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3篇
  免费   266篇
  国内免费   35篇
安全科学   491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57篇
基础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42篇
灾害及防治   1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71篇
  2016年   192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为了定量分析煤矿作业人员风险知觉能力,采用Wickens模型分析风险知觉能力和人因失误作用关系,基于此,结合模糊痕迹理论,提出了基于三角模糊数的信号检测理论,从危险信号辨识敏感性(α)和反应偏好(β)两个指标对煤矿作业人员风险知觉能力进行评价。以某煤矿机电作业人员为例,设计调查问卷,并利用基于三角模糊数的信号检测理论对机电作业人员风险知觉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方法可用于评价煤矿井下作业系统中人员的风险知觉能力,能为提升煤矿作业人员风险知觉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2.
针对软、硬煤层瓦斯含量区域突出危险性效检指标临界值存在较大差异这一工程实际。建立软、硬煤样相关参数关系模型,对基于残余瓦斯含量的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指标临界值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同一煤质软煤和硬煤瓦斯吸附量差别不大,但随着煤的变质程度降低,软、硬煤瓦斯吸附量差值先减小后增大。对存在软、硬分层的煤层,建议采用0.74MPa时软、硬煤瓦斯含量测值的小值(取整)作为煤层残余瓦斯量指标的临界值。此研究因地制宜地确定符合矿井实际的突出预测指标临界值和区域措施效果检验指标临界值,对降低防突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3.
针对目前国内外尚无明确的气井完整性概念和生产气井完整性评价指标体系的现状,分析了现有的关于气井完整性解释的不足,初步提出了气井完整性的概念,强调了气井完整性是气井处于地层流体发生无控制流动的风险在可接受范围之内的状态。并根据此概念,从完整性管理、屏障设备、监测状态三个方面,建立了气井完整性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各个评价指标与气井完整性的关系。屏障设备完整性是气井完整性的核心,完整性管理是提高气井完整性的关键,监测状态是气井完整性最直接的判断依据。  相似文献   
84.
针对液氨泄漏事故,为了分析不同泄漏点、不同排风条件下氨气的运移规律,以便合理设置应急处置装备、采取有效措施,基于Realizable k-ε的氨气泄漏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方法,计算了液氨泄漏质量,模拟分析了增加排风口、不同液氨泄漏口及不同液氨泄漏量的氨气扩散规律及浓度变化情况。模拟结果表明:对流排风口位置对于泄漏氨气浓度影响较大,泄漏口位置对泄漏氨气扩散影响不显著;氨气泄漏量的增加使得泄漏口垂直方向氨气浓度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85.
为了改善L大学安全状况,提高L大学安全文化建设水平,采用文献对比分析法研究高校安全文化定义及其理论实质,从狭义的角度提出高校安全文化是高校管理的一系列安全理念,具体化为32条高校安全文化核心元素。以L大学为研究样本,定性分析其安全文化建设内容;编制高校安全文化定量测量量表,对其安全文化建设水平进行定量测量。评价结果表明L大学安全文化建设存在缺欠,提出了实用性对策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86.
为准确预测量化我国职业病的发病趋势,在灰色GM(1,1)模型的基础上结合马尔科夫过程构建灰色GM(1,1)-马尔科夫预测模型,探讨灰色GM(1,1)-马尔科夫模型在职业病预测领域的应用。通过平均相对误差、后验差比值、小误差概率3个指标对该组合模型的预测精度进行评估。结果表明:10维灰色GM(1,1)-马尔科夫模型与原始数列的拟合程度较高,预测精度等级为一级(好),该组合模型的预测精度优于单一的灰色GM(1,1)预测模型;在遵循新陈代谢原理的情况下,我国职业病发病呈现上升态势,2015—2018年的职业病发病例数依次为31 196,36 284,37 724,39 147例。  相似文献   
87.
系统比较中国现行职业接触限值标准GBZ2.1-2007与德国职业接触限值MAK在定义、制定原则和具体数值方面的差异,为中国GBZ2.1的修订提供建议和依据。将 GBZ2.1中规定的OELs与德国MAK于2015年公布的化学有害因素 OELs ,按不同类型建立比较分析数据库,并进行比较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中德2国在职业接触限值的制定原则,化学有害因素的来源、数量与标识等方面有显著差异。 因此,我国应加强对化学性有害因素孕期毒性接触限值的研究和应用。中德在选择化学性有害因素制定OELs时各有侧重,我国在重金属方面制定的OELs,如:钴、钼、铍、铊等,是德国MAK以及美国ACGIH中所未有的,而德国则不再为致癌物质制定OELs。中、德均制定有OELs的化学性有害因素在数值上差异较大,中国有部分OELs同时高于德国MAK和美国ACGIH。我国的职业接触限值更新频率较慢,应缩短OELs更新周期,在对现行的GBZ2.1进行制修订时,可将发达国家OELs作为1项参考。德国风险分级评估方法对致癌物质的管理和评估值得进一步探讨及研究。  相似文献   
88.
为解决煤层露头自燃所引起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以新疆台勒维丘克煤层露头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煤层露头在火风压、火风压及外部风压作用下的自燃演化规律,为治理火区和保护环境提供依据。研究表明:火风压作用下,风流最大流动速度0.729 m/s,火风压最大达到170.2 Pa;火风压与外部风压联合作用下,煤层露头动力系统是负压通风系统,在漏风速度为0.2 m/s时,研究5个典型位置的温度、氧浓度、速度及压力的变化规律;并分析孔隙率、漏风速度对煤层露头自燃火灾的影响,说明大孔隙和漏风供氧为火灾大规模发展提供有利条件。研究成果对治理火区及保护生态环境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89.
为了探索构建城市管道系统安全及可靠性风险管理体系,基于FMECA,FTA&ETA及FRACAS等技术,建立涵盖故障模式辨识、影响及危害度分析、纠正措施执行等内容,且遵循闭环管理原则的科学、完整的风险闭环管理模式。针对城市管道安全及可靠性研究存在的局限性,引入FCE改进的FMECA和模糊灰关联FTA等定量计算方法,克服统计信息匮乏、数据模糊等瓶颈。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改进“3F”一体化技术的系统风险闭环管理体系契合城市管道风险管控需求,为多态、多要素耦合、不确定性复杂系统整体风险分析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0.
娄亚龙    刘永    李向阳    彭国文  雷波    李刚    孔晓娜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7,13(5):79-83
为了研究某铀尾矿库在不同工况下渗流流态和安全系数,以南方某铀尾矿库为对象,耦合GEO-Studio软件中SLOPE/W和SEEP/W模块,并利用极限平衡理论模拟研究了不同工况下坝体渗流流态和安全系数。结果表明:水流主要通过尾粉土层流过尾矿坝,使水力坡降主要集中在初期坝坡前底部;随着水位上升,坝体中水力等势线越来越稀疏,同时尾矿坝3个渗流截面流速加大; 6~9度地震烈度激励下,尾矿坝安全系数维持在1.23~0.91之间,不能满足规程要求。建议初期坝坡坝底埋设排水管,减小水流对初期坝压力,同时对尾矿坝,特别是尾粉土层进行灌浆加固,提高尾矿坝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