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91篇
安全科学   30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28篇
综合类   247篇
基础理论   41篇
污染及防治   11篇
评价与监测   39篇
社会与环境   20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本研究依托复旦大学意愿—习惯垃圾分类行为理论对上海市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55个社区进行大范围调研,识别出包括设施、志愿者、保洁员、启动、定时定点、租户、管理和绿色账号在内的8个社区内影响居民垃圾分类效果的关键措施指标,并且通过指标与社区实际分类效果的相关性结果证明了该指标体系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还表明,上海市社区内影响垃圾分类效果的最主要的措施指标是硬件设施、保洁人员、“定时定点”制度和志愿者。研究结果一方面可以供上海市基层政府人员使用指标体系来进行监督,另一方面也为社区因地制宜地采取措施来提高和巩固社区垃圾分类效果提供了具体的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92.
藏西北高寒牧区草地退化现状与机理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藏西北高寒牧区为研究区域,综合利用NOAA、MODIS卫星NDVI(归一化植被指数)、气象资料、社会统计资料并结合GIS技术,对藏西北高寒牧区的草地状况和退化机理作了分析。结果表明:①藏西北高寒牧区草地覆盖度等级呈正态分布,且中等偏下略多,地表植被总体上比较稀疏;②2005年区域内的草地退化总面积为14.19×104km2,占区域天然草地总面积的39.64%,其中轻度退化面积最多,占退化总面积的65.96%,其次是中度和重度退化,分别占25.20%和8.84%;③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一是与近年来该区域的气候变化有关,二是草地超载率达到59.18%,过度放牧引起的草地退化和沙化现象也越来越严重,是局部草地退化的根本原因,人口的增加和人类活动频繁对草场的破坏,也是近年来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3.
采用内耦合大块液膜分离技术,通过考察料液相pH值、温度、载体浓度以及解析相组成对Cd(II)迁移速率的影响,研究了以烷基膦酸为流动载体的液膜中镉的迁移规律,并建立了渗透系数与pH值、温度以及载体浓度之间的关系方程.结果表明,Cd(II)以CdR22HR(Kex值为3.58106)配合物形式在液膜中传输,增加载体浓度或升高温度,迁移速率明显升高.最佳传质条件为料液相pH值4.5~5.1、载体浓度5.0%~7.5%、温度298~308K.  相似文献   
94.
针对山岭地区隧道工程规模越来越大,地质条件日益复杂、技术要求越来越高、施工难度也越来越大等特点,以新建贵阳至广州铁路客运专线金宝顶隧道为工程背景,采用“层次分析法”对隧道施工安全进行风险评估.通过建立风险源的层次树状图,有针对性采取隧道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控制技术,为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控制风险事故后果损失提供了技术指导.结合金宝顶隧道风险管理的实例,对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的实际运用进行总结,提出了主要的危险源和应该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以其为同类工程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95.
基于GIS的北京市妫水河流域水土流失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基于ArcGIS空间分析平台和ERDAS空间建模平台,利用水土流失综合指数法,分别以坡度、植被覆盖度和土地利用类型为主要背景因子,分析了北京市妫水河流域水土流失的空间背景特征.结果表明,妫水河流域水土流失的空间背景特征是缓坡、低植被覆盖度和疏林灌草地,而这些特征正是妫水河流域山前洪冲积扇地区的主要特点,缓坡、低植被覆盖度(不考虑城市建成区)和疏林灌草地也主要集中在流域内山前洪冲积扇地区.并提出防治妫水河流域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6.
赣江上游典型流域水沙过程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剖析太阳活动与全球气候变化对地表水文要素的影响机制,能为区域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根据1957~2015年逐月实测水沙资料,综合运用滑动平均、相关性、交叉小波和小波相干分析等方法,探讨了相关的全球气候指数对桃江流域水文要素的影响。结果表明:(1)7个全球气候因子与各水文要素的相关性有所不同。(2)全球气候涛动因子与降水、径流和输沙之间的显著共振周期主要集中在1.33~2.67 a;太阳黑子与降水和输沙之间的显著共振周期主要集中在11.00 a左右;降水与径流之间的显著共振周期主要集中在1.17~2.67 a。(3)太阳黑子活动通过"El Niňo-Southern Oscillation(ENSO)-西北太平洋反气旋/气旋环流-东亚季风"系统实现对研究区降水的影响。(4)南极涛动通过影响东亚季风的强弱来影响研究区的降水。北极涛动通过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影响东亚冬季风,来实现对研究区降水的影响。太平洋-北美涛动和北大西洋涛动通过影响研究区的气流与风的异常来影响研究区的冬季降水。  相似文献   
97.
湖泊和水库中藻类去除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边归国 《福建环境》2003,20(5):62-65
由于富营养化的影响,在我省少部分湖泊和水库中多次发生因藻类的强烈光合作用而产生的高pH值污染和藻类毒素对饮用水的污染等现象。该文综合了除藻的各种方式以及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等多种因素,认为以生物除藻和物理除藻两种方法比较适合我省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98.
酸沉降下红壤对K+吸附特征及反应动力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酸沉降下K+在红壤表面的化学吸附行为,结果表明,K+的等温吸附可用Langmuir方程较好地描述;在K+的平衡吸附过程中,土壤表面有H+的释放;加入pH3.5酸溶液后,存在H+的消耗过程,其机理与SO42-的专性吸附释放OH-以中和溶液中H+有关.利用设计的动力学装置能很好地研究K+的吸附动力学,比较K+吸附的动力学模型,以一级动力学方程和Elovich方程为最佳模型;运用数据平滑工具求算吸附速率与吸附量的关系,进一步求得一级动力学方程的表观平衡吸附量和表观吸附速率常数.联合一级动力学方程的微分式和Elovich方程也可求得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
杀虫双对土壤脲酶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土壤脲酶受杀虫双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杀虫双对不同生态区土壤脲酶活性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随杀虫双浓度的增加,酶活性持续减小、计算得到了土壤酶活性的生态剂量ED50值,获得了北方(?)土和南方红壤污染的;临界浓度为489和246g/kg;Langmuir模型可较好表征酶活性与尿素浓度间的定量关系;土壤脲酶活性和最大表观酶活性均可表征土壤受杀虫双污染程度的大小。  相似文献   
100.
太湖五里湖背角无齿蚌体内滴滴涕和六六六的残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建立淡水"贝类观察"体系的初步尝试,选定2003年3月采自太湖五里湖水域的背角无齿蚌(Anodonta woodiana)为研究对象,测定其体内滴滴涕(DDT)和六六六(HCH)含量.除β型外,α型、γ型和δ型HCH异构体及p,p'-DDE,o,p'-DDT,p,p'-DDD,p,p'-DDT均在蚌样本中明显检出.∑DDTs湿重含量5.86~14.13 ng·g-1[平均(9.27±3.04) ng·g-1],高于∑HCHs湿重含量2.45~6.46 ng·g-1[平均(4.00±1.22) ng·g-1].p,p'-DDE、p,p'-DDD与α型、γ型HCH异构体分别为∑DDTs和∑HCHs的优势组分,说明太湖五里湖水域目前DDT的污染源可能很少,但存在较明显的新输入HCH.各蚌样的残留水平没有超过农业部、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颁布的最大限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