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44篇
安全科学   58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17篇
综合类   155篇
基础理论   40篇
污染及防治   19篇
评价与监测   14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灾害及防治   1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61.
以氧化石墨烯(GO)为原料制备MnO2@Fe3O4/石墨烯(RGO),考察吸附过程中MnO2@Fe3O4/RGO投加量、溶液pH值、初始浓度和吸附时间等因素对Pb(Ⅱ)的去除率和吸附量的影响,并运用BET比表面积测试法计算MnO2@Fe3O4/RGO的比表面积和平均孔径,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振动样品磁强计(VSM),X射线衍射(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MnO2@Fe3O4/RGO的比表面积为89.164m2/g,孔容为0.284cm3/g;随着pH值在2~10范围内增加,复合材料对Pb(Ⅱ)的去除率先增大后减小,pH=6时达到最大值.通过4种等温吸附模型(Langmuir、Freundlich、Temkin、D-R模型)和4种吸附动力学模型(伪一级动力学、伪二级动力学、Elovich、颗粒内扩散模型)拟合发现,MnO2@Fe3O4/RGO对Pb(Ⅱ)吸附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等温线更符合Langmiur模型,属于典型的单分子层吸附,以化学吸附为主,最大吸附量为265.3mg/g.  相似文献   
62.
马尾松林地与玉米地土壤有机碳的分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农生态系统转化对土壤有机碳(SOC)组成和来源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不同学者的结论仍然存在一定差异,且这一转化过程对土壤溶解性有机碳(DOC)的影响鲜有报道.基于这一背景,该研究在贵州中部区域选择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地和玉米(Zea mays L.)地土壤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SOC和DOC含量和同位素组成的测定,分析林农生态系统转化前后土壤有机碳的分异.结果表明,在马尾松林地剖面中,SOC和DOC含量随剖面深度的变化幅度均大于玉米地土壤,DOC含量最大值出现在5~10 cm处;銼O13C和銬O13C随着土壤深度的加深有所偏正,但銬O13C在剖面中的变异远大于銼O13C,其极差分别为5.015‰和2.431‰;通过对比銬O13C和銼O13C的差异,说明其0~5 cm的DOC主要来源于新成枯枝落叶,而土体内部DOC则主要来自土壤腐殖类物质的转化.在玉米地剖面中,銼O13C和銬O13C随着土壤深度的加深有所偏负,但整个剖面中两值的差异较小,DOC主要来源于土壤腐殖类物质的转化;SOC来源于玉米植物体有机碳(C4-C)的比例介于2.55%~20.80%之间,随剖面层次的加深有降低趋势,但出现"之"字形反复;DOC中C4-C的比例在剖面0~40 cm间较为相近(25.94%~34.54%),40 cm以下则急剧下降(3.18%~15.65%).  相似文献   
63.
为了研究双连拱隧道采用无导洞后扩挖法施工时的设计参数取值及其对隧道稳定性的影响,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连拱隧道主洞错距、台阶长度、中隔墙厚度以及二衬施作时机4个参数对隧道受力与变形的影响规律,并与现场监测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主洞错距达到75 m时,既能保证先行洞隧道的变形稳定,又能缩短工期;隧道先行洞台阶长度可以按单洞隧道取值,后行洞台阶长度建议控制在5~10 m为宜;考虑施工扰动的影响,隧道中隔墙厚度在1.4~1.6 m范围内取值较为合理;先行洞二衬在后行洞掌子面前保持35 m以上距离施工有利于隧道稳定性的控制。研究结果可为隧道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4.
伏雨  龙云  肖波  程怀玉  龙新平 《环境工程》2021,39(4):25-29,85
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栅条絮凝池前段内部流场进行模拟分析,以涡旋速度梯度和湍动能作为综合评价指标,对其结构设计的合理性进行了验证.在流场中加入了11组不同粒径和有效密度的絮凝颗粒,每组在流场入口处随机释放98560个粒子,利用DPM模型对粒子运动轨迹进行追踪统计.结果 表明:随着絮凝颗粒的增大,其有效密度呈相应下降趋势.絮...  相似文献   
65.
为了研究水生蔬菜和陆生蔬菜产品器官(可食用部分)中16种优先控制的多环芳烃(PAHs)污染特征,采集广西4个水生蔬菜主产区的水生蔬菜与相邻地块的陆生蔬菜,分析不同蔬菜种类PAHs的含量和组成差异,并对人体摄食蔬菜暴露PAHs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4个蔬菜产区水生蔬菜土壤中16种PAHs的总量(G_(16PAHs))为1 235.24μg·kg~(-1),高于陆生蔬菜土壤(1 006.22μg·kg~(-1)),且水生蔬菜土壤中5~6环PAHs和7种致癌性PAHs的含量(G_(c7PAHs))显著高于陆生蔬菜土壤。水生蔬菜6环PAHs及G_(c7PAHs)含量(除贺州市外)显著高于陆生蔬菜,2~3环PAHs含量显著低于陆生蔬菜。蔬菜产品器官低中环PAHs含量大于高环PAHs。水生蔬菜5~6环PAHs及G_(16PAHs)与土壤PAHs含量呈正相关性,陆生蔬菜5环及G_(c7PAHs)含量与土壤PAHs含量呈正相关性,但两者均未达显著水平(P0.05)。人体摄食蔬菜终身致癌风险值(R_(ILC))表现为儿童成年人老人青少年,成年人和老人R_(ILC)值表现为男性女性;人群摄食不同蔬菜的R_(ILC)值表现为叶菜类果菜类水生蔬菜。  相似文献   
66.
铜陵某富硫尾矿库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铜陵某尾矿库堆积大量富硫尾矿,为研究其氧化状况及对周边土壤的污染情况,在尾矿库和周边采集尾矿及土壤样品,测试分析尾矿及土壤样品典型重金属(Hg、As、Cr、Cd、Pb、Zn)含量和赋存形态,并基于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土壤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尾矿中Fe_2O_3平均占比达到38.08%(质量分数,下同),S平均占比达到5.34%;(2)尾矿库周边土壤中Cd、As、Zn、Hg严重超标,分别为《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15618—2018)风险筛选值的6.3、3.7、1.8、1.5倍;(3)土壤中重金属主要以残渣态形式存在,但Cd、Hg、Zn的非残渣态平均占比均达到25%以上,生物有效性较高,对周边环境存在潜在危害;(4)两种污染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尾矿库周边土壤以Cd、As、Zn污染为主,该富硫尾矿库已对周边环境造成重度污染。  相似文献   
67.
在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铬铁渣透水混凝土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又对其配比和性能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水胶比和胶骨比是影响铬铁渣透水混凝土性能的主要因素;成型方式、加入减水剂和可再分散乳胶粉均可影响其性能,在胶骨比为0.31,水灰比在0.30~0.40时,合适的成型方式和减水剂用量可制得满足规范要求的透水混凝土。  相似文献   
68.
场地环境污染的电动修复技术研究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综述国内外场地污染土壤电动修复技术的研究现状和趋势的基础上,针对场地土壤电动修复中常见问题,包括电极设置方式、化学增强试剂的选择、土壤类型和污染程度等影响去除效率的因素及处理效果和能耗等进行阐述,探讨当前我国场地土壤电动修复技术研发的重点,以促进场地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相似文献   
69.
在超重力场中,研究了硝基苯模拟废水的臭氧/双氧水(O3/H2O2)法处理效果,考察了超重力因子β、H2O2浓度、初始p H、液体流量及处理时间等因素对硝基苯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硝基苯去除率随超重力因子β和处理时间的增加而增大,而随H2O2浓度、初始p H和液体流量的增加呈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当硝基苯初始浓度300 mg/L,工艺条件β=80、p H=10.0、臭氧质量浓度约为40 mg/L、H2O2浓度为4.9 mmol/L、液体流量为120 L/h时,循环处理35 min硝基苯去除率可达96.7%。处理时间60 min后,废水中硝基苯含量1.4 mg/L,COD为39 mg/L,达国家一级排放标准(GB 8978-1996)。在此条件下,硝基苯的降解过程符合准一级反应动力学。  相似文献   
70.
新源沟砂石加工系统生产废水SS浓度高,采用水力旋流/加药絮凝/多级沉淀工艺处理,运行结果表明,处理出水水质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中的给定限值70mg/L,达标出水全部回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