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安全科学   11篇
综合类   13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
焚烧炉气相燃烧工况条件优化的分析与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固体废弃物焚烧过程进行了简要分析,认为设计好气相燃烧工况,使挥发性组分完全燃烧,是控制主要有害有机组分的破坏去除率的关键。计算了(1)在动力控制条件下,不同温度时的多种有机物DRE达99.99%所需的时间;(2)在扩散控制条件下,不同粒径固体废弃物的不同分析量挥发性组分完全燃烧所需的时间。讨论了炉内温度,气体在炉内停留时间,氧浓度等因素至DRE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建立固体废弃处理数据库,包括固体废弃物特性数据库。处理方法数据库,处理设备运行数据库的主要内容,据此设计了数据库的管理系统,包括定义,操作运行控制及维护4项功能,采用VisualFoxPro作为设计语言来实现了功能与系统结构,并说明了数据库的操作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为对LNG供气站进行综合评价,分析了LNG站的事故因素及其来源.根据事故特征,采用冲击波超压和火球热辐射评估模型.采用蒙特卡罗随机模拟方法(Monte-Carlo)确定模型中源项的数据分布及概率.编制事故危害程度和危害范围的计算程序,并对某LNG站进行了定量风险评价(QRA)计算.计算确定了空间各点的事故概率分布、风险等级及LNG供气站的综合风险指数.计算结果表明,某LNG站的死亡事故率为6.94人,平均个人风险为0.609×10-3人·次/a,符合风险标准.  相似文献   
14.
在不同升温速率和不同O2气氛下对船舶垃圾(CSW)的燃烧特性进行热重分析,并使用不同方法对其进行动力学参数求解。根据船用焚烧炉的特点,选择温度范围为100~1 100℃,结果表明:CSW燃烬物较少,只有6.02%(质量分数);根据微分热重(DTG)曲线,燃烧的温度区间分为3段,其中在200~600℃反应基本完成,在600~800℃反应的物质较少。CSW在气氛O2/N2(体积比)=30∶70下的燃烧性能是3种气氛中最好的。在气氛O2/N2=30∶70下,通过FWO法计算得CSW的平均活化能为162.588kJ/mol,通过KAS法计算得CSW的平均活化能为160.677kJ/mol。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建筑火灾增长阶段室内温度的时间变化规律,提出了高温烟气的主要几种热损失的计算方法,发展了受火室与未受火室及环境的热平衡方程,并采用牛顿-拉菲尔森法迭代得到受火室的温度变化.计算了慢速、中速、快速、超快速四种火灾增长速率下,受火室气相温度及烟气热损失随时间的变化.本文的研究方法及有关结果可以为建筑防火及安全疏散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给垃圾焚烧半干法脱硫塔优化设计提供理论基础,以某垃圾焚烧旋转喷雾半干法脱硫塔为研究对象,运用FLUENT软件对不同烟气入口旋转角工况下脱硫塔内部的流场分布以及加入旋转喷雾对速度场以及温度场的影响情况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入口旋转角度增大,烟气停留时间以及主要脱硫反应区域烟气湍流度增大,同时对塔壁冲刷加强,烟气分布均匀性降低.综合以上因素考虑,入口旋转角为20°时具有最有利于脱硫反应进行的流场分布.对入口旋转20°工况下加入喷雾后的流场进行了分析,其模拟结果与相关实验结论吻合较好,并能够兼顾高脱硫率以及后续设备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FLUENT模拟软件对75t/h循环流化床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一、二次风配比(5∶5、5.5∶4.5和6∶4)对炉内温度场、速度场和CO2分布的影响,发现一、二次风配比为5.5∶4.5时,循环流化床运行较优,炉内温度场较均匀,且基本能达到规定运行温度,速度分布均匀,炉内烟气流速较高,出口烟气速度分别比1、3#工况要高33.42%和13.70%,炉内CO2分布较优,旋风分离器具有很高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8.
城市污水污泥焚烧处理环境影响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城市污水污泥为研究对象,应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分别对干化焚烧、污泥与煤混燃发电、污泥与生活垃圾掺烧发电3种焚烧处理方式的生命过程进行清单分析,以获得各处理方式的能耗及其对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1.0 t湿污泥,填埋处理的能耗和总环境负荷均最低,分别为2.24kg (以标准煤计)和46.55×10-3标准人当量(PET).污泥直接干化处理能源消耗最大,达到了111.12 kg(以标准煤计).污泥与垃圾或者与煤掺烧发电由于利用固体废弃物化学内能,降低了化石燃料消耗.这两种掺烧处理方式的环境排放都以酸化和富营养化为主,对局地性的影响占据首位,因此,污泥焚烧处理仍需加强尾气净化设备的投入,以减少酸性气体及二噁英的排放.  相似文献   
19.
运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模拟软件FLUENT对链条燃煤工业锅炉在不同炉排速度和配风方式下进行了燃烧优化的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炉排速度对工业锅炉的燃烧和NOX生成影响显著,最优的炉排速度为7.2 m/s,此时炉膛和烟道的整体温度水平均表现良好。最佳的配风方式为推迟配风和二次风相结合,增加二次风后,锅炉内的烟气扰动更明显、回流区更强烈,此时锅炉的整体温度水平较合理,高温区集中在炉膛和烟道的中部区域,在后拱处依然能保持着较高的温度水平,并能将后拱的高温烟气带至前拱,且可使NOX的生成量有一定程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20.
生物质能利用技术控制污染物排放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化石燃料燃烧利用过程中排放的大量毒害气体和CO2对生态环境造成重大危害,由此产生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相应的控制排放技术不断发展,其中生物质能利用由于其CO2零排放成为最有发展潜力的技术之一.采用LCA方法,选择生物质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生物质热裂解发电、生物质与煤混烧发电3种方案与燃煤发电进行了对比,分析生物质利用过程减排温室气体CO2、毒性气体(SOX、NOX)的作用.结果表明,在生产1 kW*h电能的生命周期中,3种生物质发电方案的CO2排放量远远小于燃煤发电,特别是生物质气化联合循环发电和生物质热裂解发电两种方案减排CO2达到了87%~94%.由于生物质低硫和低氮特性,该两种方案中NOX和SOX的减排量也非常显著,即使是生物质与煤按1∶9(质量比)混燃都可以达到25.2%和8.9%的减排效果.综合而言,生物质能的利用,不论是气化、热解或者共燃都是减排CO2、NOX和SOX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