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4篇
安全科学   16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40篇
基础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8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71.
淮河蚌埠段采样点鱼虾贝类重金属的富集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WFX-11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淮河蚌埠段污染较重采样点鱼虾贝类不同组织中重金属(Cu,Mn,Zn,Fe,Ni,Cd和Pb)的含量.结果表明:在同一组织中w(Fe),w(Zn),w(Cu),w(Mn)和w(Ni)高于w(Cd)和w(Pb),变化趋势为日本沼虾>河蚌>鱼;鱼虾贝类不同组织重金属含量变化趋势为w(Fe)>w(Mn)>w(Zn)>w(Ni)>w(Cu)>w(Pb)>w(Cd).w(Cu),w(Mn),w(Zn)和w(Fe)在肠、鳃、肝胰脏等组织中较高,在精巢、肌肉等组织中较低;w(Ni),w(Cd)和w(Pb)在肝胰脏、鳃等组织中较高,在肌肉、脑等组织中较低.其中,日本沼虾和河蚌对重金属元素的富集能力明显强于淡水鱼类;而肝胰脏和鳃是鱼虾贝类体内重金属富集的主要部位;其食用部分w(Cd)和w(Pb)均超过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有害物质限量(NY 5073—2006)和人体卫生消费标准,因此不宜食用,表明淮河蚌埠段采样点附近生物受重金属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72.
引言 本文研究多环芳烃化合物(PAHs)的原地土壤处理.发展了用制备的层析柱将土壤提取物分为所需的极性组分,用Ames沙门氏菌/哺乳动物微粒体致突变试验的方法.用C_8 Lobar A填充柱来分馏土壤提取物,将降解产物和母体化合物的极性组分收集在乙腈水中,蒸发,重新溶于二甲基亚砜供Ames试验.用这个程序测定了PAH化合物和在土壤中转变产物的潜在遗传毒性.选择出的极性组分可用低分辨质谱直接进样  相似文献   
73.
资源,环境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为探讨中国未来区域发展模式,分析了当今世界区域发展中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的关系,分别从资源和环境的角度归纳出数种区域发展模式,并在简要分析各种发展模式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区域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74.
本文以《环评法》为例分析了政策制定对政策执行的影响。从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公众参与机制不健全,替代方案缺失三方面论述了法律法规本身的缺陷对其有效执行的影响。  相似文献   
75.
微生物在城市河流氮循环中发挥重要作用.由于河流的三维流动性,有必要明晰河流微生物组成和氮循环功能的垂向分布以及水动力因子对微生物来源和群落构建的影响.基于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北运河北京通州段水体和沉积物的细菌群落组成和氮循环功能,解析了环境要素和水动力因子对群落结构的影响,并对河流细菌进行了溯源.结果表明,沉积物细菌α多样性显著高于水体;从组成上来看,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丰度最高,在水体和沉积物中的相对丰度分别为54.72%和32.36%. PICRUSt2功能解析表明,北运河有丰富的氮代谢功能,共获得47个氮代谢基因.水体和沉积物表现出相似的功能分布:反硝化作用、氮的同化和异化还原作用相关基因丰度较高,生物固氮和硝化作用相对较低.溯源分析表明,水体细菌来自上游、两岸和沉积物的比例分别为60.05%、37.93%和1.05%,而沉积物细菌来自上游、两岸和上覆水的比例分别为50.16%、45.55%和1.55%,细菌主要通过纵向和横向运移影响当地微生物群落的组成.环境因子、水动力因子和两者相互作用对水体细菌群落变化的解释率分别为44.22%、3.21...  相似文献   
76.
国内外涂料制造工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比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VOCs(挥发性有机物)已成为中国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污染物,涂料的生产和使用是VOCs排放的重要固定源.美国、欧盟于20世纪90年代制定了涂料制造工业的VOCs排放标准,而中国自2010年起才开始管控VOCs的排放.通过对美国、欧盟和中国现行的涂料制造工业VOCs排放标准体系进行对比研究发现,中国涂料制造工业VOCs排放标准体系完整且严厉,由源头替代、工艺过程控制、排放限值、监控与管理等构成,但存在表征方法不明确、分析方法不准确、总量控制指标缺乏等问题.因此,基于优化VOCs全过程防控标准体系,提出以下4点建议:①强化源头VOCs排放控制,制定高固分涂料、水性涂料(油墨)各类涂料产品的VOCs含量限值,并配以相关分析方法;②加强VOCs工艺过程控制,在强调密闭要求的基础上,制定吸风罩捕集效率的统一判断标准;③选用TOC(有机碳)代替NMHC(非甲烷总烃)作为VOCs的表征指标,借鉴欧盟的逸散率制定排放绩效值,构建总量控制指标;④实施溶剂管理计划和PRTR(污染物释放和转移登记记录),以实现VOCs减排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77.
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国家把建设项目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简称预评价)工作引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领域,力图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逐步向“事前预防型”转换,从规划、设计上实现建设项目的本质安全,不留安全生产隐患。实践证明,预评价制度的引入,完善了我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系,对预防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