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6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120篇
安全科学   194篇
废物处理   29篇
环保管理   87篇
综合类   559篇
基础理论   83篇
污染及防治   53篇
评价与监测   49篇
社会与环境   27篇
灾害及防治   6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31.
本文通过一个工业区的研究实践,对于环境—经济系统双向控制规划的有关多级多目标体系,综合评价方法,系统优化方案及数学模型与计算机的实现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这一研究成果有助于使我们加深对建立适合我国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的协调经济与环境的双向控制模式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2.
根据历史记载,早在公元前雅典就有污水灌田习惯。十六世纪在德国出现了污水灌溉农业。十九世纪初在英国利用土地处置污水及污泥盛行起来,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传播到美国。上述目的主要是为了处置污物的方便,当然有些也兼顾到农业的收益,但其共同弊病是很少或者根本不考虑对污染物质进行科学处理,并严加监督与管制。它们既缺乏对环境的周密调查,又不掌握该系统对污染负荷的处理能  相似文献   
133.
无排泥运行MBR处理不同浓度氨氮废水及其生物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余韬  李红岩  齐嵘  杨敏  高羽飞 《环境科学》2006,27(3):469-472
考察了水力停留时间(HRT)为10 h时无排泥运行下膜-生物反应器(MBR)处理不同浓度氨氮无机废水的运行性能及微生物特性.结果表明,在处理NH4+-N≤500 mg/L的废水时,氨氮转化率可达99%且反应器内微生物增长缓慢,比硝化速率从0.2kg/(kg·d)升至0.52 kg/(kg·d);当NH4+-N≥700 mg/L时,出水亚硝酸氮和氨氮相继出现明显累积,比硝化速率随之下降至0.4kg/(kg·d)以下,反应器内生物量从3 200 mg/L上升至6 700 mg/L.反应器中的氨氧化菌维持在107CFU/mL,亚硝酸盐氧化菌从106CFU/mL下降至103CFU/mL.系统内的溶解性微生物产物(以TOC表示)升至65 mg/L后保持稳定,出水TOC一直维持在3~4mg/L;细胞外分泌物(EPS)在膜的截流作用下随运行时间的延长积累至600 mg/L.  相似文献   
134.
135.
焦化厂是高能耗、高污染化工企业,从管理、工艺技术、设备装备三方面进行创新,建立余热、废旧设备、水资源和污染物的回收循环使用,从而实现经济效益、产品质量、资源能源利用效率、环境质量水平的总体提高。  相似文献   
136.
处理退火玻璃时存在事故发生隐患.这促使了玻璃行业安全标准的出台,作为对这一问题的回应.最近ASTME34职业健康与安全技术委员会发布了一项新标准——TME2875/E2875M《平板玻璃处理人员个体防护装备指南》。该新标准是由E34.35玻璃加工职业安全分技术委员会负责制定的。  相似文献   
137.
含硫天然气净化厂硫化氢泄漏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川东北某含硫天然气净化厂为对象,通过分析该净化厂的处理工艺及可能造成泄漏的各种原因,确定了硫化氢泄漏危险较高的生产单元。通过工艺压力、流量、物料组分的比对,选取了脱硫单元原料气和硫磺回收单元酸性气作为模拟泄漏物料。对该厂所在地的气象条件和厂区的地形地貌进行了调查,净化厂当地近5年风速、云量统计表明低风速和多云为主导天气,将D1.5m/s作为模拟硫化氢泄漏扩散的典型气象条件。采用了美国石油学会(API)推荐地面粗糙度长度。运用PHAST软件计算了在典型气象条件下通过3种不同孔径泄漏1 min,5min和30min,形成的立即危及生命或健康(IDLH)范围。在典型气象条件下IDLH的下风向边界距离在41m至1190m范围内,以硫磺回收单元的大孔径泄漏为最远。以小孔泄漏为例模拟并讨论了风速、大气稳定度对硫化氢扩散的影响。为降低H2S泄漏风险提出了在线监测及联锁系统设置的要求,对避免和减少硫化氢中毒伤亡事故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8.
普光气田天然气净化厂是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川气东送工程"的关键组成部分,在投料试车期间,富含高浓度H2S的原料气决定了净化过程中的泄漏中毒高风险,尤其在投料试车过程中,实时监测现场H2S气体浓度是试车安全管理的关键。介绍了天然气净化厂净化工艺,分析了试车安全风险;利用安全监测系统、GasFindIR红外成像仪、有毒挥发气体分析仪等先进仪器设备建立了实时安全管理监测方法,实时监测现场H2S气体浓度。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天然气净化厂投料试车阶段发现H2S气体泄漏及时,泄漏点定位准确,泄漏量检测精确,保证了普光气田天然气净化厂投料试车作业安全的顺利进行,为高含H2S气田投料试车作业的安全管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9.
基于实际运行工况和数据监测基础,对天津市给水厂典型工艺的碳排放特征进行研究.给水厂总碳排放强度(以CO2-eq计)为0.254 kg·m-3,其中电耗和药耗碳排放占比分别为81.76%和9.15%.给水厂的关键电耗碳排放环节为送水泵房、超滤膜工艺和进水泵房,分别占总电耗碳排放的50.99%~73.51%、 17.64%~20.70%和17.97%~22.40%.次氯酸钠对药耗碳排放的贡献率为89.12%~90.30%,其余依次为三氯化铁、聚合氯化铝和硫酸铵.传统净水工艺单元的电耗碳排放强度依次为:进水泵房>快滤池>沉淀池,在深度处理工艺线中依次为:进水泵房>超滤膜>机械混凝>澄清池.快滤池工艺线和超滤膜工艺线的碳排放强度分别为0.070 9 kg·m-3和0.109 0 kg·m-3.超滤膜工艺能节约23%的药剂用量,而电耗碳排放是传统处理工艺的2倍.对关键环节的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浊度、 pH、氨氮和温度等原水水质参数与次氯酸钠碳排放强度显著相关;出厂水压力、...  相似文献   
140.
蔬菜类废弃物甲烷发酵的产气潜能及过程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蔬菜废弃物具有适合厌氧发酵的特性。采用Batch实验方法,对5种常见的蔬菜废弃物的产气潜能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厌氧发酵过程限制性步骤及物质转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5种蔬菜废弃物累积产甲烷量在发酵0~10 d内增加较快,土豆和白菜废弃物产甲烷潜能最大,分别达到102 mL·g~(-1)(VS),和83 mL·g~(-1)(VS),而黄瓜废弃物的甲烷化潜能较低,只有35 mL·g~(-1)(VS)左右。动力学参数拟合表明:土豆和白菜废弃物厌氧发酵水解、酸化、乙酸化和甲烷化各过程转化速率都明显高于其他废弃物,并且各过程最大转化潜能也较其他类蔬菜高出2倍之多。厌氧发酵限制性步骤分析表明,快速水解生成的SCOD不能有效地转化为VFAs,限制了白菜废弃物厌氧消化的后续转化,而VFAs的累积则是胡萝卜、黄瓜和土豆废弃物厌氧发酵的限制性步骤,SCOD以及VFAs同时累积是茄子废弃物发酵过程的显著特征。对各物质发酵过程物质转化特征分析表明,各废弃物由于4 d以后甲烷菌对乙酸的利用减慢,导致丙酸向乙酸的转化减慢而发生累积现象,10 d以后由于产酸过程的减弱,累积的丙酸盐逐渐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