  相似文献   
35.
为了解新立城水库藻类分布及富营养化特征,于枯水期和丰水期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新立城水库共鉴定出藻类29种,隶属于绿藻门、蓝藻门、硅藻门、隐藻门、金藻门、裸藻门和甲藻门共7门19科,其中绿藻门最多,通过生物多样性指数分析得到,枯水期水质优于丰水期;分析近10年水库水体理化性质得到水库总体上呈轻度富营养化状态,氮磷浓度较高,农业面源污染是导致水体中氮磷浓度偏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6.
接入驯化菌种可使BOD过程的延迟期缩短,逐日BOD值增大,BOD_5测定精密度提高,测定结果更有代表性;用加氧泵曝气驯化菌种,设备简单易行,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37.
设计异波折板复合厌氧反应器,进行为期12个月的生活污水处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温度处于(25±2)℃条件下,反应器的最佳水力停留时间(HRT)为6h。此时所对应的COD、TN、TP去除率分别为76.95%、36.56%、39.28%;最适厌氧污泥区容积百分比为45%~65%;最适进水COD浓度为150~800mg/L。控制HRT为6h,查明温度降至(7±1)℃时所对应的COD、TN、TP分别为63.53%、20.28%、22.35%;最大比甲烷生产率降至1.95mL(/gVSS·h)。此研究结果表明在北方地区低温度条件下应用该技术处理低浓度生活污水可行。基于试验结果,阐明了此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处理低浓度生活污水的高效机理在于异波折板复合厌氧反应器具有高效传质和双层分阶段多生物相的特点。  相似文献   
38.
以4格室单侧进水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为对照,研究了分区进水对ABR运行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室温条件下,HRT=4 h时,单侧进水ABR对溶解性COD去除率为30%,而分区进水ABR对COD的去除率平均为35%,最高可达45%,COD去除率平均提高5%以上.分区进水ABR各室内生物种群主要以兼性水解酸化菌为主,同时亦存在产甲烷菌.分区进水避免了反应器第1格室内有机负荷过高,挥发性脂肪酸(VFA)过度积累的弊端,改善了反应器后部格室有机基质不足的现象,增强了反应器内微生物的活性,提高了对污染物去除的能力.  相似文献   
39.
SBR法处理中药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研究采用SBR法处理中药废水。试验结果表明,在进水COD为1000-2500mg=L内和曝气14h条件下,水COD在250mg/L以下,BOD5在100mg/L以下,SS在100mg/L以下,全部达到医药行业排放标准,本研究还对曝气过程中的脱氢酶变化规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