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3篇
  免费   163篇
  国内免费   1035篇
安全科学   237篇
废物处理   178篇
环保管理   231篇
综合类   1685篇
基础理论   452篇
污染及防治   939篇
评价与监测   152篇
社会与环境   92篇
灾害及防治   9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174篇
  2021年   173篇
  2020年   108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122篇
  2017年   150篇
  2016年   136篇
  2015年   173篇
  2014年   231篇
  2013年   327篇
  2012年   258篇
  2011年   243篇
  2010年   199篇
  2009年   201篇
  2008年   210篇
  2007年   167篇
  2006年   181篇
  2005年   117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2年   1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21.
本文研究了气相色谱/石墨炉(Ⅲ型)原子吸收光谱联用的工作条件对测定(C2H4)4Pb的影响,选择了分析条件并建立了其分析方法。该方法的最小检测量为8.6×10-11g,回收率为100.8~111.4%。已用于汽油中铅化学形态的分析,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22.
博斯腾湖水质矿化度模型及预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松 《干旱环境监测》1996,10(3):142-146
根据博斯腾湖1985~1995年水质监测数据和出入湖水量等水文数据观测值,采用水质扩散模型和盐量平衡关系推导出博斯腾湖大湖区(简称博湖)水质矿化度模型,并预测了几种情况下博湖水质矿化度及近几年变化趋势,分析了影响博湖水质矿化度的主要因素,为博湖的近期和远期环境保护规划、环境管理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3.
我国海洋环境污染监测质量保证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海洋环境污染监测质量保证的发展历史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孕育阶段(1972~1977年)起步阶段(1978~1983年)和发展阶段(1984~)。各个阶段有不同的特色和侧重点,1978年前主要探索与污染物质的分析方法,1984年后是监测质量保证工作进入管理时期。  相似文献   
24.
A study of the elemental leachability and retention capability of compost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n this work a comparison is made between the different approaches that can be taken to evaluate the mobility of elements in compost. The practical consequences of the results obtained are also discussed in terms of methods for cleaning up compost and using compost in environmental remediation. The mobility of potentially toxic elements in compost is evaluated by leaching with four selected eluents, i.e. diluted sulfuric acid, oxalate, citrate and EDTA. In contrast to the chelating agents, diluted sulfuric acid was found to generally have a low leaching capability for removal of heavy metals from compost. This implies that the risk of heavy metal leaching caused by natural rainfall is likely to be low. The results obtained in the leaching experiment were compared with previous results obtained from sequential fractionation. This comparison confirmed that both methods gave similar results for predicting the lability of elements in compost. A non-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of the leaching curves was also conducted. The leaching curves for elements with high lability could be fitted with a two components model. The labile components identified by the kinetic model are approximately in accordance with the fractions obtained from the first step of the sequential extraction method. The kinetic speciation method is shown to be a relatively rapid and simple procedure for compost which gives more information about element lability than simple leaching experiments. The leaching reagents used in this work were not effective enough to be used for cleaning up compost with a high metal content. Compost was however shown to have a high affinity for heavy metals, with the order of affinity of metal for the compost being very similar to that seen for humic acid. Compost may therefore prove to be a good remediation material for metal contaminated waste.  相似文献   
25.
分光光度法测定雨水中微量过氧化氢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以钛(IV) 过氧化氢 2 (3,5 二溴 2 吡啶偶氮) 5 二乙氨基苯酚(3,5 diBr PADAP)三元配合物体系光度测定雨水中微量过氧化氢的方法,该方法简便,灵敏度和选择性较高,所得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6.
福建省森林固定CO2价值评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引入“市场逼近系数”,构造森林固定CO2效益经济结构模型,评估福建省森林固定CO2价值,为福建省森林资源的科学管理和资产评估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7.
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方法合成颗粒状的阳离子型高分子絮凝剂。选用丙烯酰胺(Am)和氯化[N,N,N-三甲基乙醇丙烯酸酯]盐(AQ)两种单体,研究反应体系的特征及影响分子量的基本因素,诸如温度、单体浓度、引发剂浓度、分散剂浓度、水相和油相的体积比(Vw/Vo)对分子量的影响。为了选择出最佳原料比,本文对两种单体的原料比进行了研究。实验中还发现亚硫酸钠是一种优良的缩短反应诱导期、加速反应进程的试剂。  相似文献   
28.
天津地区大气污染状况和气溶胶硫酸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我们于1980—1981年对天津市大气污染物浓度做了同步监测,对天津市大气污染状况,二氧化硫转化为硫酸盐的过程及其对大气能见度的影响做了研究。以超C_i几率和的方法处理数据,研究结果表明,大气污染以早晨最严重,傍晚次之,中午较轻:冬季比夏季污染严重。各种污染物中以硫酸盐对大气能见度的影响最大,总颗粒物次之。当大气相对湿度大于70%时,对大气能见度的影响比较突出。颗粒物中的苯溶物对大气能见度有一定的影响。城市中相对湿度高时硫酸盐浓度大,可能是产生冬季烟雾事件的原因。下风方向的硫酸根浓度与二氧化硫浓度的比值和硫酸根含硫浓度与大气总硫浓度的比值均比上风方向相应的数值高,说明城市燃煤烟气是硫酸盐的来源。城市中硫酸根浓度与二氧化硫浓度的相关系数为0.77,硫酸根与颗粒物浓度的相关系数为0.95。在形成硫酸根的过程中二氧化硫浓度和颗粒物可能有贡献。以一维有源简化模式估算二氧化硫转化为硫酸根的速率常数,约为2.3±1.1%/hr,冬季约1.5%/hr。二氧化硫的迁移距离约为17—340km。  相似文献   
29.
恶臭污染防治技术及工程实践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前,恶臭污染对人类生活的危害日益加剧,文中介绍了几种恶臭污染物的防治技术。对生物滴滤池 活性炭吸附工艺进行了探讨,工程实例表明具有良好的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30.
造纸黑液制取水煤浆添加剂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用造纸黑液制取水煤浆添加剂的生产工艺。结果表明,依照该工艺生产的添加剂,性能优良,能够满足工业生产的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