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5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56篇
安全科学   95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26篇
综合类   233篇
基础理论   44篇
污染及防治   23篇
评价与监测   43篇
社会与环境   11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银川市6条主要入黄排水沟2013~2017年水环境质量特征,解析时空差异、辨识污染源及关键污染因子。结果表明:2013~2017年,银川市6条主要入黄排水沟水质整体为劣V类且时空差异显著。其中,四二干沟、灵武干沟与第二排水沟的污染主要来源于生活、农业与工业中的营养盐与石油类物质;银新干沟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及农业中的好氧有机物、石油类与营养盐;永二干沟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中的好氧有机物、石油类与表面活性剂;永宁中干沟污染主要来源于农业及工业中的氨氮、石油类与表面活性剂污染。通过对银川市水质的时空演变特征的分析以及污染物来源的识别,以期为改善银川市水环境污染问题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2.
对影响容量法分析质量的几个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质量控制的几个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93.
于2002年对抚顺市辖区内水污染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抚顺市COD排放总量为5.8万吨,入浑河总量2.7万吨,氨氮总排放量为0.7万吨,入浑河总量0.2万吨.分析了造成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水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94.
利用连续提取法结合电子探针分析对龙塘金矿风化剖面中砷的赋存状态及其地球化学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金矿区表层土壤中砷含量达588mg/kg,是土壤质量标准的十几至几十倍,该土壤已受到砷的严重污染。风化母岩中砷主要赋存于含砷黄铁矿与毒砂之中,而风化样品中砷主要赋存于晶质氧化铁中,其次为非晶质氧化铁之中,其他三个结合态相对较少。风化初期,含砷黄铁矿与毒砂风化溶解,其中大部分砷被风化溶液淋失,其他砷被氧化铁吸附。非晶质氧化铁结合态砷在风化过程中显示先升后降的趋势,而晶质氧化铁结合态砷则逐渐升高。雨水对表层土壤的冲刷、风化母岩中硫化物的风化溶解、风化产物中氧化铁在饱和条件下的溶解等都会使剖面中的砷释放出来,对周围环境造成潜在的威胁。  相似文献   
95.
水质因素是地下水水源地开采井位确定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该文根据西龙河峄山断层带水源地具体水文地质概况及备选开采井水质监测数据,进行了详细的备选开采井水质因素分析:不但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建立了地下岩溶水环境质量评价数学模型,对水源地投产前各备选开采井水环境状况进行了评价,而且利用模糊聚类分析法进行了各井水化学分类;并根据所得评价和分类结果,研究了地下水各种属性、含水层间的水力联系以及地下水的补排关系,从而进一步论述了开采井选定投产后水质可能产生的变化及应采取的防护措施,进而达到了水质污染预警的目的。水质因素分析为该水源地开采井位的最终选定提供了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96.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及超积累植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植物修复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主要用于清除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生态技术.重金属超积累植物及植物修复技术是当前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的机制主要是植物对污染物的吸收、累积和转化,具有成本低、不破坏土壤和河流生态环境、不引起二次污染等优点.综述了近十几年来国内外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及超积累植物机理,探讨植物修复技术目前尚存在的某些不足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97.
金矿在堆浸提金的过程中As、Hg、Cu、Cd、Zn等重金属也被活化,向土壤、地面水、地下水中迁移,对紫木凼金矿在大规模开采前后地面水、地下水、土壤环境监测的结果表明了这一状况的存在。  相似文献   
98.
金矿采选过程中的重金属污染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金矿在堆浸提金的过程中As、Hg、Cu、Cd、Zn等重金属也被活化,向土壤、地面水、地下水中迁移,对紫木凼金矿在大规模开采前后地面水、地下水、土壤环境监测的结果表明了这一状况的存在。  相似文献   
99.
环境压力指标及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国家尺度的社会代谢物质流、地理面积、净生态面积和标准生态面积,构建出测度本国环境所承受的环境压力总量指标体系——环境载荷和环境压强;对中国、德国、荷兰、奥地利、日本和美国等6个国家的环境载荷和环境压强进行了若干年的实证计算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虽然美国的人均环境载荷、人均物质总需求及人均生态足迹赤字等均是各国最高者,其环境压强却处于低位,与奥地利相近;中国的人均指标虽然低,其以标准生态面积计算的环境压强却是6国中最高者;以环境压强指标测度,5个发达工业国的经济发展与本国环境压力之间在研究期显示出不同程度的“脱钩”关系,即本国环境压强并没有随经济总量的增长而增加;中国的环境压力却呈现明显的上升态势.同时就环境问题的公平性和环境压力指标的优缺点进行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100.
一、前言 目前,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电解法处理工业污水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尤其在以动物毛为主要原料的毛纺染色污水的处理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生产的发展,化学纤维的大量使用,使污水的水质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因此,如何使污水处理工艺适应变化了的水质,不断提高处理效果,使总出水达到国家排放标准,这是我们工艺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