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6篇
安全科学   33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18篇
综合类   91篇
基础理论   16篇
污染及防治   19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29 毫秒
91.
地球与天外不速之客——星体碰撞不是科幻电影中的故事。科学家们估计,在未来30万年内,地球很可能跟一颗巨大的行星发生碰撞,这颗行星可能与远古那颗导致恐龙毁灭的行星相当。迄今天文学家已发现,至少有150颗小行星的运行轨道与地球相交,其中1/3较大的行星将对地球构成威胁。这绝非危言耸听。证据何在?有陨石坑作证。美国加州国家航空航天局的莫里森博  相似文献   
92.
黄娟  马华  刘艳  潘雨  黄丽萍 《环境科学学报》2019,39(5):1489-1496
碳质纳米材料(Carbon Nanomaterials, CNMs)因具有独特的电学及光学等性质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从而被大量使用并释放到环境中,进而影响生态系统环境及生物化学过程,但目前有关CNMs与环境微生物相互作用的研究鲜见报道.因此,本文研究了枝孢菌KR14(Cladosporium sp.)与3种CNMs(单壁碳纳米管(SWCNTs)、石墨烯(Graphene)和氧化石墨烯(GO))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CNMs的加入促进了3种非特异性酶(漆酶、锰过氧化物酶和木质素过氧化物酶)活性增加,其中,对锰过氧化物酶(MnP)活性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18 d最高增加26.1%.在3种类型的CNMs中,SWCNTs对MnP活性刺激最佳,GO最弱.木质素降解实验和电化学分析表明,CNMs可作为电子导体提高真菌胞外电子传递效率,进而提高KR14对木质素的降解.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结果表明,除GO外,SWCNTs和石墨烯的氧碳比(O/C)均上升,二者表面发生变化.拉曼光谱(Raman)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结果表明,SWCNTs的I_D/I_G显著提高,无序性增加;石墨烯出现2D峰,即与KR14相互作用后有一定程度堆叠;KR14可引起CNMs结构转变.本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理解和评价环境中CNMs与真菌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及CNMs对真菌降解木质素和环境碳循环的影响.  相似文献   
93.
选取新型土壤改良剂对某铅锌矿区附近土壤进行重金属复合污染修复实验,进而评价效果,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新型土壤改良剂可显著减少土壤Pb和Cd的重金属毒性,与对照相比,土壤TCLP-Pb、TCLP-Cd的浸出毒性含量最高下降分别为41. 4%、28. 87%。经过化学稳定修复,新型土壤改良剂可显著降低Pb和Cd可交换态含量,土壤Pb和Cd有效形态含量最高下降率分别为64. 69%、41. 95%,修复效果Pb>Cd,说明新型土壤改良剂可促进土壤Pb和Cd从不稳定态向稳定态转化。新型土壤改良剂对溶液中Pb和Cd有一定吸附效果,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推理新型土壤改良剂降低土壤Pb和Cd毒性原因可能是发生络合化学反应和吸附作用。  相似文献   
94.
《重大环境污染事件风险源监控技术规范》总体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环境风险源监控管理的需求,对编制《重大环境污染事件风险源监控技术规范(建议稿)》进行了研究. 提出了该技术规范编制的思路,设计了具有兼容性和可操作性的监控系统,明确了监控参数和布点原则,考虑环境风险管理,设置了数据接收处理、风险源管理、敏感点管理、固定源(包括气态源和液态源)监控、移动源监控、应急管理和系统设置等监控平台功能. 编制该技术规范,可为我国各级环保部门针对环境污染事件进行的监测活动提供规范性的依据和指导,有效推进环境风险管理长效机制的建立,为防范环境风险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95.
城市污水混合垃圾渗滤液脱氮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倒置A2/O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与城市污水混合后的污水脱氮。正交试验得到,水力停留时间是影响混合污水脱氮和有机物去除的控制因素;理论最优运行参数是HRT为9 h、ρ(DO)为2 mg/L、R为80%、r为200%,该工况下COD、NH3-N和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7.4%、97.2%和62.4%,出水浓度可稳定地达到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96.
水蒸气法制备污泥质活性炭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污泥和木屑为原料,采用管式炉水蒸气活化法,对流化床热解炉制得的热解炭进行制备活性炭的研究,分析了活化因素对活化效果的影响、亚甲基蓝在活性炭上的吸附平衡和动力学、污泥活性炭浸出液中重金属的含量及其孔结构等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活化温度的升高、活化时间的延长和水蒸气流量的增加,活性炭的得率不断降低,亚甲基蓝的吸附值先升高后降低;污泥中添加20%木屑时制得的活性炭的吸附性能是纯污泥质活性炭的一倍多; Langmuir吸附等温线模型、准二级反应模型能够比较准确地描述亚甲基蓝在污泥活性炭上的吸附相平衡及吸附过程,平衡时活性炭对亚甲基蓝单层最大吸附量为71.43mg/g;污泥质活性炭的孔结构以过渡孔为主;浸出液中只有少量的重金属.  相似文献   
97.
采用倒置A2/O法同时处理城市污水与渗滤液去氮除碳。结果表明,当渗滤液混入量较低时,对城市污水碳源基本不构成影响;水力停留时间是最显著影响因子;理论最佳工况是:水力停留时间为9 h,溶解氧质量浓度为2 mg/L,外回流比为0.8,内回流比为2。此时,COD、NH3-N和TN浓度均可稳定地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7.4%、97.2%和62.4%。  相似文献   
98.
脂质食品中农药净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99.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