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8篇
安全科学   6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31篇
基础理论   8篇
污染及防治   9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美国红鱼卵黄原蛋白的分离纯化及电泳性质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腔注射0.02mg/gBW17β-雌二醇,诱导美国红鱼1wk后取尾静脉血,离心分离得到的血浆经Sephacryl S-300 high resolution分子筛分离、纯化卵黄原蛋白.常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考马斯亮蓝染色和糖、磷、脂的特征性基团染色结果表明,17β-雌二醇诱导美国红鱼产生了两种形式的卵黄原蛋白,以Native-PAGE方法计算出美国红鱼两种卵黄原蛋白的分子量分别为344×103和247×103,以SDS-PAGE方法得出卵黄原蛋白3种亚基的分子量为152×103、133×103和118×103.分子筛凝胶过滤能较好地分离纯化美国红鱼血浆中的卵黄原蛋白.图8参17  相似文献   
52.
53.
通过水热法合成了铈掺杂MCM-41(Ce-MCM-41)介孔分子筛,并将其用于臭氧氧化水中对氯苯甲酸(p-CBA).小角X射线衍射(XRD)、氮气吸附-脱附(BET)、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透射电镜(TEM)表征结果表明,铈成功进入MCM-41分子筛骨架,以正四面体形式存在,且Ce-MCM-41保持了纯硅MCM-41有序的介孔结构,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铈的掺杂显著提高MCM-41催化臭氧氧化对氯苯甲酸的活性,反应60 min后,TOC去除率由MCM-41的63%提高到86%(Si/Ce=60),而单独臭氧氧化仅为52%;铈的溶出仅为0.085 mg.L-1,较同样负载量的铈负载Ce/MCM-41的溶出(0.44 mg.L-1)有较大减少.催化剂重复使用3次后仍保持较高的活性,这表明Ce-MCM-41具有较好的活性和稳定性,是一种有前景的臭氧氧化催化剂.  相似文献   
54.
The equivalence between multilayered barriers regarding di usion and adsorption was studied. The bottom boundary of the liner system is defined by assuming concentration continuous and flux continuous conditions of the contaminant between the bottom liner layer and the underlying soil. Five di erent liner systems were compared in terms of solute breakthrough time. The results of the analysis showed that breakthrough time of the hydrophobic organic compounds for a 2-meter-thick compacted clay liner (CCL) could be 3–4 orders of magnitude is greater than the breakthrough time for a geosynthetic clay liner (GCL) composite liner. The GM/GCL and GM/CCL composite liner systems provide a better di usion barrier for the hydrophilic organic compounds than that for the hydrophobic compounds due to their di erent Henry’s coe cient. The calculated breakthrough times of the organic contaminants for the Chinese standard liner systems were found to be generally greater than those for the GCL alternatives, for the specific conditions examined. If the distribution coe cient increases to 2.8 for the hydrophobic compounds or 1.0 for the hydrophilic compounds, the thickness of the attenuation layer needed to achieve the same breakthrough time as the standard liner systems can be reduced by a factor of about 1.9–2.4. As far as di usive and adsorption contaminant transport are concerned, GM or GCL is less e ective than CCL.  相似文献   
55.
阳澄湖水体PI、BOD5与TOC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集阳澄湖中湖网围养殖区的下层水样,测定高锰酸指数(PI)、生化需氧量(BOD5)及总有机碳含量(TOC)等水质检测指标,对TOC分别与PI、BOD5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并用BOD5/TOC比值作为废水可生化性判定指标,对阳澄湖中湖的水质污染有机物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阳澄湖水体的TOC与PI、BOD5存在显著的相...  相似文献   
56.
在处于衰减停滞期的氯代烃污染场地,进行了液相纳米零价铁(nZVI)的现场制备,并针对目标含水层完成了nZVI的2次原位注入.监测结果表明,nZVI的原位注入可有效削减高浓度的氯乙烯(VC)且减缓其向下游的迁移.在第2次注入nZVI后期,在距注入井lm的上游和下游监测井中,氯代乙烯整体呈现降低的趋势;而上游监测井中的氯代乙烷则发生显著反弹;在距注入井2m的下游监测井中,各氯代烃均发生持续降解.总铁浓度变化结果表明,原位注入过程促使部分nZVI短期内向上游发生了定向迁移,导致注入初期上游监测井中氯代烃的削减程度高于下游监测井.乙烯浓度的大幅升高(由1490μg·L-1增加至4110μg·L-1)印证了距注入井2 m的下游监测井中脱氯反应最为显著且彻底,可推测下游适量nZVI的引入有效刺激了含水层优势微生物的协同降解.nZVI原位注入可作为以VC污染为主的衰减停滞期地下水修复的有效手段.以上研究结果可为实际场地大规模治理修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7.
建立了采用哺乳动物细胞系Caco-2和PC12细胞检测有机磷农药细胞毒性的新方法.10μmol/L甲基对硫磷、敌敌畏、氧乐果、辛硫磷处理经过单层培养的Caco-2细胞,随着农药处理时间的延长,Caco-2细胞跨上皮细胞电阻抗值逐渐降低,处理60min时,辛硫磷和甲基对硫磷对Caco-2细胞具有明显的透过性,约是正常组的15倍,4种农药对Caco-2细胞透过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甲基对硫磷,辛硫磷,敌敌畏,氧乐果;001μmol/L的甲基对硫磷和辛硫磷使PC12细胞乙酰胆碱酯酶活性迅速降低,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酶活性降低不明显;而小于10μmol/L的氧乐果和敌敌畏呈现渐进降低的趋势,当浓度大于10μmol/L时酶活性降低比较显著.   相似文献   
58.
微波预处理对制革污泥絮凝脱水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采用微波、絮凝剂和微波联合絮凝剂对制革污泥进行脱水预处理,考察不同处理条件下制革污泥沉降速率(SV30)、毛细吸水时间(CST)和污泥比阻(SRF)的变化,并通过粘度、水分分布和微观结构的变化探讨相关的脱水机理。结果表明,在微波输出功率为648 W、辐射时间为60 s的预处理条件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投加剂量为8 mg/L时,污泥脱水性能达到最佳。与单独添加絮凝剂的污泥脱水相比,该条件下的SV30、CST和SRF分别降低了25.0%、48.9%和34.7%。污泥絮凝脱水前进行微波预处理能够进一步提高污泥的脱水性能,微波辐射联合CPAM进行污泥脱水时,CPAM则起主要脱水作用。微波辐射通过破坏污泥絮体结构,改变污泥中的水分分布,降低污泥的粘度,从而提高污泥的脱水性能。  相似文献   
59.
环境激素对鱼类内分泌轴线的干扰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种环境激素能够影响鱼类的生长、发育和生殖,为进一步揭示环境激素影响鱼类生长、发育和生殖的机制,分析环境激素对内分泌系统中3个主要轴线的影响.鱼类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和下丘脑-垂体-肾间腺轴是影响鱼类生殖、生长发育和免疫应答的3个最主要轴线.环境激素对这3个内分泌轴线的影响主要包括与激素受体结合,干扰激素合成与分泌,干扰激素的代谢与运输,干扰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节,最终表现为性激素、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激素等激素水平的改变.本研究展望了该领域的发展趋势与研究方向,为环境激素的筛选和生态风险评价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0.
不同环境介质中抗生素的污染现状及其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环境中抗生素的来源、国内外不同环境介质中抗生素的污染水平及检测方法。现有研究表明,抗生素污染已遍布土壤、水体、动植物组织等介质中,且国内抗生素污染水平较国外相对偏高。通过不同检测技术的优劣对比,得出固相萃取技术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是目前最常用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和检测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和精确度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