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3篇
安全科学   51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17篇
综合类   98篇
基础理论   16篇
污染及防治   21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 毫秒
81.
以石墨为阳极,钢板为阴极,主电极板间填充具有特异催化功能和导电性能的铁锰双金属改性活性炭催化剂颗粒,进行三维电催化氧化实验,以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通过浸渍煅烧法制备了铁锰双金属改性活性炭催化剂,且对催化剂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和分析;考察了电压、初始pH、曝气量和反应时间等工艺参数对电催化氧化去除乙腈的影响,再确定最佳实验条件后,考察了三维电催化氧化处理有机废水的稳定性、处理实际有机废水的效果。结果表明:铁锰初始比例为1∶2、煅烧温度为550°C、投加量为300 mg·L-1、电压为24 V、初始pH为7、曝气量为4L·min-1时,三维电催化氧化反应60 min处理效果最佳,乙腈去除效率达到96.1%,5次循环实验乙腈去除率仍能保持88.7%。且在处理实际废水中,也能保持高效的去除性能,并能同步去除氨氮。  相似文献   
82.
我国世界遗产地,大多作为风景名胜区对社会公众开放,因此,楼堂馆所、公路、索道及游览步道等旅游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在其发展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在建设和维护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对原有的景观和生态环境带来影响和损坏,如何及时修复建设带来的生态破坏,成为当前遗产地、风景名胜区景观保护和生态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黄山风景区2008年实施的光明顶高海拔花岗岩山地景观生态修复工程做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83.
对一起燃油锅炉烟管腐蚀泄漏事件进行了原因分析,并对同类型锅炉的使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4.
黄河三角洲湿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T-RFLP)技术和16S rDNA克隆文库的方法,分析了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土壤不同深度细菌和古菌的群落结构.研究表明,随着深度的增加,细菌群落的多样性下降,而古菌群落多样性则有上升的趋势,且土壤的细菌和古菌群落结构都呈现出规律的层状分布.该土壤包括各种硫酸盐还原菌、产甲烷古菌、光合细菌等丰富的细菌和古菌资源.图5参27  相似文献   
85.
研究了工业锅炉锅水碱度和pH值对锅炉的影响,对锅水碱度和pH值的相关性做了定量计算,提出了碱度和PH值同时达标的控制方法,经过实践证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6.
刘志佳  ;黄河清 《生态环境》2014,(12):2003-2009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大量外来人口涌入珠三角地区。1979─2012年间,珠三角地区的常住人口从1797.42万人增至5681.70万人。大规模的人口增长使得珠三角地区的资源供给压力增大,特别是土地资源。2010年珠三角地区已开发的建设用地面积为8867 km2,其中深圳、东莞等城市的建设用地规模已经接近其土地资源的适宜开发上限,土地资源对人口增长的约束作用也日趋显著。为了评判珠三角地区土地资源压力对人口增长的影响,利用Malthus模型和Logistic模型分别对该地区9个城市的人口变化进行拟合,结果表明,2组模型对2000年前各城市的人口变化均有较高的拟合精度且拟合结果与实际情况较为相近,主要是由于该地区早期发展阶段的资源压力对人口增长的约束作用较小。2000年以后不同城市的Logistic模型与Malthus模型对人口变化预测呈现出不同的趋势,主要与各城市的土地资源压力密切相关。根据2组模型模拟结果的差异和土地资源的压力,将9个城市分为3组。其中深圳、东莞为第一组,这2个城市的人口增速最快、土地资源压力最大,相应的Malthus模型的估计值分别在2003年、2005年超过了实际人口,且其后估计值与实际值的差距逐渐增大。依据Malthus模型2020年深圳、东莞的人口预测值分别为6469.58万人、2386.81万人,这大大超过了这2个城市的资源环境承载极限。这一结果说明在深圳、东莞的人口高速增长已经不可持续,Malthus模型已不能反映其未来人口的变化趋势。第二组包括广州、佛山、珠海和中山4个城市。这组城市的人口增速相对缓慢,Malthus模型的估计值与实际人口较为接近,但2010年以来这4个城市人口的增长呈放缓趋势,Malthus模型估计值逐渐偏大。第三组城市包括人口增速最慢的江门、惠州和肇庆3个城市。这组城市的人口?  相似文献   
87.
应用Knudson的方法计算弦线时间常数τch和比时间常数Sτ=1/(?),并采用最大呼气中段时间MET和由其推导的时间常数τMET,对攀钢生活区的轻、重污染区和对照区的765例8—13岁在校健康男女儿童进了检查。结果表明小气道比大气道受到较为严重的损害。与中肺容积有关的时间因素τch50,1/(?)50,MET,τMET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精确性,可认为是检查大气污染对小气道影响的优良指标。低肺容积处的τch25,1/(?)25虽具有较高的敏感度,但还缺乏足够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88.
中国东部干旱特征及其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安顺清 《灾害学》1991,6(1):31-35
本文阐述了帕默尔干旱指标的原理、优点及其计算方法。文中用济南和郑州两站的资料对帕默尔干旱指标进行了修正,建立了适合我国东部地区的干旱指标,并计算了我国东部地区150个站(1951.1~1980.12)的干旱指数值,分析了我国东部地区的干旱特征。根据其干旱普遍存在、持续期长和强度大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干旱对策。  相似文献   
89.
90.
介绍了城市生活垃圾的堆肥、填埋、焚烧、综合利用等治理方法的基本情况,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