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24篇
安全科学   43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31篇
综合类   105篇
基础理论   18篇
污染及防治   11篇
评价与监测   14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3 毫秒
131.
寻求经济增长与环境改善的双赢已成为中国推进绿色发展的内在要求。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调整相互作用,均被视作改善绿色发展效率的重要支撑条件,然而两者的相互作用能否促进中国绿色发展效率提升尚未得到关注。本文梳理人力资本、产业结构调整与绿色发展效率之间的作用机制,在使用包含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测算中国1997—2013年各省份绿色发展效率的基础上,识别人力资本、产业结构调整及其交互对于绿色发展效率的作用方向与影响力度。结果显示:总体而言,样本期内绿色发展效率存在无效率状态,这与中国粗放型发展方式有关;从空间尺度上看,绿色发展效率呈现出东部高于中西部的态势;从时间尺度上看,绿色发展效率在样本前半期与后半期的变动趋势并不一致,前半期效率值呈现出下降趋势而后半期则表现为波动变动;全国层面与东、中、西部人力资本水平以及人力资本结构未能发挥提升绿色发展效率的作用,产业结构调整的两个维度——产业结构高级化与产业结构合理化在全国层面与东、中部均表现出改善绿色发展效率的态势;人力资本水平(人力资本结构)与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交互项对于绿色发展效率的提升作用在全国层面与东部有所体现但力度不强。应以联动性而非割裂的视角看待中国所进行的人力资本培育与产业结构调整,应当努力减少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相互脱节、不相适应的状况,不断增进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调整的适配性以提升中国各省份绿色发展效率。  相似文献   
132.
针对目前我国炼油行业排放总量不清楚的问题,文章首先对我国炼油行业二氧化碳排放源和影响因素进行简述,进一步借鉴欧洲炼厂二氧化碳排放系数,对我国炼厂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进行估算,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了解我国炼厂二氧化碳排放情况及进一步的减排工作起到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33.
广州塔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在地面至高空500 m高度内布设了4个站点。在自动站内利用PM_(2.5)质量浓度点式在线监测和激光雷达消光系数遥感监测技术,实现对PM_(2.5)质量浓度垂直分布的在线监测,监测方法具有很高的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利用该方法开展阶段性监测表明:PM_(2.5)质量浓度与355 nm消光系数间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R2达到0.853 7,利用线性关系式可反演PM_(2.5)质量浓度。对200 m~550 m间反演结果分析表明:反演结果与在线监测数据具有很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达到0.868以上;PM_(2.5)质量浓度随着高度改变呈显著的对数相关关系,R2达到0.992 6。  相似文献   
134.
CO2地质封存作为现阶段温室气体减排的有效技术之一,在石油行业中具有许多优势,CO2沿井筒渗漏是地质封存过程中所面临的重要风险之一。为降低CO2渗漏对封存区域生态、环境和人员健康方面的不利影响,文章通过研究CO2地质封存背景和封存于地下的超临界CO2的性质,分析CO2沿井筒区域系统渗漏的潜在通道,并以此为基础开展CO2沿井筒区域系统渗漏主要影响因素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5.
振动对航空电连接器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根据提高电连接器可靠性的要求,研究振动对航空电连接器的影响.方法 针对研究所的现有设备,开展电连接器的振动测试.根据厂家数据使用Solid works对某型号电连接器进行参数化建模,通过COMSOL模态分析获得接触件的固有频率,使用ANSYS Workbench对接触件进行瞬态动力学分析和谐响应分析.在不同的振动方向、振动频率和振幅下测试电连接器的接触电阻.然后,对电连接器执行对数扫频测试,以获得振动加速度对接触电阻的影响,仿真得到振幅对接触压力的影响.结果及结论 垂直振动电连接器比水平振动电连接器具有更高的接触电阻峰值.频率幅度越大,接触电阻越大.在敏感方向上,振动加速度量增大,接触电阻发生剧烈变化.  相似文献   
136.
目的明确超级13Cr在超高温超临界CO2环境下的适用性、耐蚀性及腐蚀产物膜特征。方法采用高温高压反应釜模拟气井井底超高温超临界CO2腐蚀工况,采用腐蚀失重法获取腐蚀速率,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EDS)及X射线衍射仪(XRD)对腐蚀产物特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在215℃、31.2 MPa CO2分压、7.24 kPa H2S分压下,超级13Cr在含饱和水的超临界相中及含饱和CO2的模拟凝析水相中均呈现均匀腐蚀特征,腐蚀速率分别为0.009 mm/a及0.126 mm/a。腐蚀受CO2-H2S共同控制。腐蚀产物呈双层结构,内层腐蚀产物以碳酸亚铁为主,外层以磁黄铁矿为主,且内外两层腐蚀产物膜结合较弱,易剥离。超临界相中,内外层腐蚀产物膜均较为稀疏,水相区内外层腐蚀产物膜更为致密,但外层腐蚀产物膜容易发生破裂剥落。结论以0.125 mm/a作为油套管选材标准,对于仅含凝析水、无积水问题的气井,可选用超级13Cr作为油套管材质(温度≤215℃,CO2分压≤31.2 MPa,H2S分压≤7.24 kPa,Cl^–质量浓度≤4646 mg/L),但对于井底有比较严重积水问题的气井,或者含水率较高的油井,超级13Cr并不适合。  相似文献   
137.
针对南海海洋大气环境下机载电子设备腐蚀故障率较大的问题,对现役飞机机载电子设备材料体系、外场故障现象及腐蚀机理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电子设备及其元器件受到微量的腐蚀就会对其功能、性能产生较大的影响,现役飞机电子设备的三防设计无法满足南海严酷的环境适应性要求,开展综合环境加速试验技术、微腐蚀机制及电信号传输与腐蚀间的对应关系等关键技术研究,是今后的重点研究方向。最后结合腐蚀原因和特点,给出了飞机外场具体腐蚀防护对策。  相似文献   
138.
电袋复合除尘器捕集粉尘除了静电凝并作用外,滤袋表面的二次粉尘层和一次粉尘层中粉尘颗粒之间的微米级间隙,以及滤料纤维层中纤维间距的微距,加上荷电粉尘层形成的(内)电场力和(或)外加电场的作用,使微细粉尘发生极化、库伦和电场吸附,是实现高效捕集微细粉尘PM2.5的重要机理。  相似文献   
139.
为了研究受限空间内液体推进剂毒气的扩散规律,分析其发生毒害及着火爆炸的危险性,本文利用FLU-ENT软件对圆筒形受限空间内偏二甲肼毒气的扩散规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对不同时刻偏二甲肼毒气的浓度变化进行了分析,计算出了偏二甲肼浓度大于100×10-6的染毒区域及可能发生着火爆炸的危险区域。模拟结果表明:及时地掐断污染源和合理地通风排气两种措施的有力结合,可有效地减小毒气扩散及发生着火爆炸的危险。  相似文献   
140.
提高框架填充墙结构抗震性能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归纳分析了近5年国内发生的江西九江地震、云南盐津地震、云南晋洱地震和四川汶川地震中框架填充墙结构常见的震害现象及其破坏原因,在此基础上,采取“以强御强”和“以柔克刚”两种不同的抗震思路,提出了通过捆绑墙体、构造次框架、填充墙开缝、耗能柔性连接、构连阻尼填充墙、设置节点耗能器来提高框架填充墙结构抗震性能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