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9篇
  免费   99篇
  国内免费   223篇
安全科学   302篇
废物处理   40篇
环保管理   94篇
综合类   750篇
基础理论   141篇
污染及防治   104篇
评价与监测   94篇
社会与环境   43篇
灾害及防治   4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1篇
  197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61.
发展草原休闲旅游,可以在减少草原的牲畜饲养量的同时,保证和增加牧民的收入,从而减少过度放牧对草原的破坏,防止草原退化,保护草原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962.
富营养化引起的藻华问题是当前许多水体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化感抑藻现象的发现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种新思路。目前,已发现很多水生植物具有化感抑藻效应,通过恢复受污染水体的水生植被群落来进行水体修复的工程案例逐渐增多,但对水生植物抑藻机制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化感作用机理的揭示对于藻生理生态研究和水华的控制有重要意义。文章主要从生理生化的角度介绍最近几年水生植物及其化感物质的抑藻机制研究进展,指出化感物质可能的抑藻机制,包括:化感物质对细胞膜,呼吸作用和光合系统Ⅱ(PSⅡ)造成影响,化感胁迫后胞内活性氧(ROS)水平升高而导致藻氧化胁迫,NO作为化感作用的信号分子,介导藻细胞的程序性死亡。不同化感物质作用靶点的探寻,化感物质在胞内转化途径,化感物质介导信号分子调控网络以及化感物质诱导的程序性死亡的研究将会是今后化感抑藻机理研究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963.
在总结大量文献的基础上,主要就腐殖质修复TNT污染土壤的机理进行了探讨。腐殖质具有较大比表面积,含有大量的羧基、酚羟基、羰基、醇羟基等官能团,能通过共价吸附、微孔吸附、疏水性吸附、静电吸附等与土壤中TNT及其转化产物相互作用,进而影响土壤中TNT及其转化产物的迁移和生态毒性。  相似文献   
964.
泥河铁矿主要矿体埋藏深度达700m以上,其围岩次生石英岩构成的含水层为泥河铁矿的间接充水水源,其地下水的补给来源和补给途径对矿区开采有着不可忽视的关键意义。本文从水文地质条件出发,对泥河铁矿深层含水层的补径排条件、形成过程及水化学组分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深部次生石英岩含水层位于泥河铁矿主矿体之上,其水位动态与大气降雨动态不相关,抽水试验揭示其与上部双庙组熔岩裂隙含水层之间水力联系不密切,该含水层只能通过熔岩裂隙接受微弱的侧向补给;推测在庐枞火山岩盆地演化的大环境下次生石英岩含水层的形成环境属半封闭-封闭状态,泥河矿区内该含水层地下水的水化学组分和附近成矿原因相似的罗河铁矿区相同含水层地下水的水化学组分均呈现硫酸根浓度、矿化度含量异常高的特征也证明了这一结论,从而可定性判断该含水层的地下水属于静存储量,有利于矿区的疏干排水,对矿区防治水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65.
测定土壤饱和渗透系数的试验方法与结果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杰  陈植华  龚星 《安全与环境工程》2013,20(5):144-148,162
土的渗透系数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水文地质参数,它反映了土壤和岩层的透水性能,是地下水计算中一个不可缺少的指标,但土的渗透试验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土的物理性质、试验环境、试验场所、人为操作等。为了较为客观、准确地获取包气带浅层土壤饱和渗透系数,本文概述了Guelph渗透仪法野外渗透试验和室内变水头渗透试验测定土壤饱和渗透系数的原理与方法,并通过统计学中的置信区间对试验数据进行了优化处理。结果表明:野外试验测得的土壤饱和渗透系数较室内试验大,但误差在一个数量级内;室内试验测得的土壤饱和渗透系数与《工程地质手册》(第三版)给出的土壤饱和渗透系数参考值接近;Guelph渗透仪用于野外测定土壤饱和渗透系数的可靠性较高。  相似文献   
966.
新疆喀什三角洲地下水化学特征及演化规律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魏兴  周金龙  乃尉华  曾妍妍  范薇  李斌 《环境科学》2019,40(9):4042-4051
"水质型"缺水问题严重阻碍着新疆喀什地区经济的发展.为研究位于喀什地区西部的喀什三角洲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主要离子来源,于2016年6~10月采集地下水水化学样品402组,地下水氢氧同位素样品114组.综合运用数理统计、Gibbs图、离子比、Schoeller图和水文地球化学模拟等方法,分析了喀什三角洲地下水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探讨了水化学演化规律及主要离子来源.结果表明:①该区地下水中阴离子以SO_4~(2-)为主,其次为Cl-;阳离子以Na+为主,地下水类型以SO4·Cl-Na型为主;②该区地下水离子组分受岩石溶滤作用和蒸发浓缩作用控制.水中离子主要来源于蒸发岩的溶解,其次为碳酸岩的溶解.河流冲积平原潜水受蒸发浓缩作用影响,承压水还受反向阳离子交换作用和混合作用影响;③沿地下水流向,地下水离子组分浓度呈递增趋势,岩盐、白云石和石膏发生溶解,方解石沉淀.  相似文献   
967.
全国城市污水处理厂中微生物群落的溯源分析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张冰  吴林蔚  文湘华 《环境科学》2019,40(8):3699-3705
为深入理解城市污水处理厂(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s,WWTPs)中微生物群落的组成特征,本研究采用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系统地分析了全国15个城市WWTPs中活性污泥(activated sludge,AS)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和可能的微生物来源.结果表明,15个城市AS群落中相对丰度超过0. 1%的微生物(门水平)共有10种,包括Proteobacteria、Bacteroidetes和Chloroflexi等,优势门的相对丰度之和占AS群落总丰度的94. 53%~97. 04%. AS群落组成在一定程度上受地理因素影响:超过3 000个OTUs只广泛存在于某一个城市的WWTPs中,且接近中国大陆两端的哈尔滨和三亚拥有更多的独特OTUs;同为沿海城市的三亚和大连,其WWTPs中的特征微生物组成最为相似,而成都和重庆WWTPs中未检测到特征微生物.溯源分析的结果表明,AS群落结构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WWTPs的进水性质及所在城市的地理环境特征.具体地,植物及土壤来源微生物在不同城市AS群落中均占有较高比例;淡水来源微生物在淡水资源相对较多的南方区域AS群落中所占比例较高;除三亚外,每个城市AS群落中都检测到一定量的工业废水来源微生物,这与城市WWTPs处理部分工业废水有关;而人体肠道微生物在各城市AS群落中的占比均较低.  相似文献   
968.
目的 研究不同阴极极化电位下高强不锈钢的极化行为,确定某高强不锈钢合理的阴极保护电位区间。方法 通过动电位极化测试以及电化学阻抗测试等电化学测试手段,研究此种高强不锈钢在海水中的阴极反应过程,通过不同极化电位下的恒电位极化测试,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仪,观察分析试样表面的腐蚀产物,研究阴极极化电位对高强不锈钢表面阴极产物膜的影响规律,以及对高强不锈钢在海水中的阴极保护效果。结果 动电位极化测试表明,在‒0.50~‒0.90 V,只需要施加很小的阴极电流,就可使极化电位发生显著变化。电化学阻抗谱测试及拟合结果表明,极化电位在‒0.70 V时,电极反应的电荷转移电阻最大,此时腐蚀被完全抑制。恒电位极化测试发现,随着电位负移,极化电流密度整体上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用能谱仪分析其表面产物发现,钙镁沉积层的致密度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结论 此种高强不锈钢在海水环境中施加阴极电位为‒0.50~‒1.00 V时,可以得到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969.
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具有“三致”效应,其在环境中的污染特征及行为倍受关注.长江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纽带,其PAHs污染特征及来源亟需明晰.本研究以长江干流(攀枝花至南京)及主要支流为研究区域,分析了表层沉积物中19种PAHs的污染特征和来源,评估了PAHs类污染物的生态风险.结果表明,长江上游、中下游及主要支流江段沉积物中Σ19PAHs浓度分别为55.2~406.4ng·g-1(均值(216.3±139.2) ng·g-1)、48.0~500.4 ng·g-1(均值(337.1±197.0) ng·g-1)、90.1~429.8 ng·g-1(均值(268.0±129.0) ng·g-1).其中4环、5~6环类PAHs浓度范围分别占38.9%和39.9%.以三峡大坝为界,上游越靠近大坝沉积物中PAHs浓度越高,中下游越靠近长江口沉积物中PAHs浓度越高;近20年来长江干流沉积物中PAHs浓...  相似文献   
9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