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5篇
  免费   284篇
  国内免费   942篇
安全科学   329篇
废物处理   160篇
环保管理   247篇
综合类   1938篇
基础理论   460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697篇
评价与监测   173篇
社会与环境   126篇
灾害及防治   110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204篇
  2021年   178篇
  2020年   147篇
  2019年   137篇
  2018年   128篇
  2017年   145篇
  2016年   173篇
  2015年   198篇
  2014年   196篇
  2013年   307篇
  2012年   248篇
  2011年   269篇
  2010年   219篇
  2009年   184篇
  2008年   179篇
  2007年   192篇
  2006年   162篇
  2005年   115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98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 毫秒
171.
Pd-MnO_2/TiO_2 nanotube arrays(NTAs) photo-electrodes were successfully fabricated via anodization and electro deposition subsequently; the obtained Pd-MnO_2/TiO_2 NTAs photo electrodes were analyz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 X-ray diffraction(XRD) and characterized accordingly. Moreover, the light harvesting and absorption properties were investigated via ultraviolet–visible diffuse reflectance spectrum(DRS); photo degradation efficiency was investigated via analyzing the photo 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Rhodamine B under visible illumination(xenon light). The performed analyses illustrated that Pd-MnO_2 codoped particles were successfully deposited onto the surface of the TiO_2 nanotube arrays;DRS results showed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visible light absorption which was between400 and 700 nm. Finally, the photo catalytic degradation efficiency results of the designated organic pollutant(Rhodamine B) illustrated a superior photocatalytic(PC) efficiency of approximately 95% compared to the bare TiO_2 NTAs, which only exhibited a photo catalytic degradation efficiency of approximately 61%, thus it indicated the significant enhancement of the light absorption properties of fabricated photo electrodes and their yield of UOH radicals.  相似文献   
172.
DNTS[二硝基甲苯磺酸盐,主要包括2,4-DNT-3-SO3-(2,4-二硝基甲苯-3-磺酸盐)和2,4-DNT-5-SO3-(2,4-二硝基甲苯-5-磺酸盐]是TNT (2,4,6-三硝基甲苯)红水污染土壤中主要污染物质,为研究堆肥化对土壤中DNTS的降解效果,采用有机废物堆肥方法,探讨堆肥化对TNT红水污染土壤中DNTS降解的可行性,以及温度、含水率和pH变化对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废物堆肥能处理TNT红水污染土壤,在堆肥60 d内,5个堆肥体系(猪粪+木屑、猪粪+麦壳、污泥+木屑、污泥+麦壳和马粪+木屑)对2,4-DNT-3-SO3-的降解率为65.5%~88.4%,对2,4-DNT-5-SO3-的降解率为60.9%~100%.在第4天各堆肥体系的高温阶段(29.7~53.6℃),5个堆肥化体系中2,4-DNT-3-SO3-总量的49.5%~67.3%被降解,说明各堆体的中温-高温阶段对有机物的降解起重要作用.堆体含水率随堆肥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在堆肥第8天,外源补水至体系含水率为50%,猪粪+麦壳体系对2,4-DNT-3-SO3-的降解率从70.2%增至88.4%,说明适当的外源补水可提高2,4-DNT-3-SO3-的降解率.5个堆肥体系中pH均呈初期上升、后期下降并趋于稳定的趋势,但在整个堆肥过程中,堆体pH始终保持在7.3~8.3之间.研究显示,5个堆肥体系中猪粪+麦壳体系对DNTS的降解率最高,分别为88.4%和100%.   相似文献   
173.
随着挥发性有机物排污收费政策的逐步实施,快速准确地监测企业VOCs排放量已成为环保部门和企业共同面对的难题。介绍了开路式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原理及优势,研究了质量通量模式VOCs排放量计算方法,并以300 m×300 m某装置区域为例,完成了现场红外光谱测量、气象数据采集、数据有效性分析和VOCs排放量计算。研究结果表明,开路红外光谱技术极大提高了VOCs排放数据采集效率和准确性,进一步计算得出该装置区域VOCs年排放量平均值为98.7 t,为企业开展VOCs排放量核算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4.
依据美国环保署颁布的储罐VOCs排放量核算公式,从环境参数、原油参数和储罐结构参数3个方面对外浮顶储罐VOCs排放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其中包括了边缘密封排放挂壁排放、浮盘附件排放和浮盘着陆期间排放等几个相关排放核算数学公式。结果表明:环境风速增大,环境温度升高或太阳辐射强度提高均导致排放量增大;原油温度升高或原油周转量增加也导致排放量增加;储罐直径增加,罐漆颜色浅,或者罐壁锈蚀情况好会降低VOCs排放量。  相似文献   
175.
针对16×10~4m~3LNG储罐安全阀泄漏问题,从阀门结构角度对泄漏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认为主要有三种可能:(1)导阀失效;(2)上阀腔漏气;(3)阀座密封不严。根据分析结论,提出了故障排查的方法以及操作步骤;结合阀门解体检查情况,建立了阀门失效的故障树,从投产、阀门运行维护角度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6.
结合实例分析,介绍如何将HAZOP分析方法引入到操作规程的编写过程当中,从而提升操作规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7.
针对高压储存的液化烃一旦发生泄漏,会迅速气化并吸热,使得球罐温度降低,严重时温度可能低于标准中允许的球罐材质最低适应温度的问题,建立球罐三维物理模型,基于CFD模拟的方法,采用雷诺时均的Navier-Stokes方程和k-ε湍流模型,分析球罐管线发生泄漏时球罐本体及周围环境的温度分布情况,探讨了不同泄漏孔径对球罐温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球罐发生泄漏时,球罐外部温度会明显降低,由于保温层的存在,球罐本体温度降幅不大。但在泄漏孔附近会形成较小的低温区,超过了16MnR材质的低温承受能力,存在较大的风险。  相似文献   
178.
针对甘肃合水马家村(MJC)全新世黄土剖面进行野外采样,分析磁化率和黑碳(焦炭和烟炱)等古气候指标,试图探讨黄土高原北部全新世以来生物质燃烧特征以及自然生态环境演变过程,结果表明:末次冰期和全新世早期(11500—8500 a BP)气候寒冷而干旱,区域野火事件时而发生,植被生物量是此阶段野火发生与蔓延的限制因素;距今8000年以来,黑碳和炭屑浓度整体呈现下降趋势。由于季节性降水增多从而抑制大范围火灾发生几率。然而,8000—7000 a BP和3500—2500 a BP野火频率明显上升,这可能与仰韶时期老官台文化和寺洼文化时期的古人类放火烧荒和开垦农田等活动有关;全新世晚期(3100 a BP至今)气候进一步干旱,生物质燃烧增强与人口增加和人类土地利用水平密切相关,其中1500—1000 a BP出现一次较为明显的峰值,这可能与隋唐以来该区农耕活动加强有关。可见,近2000年以来黄土高原北部地区生物质燃烧特征受到气候和人类活动复合驱动所控制。  相似文献   
179.
黄河上游地区干流滑坡灾害频繁发生,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对该区滑坡灾害进行研究,对于指导该区的抗灾、减灾和预防工作意义重大。采用遥感技术和野外采样实测,获取了研究区的129处滑坡灾害数据,进而对滑坡灾害影响因素进行了因子分析。通过因子分析,得到公因子,并对公因子命名。在此基础上,计算了因子得分及综合得分,并对其进行了排序。研究结果表明:灾害数据变量之间有较强的相关性,滑坡发生主要受到滑体标高因子、滑体外形因子、地表因子、环境因子和滑体性质5个公共因子的影响。滑体标高、环境特征和滑体性质对滑坡的影响较大,滑体外形因素和地表因素对滑坡发生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80.
三峡前置库汉丰湖试运行年水体水质现状及控制效果评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杨兵  何丙辉  王德宝 《环境科学》2016,37(12):4586-4595
三峡汉丰湖是世界范围较罕见的专为减弱消落带影响而修建的前置库,也是中国最大城市人工湖体,自汉丰湖试运行后,山水林田湖生态效益及建设宜居城市的社会效益显著.本文以三峡汉丰湖为研究对象,对汉丰湖试运行年支流来水及湖体断面进行水文、水质分层监测,包括水文参数(v、H等)、物理参数(T、pH、SD、DO、TSS等)、化学参数(高锰酸盐指数、Chl-a、TN、DN、NO_3~--N、NH_4~+-N、NO_2~--N、TP、DP、SRP等)共17个指标.监测结果表明:1 2月、10月等开始泄水蓄水时期水质较差,南河支流来水断面水质最差,调节坝出水断面最好;2汉丰湖水体总体呈轻度富营养化,主要污染指标为DN、TN、NO_3~--N、TP;3汉丰湖在试运行年对水体富营养化控制效果显著,Chl-a年平均消减率57.73%,高锰酸盐指数年平均消减率28.12%,SRP、TP、TN、TSS、NO_2~--N、DN、DP等年平均消减率20.15%~22.81%,NH_4~+-N、NO_3~--N等年平均消减率16.92%~18.74%,水体年平均富营养化指数降低15.74%.研究表明,1~3月、10~12月高水位湖泊形态试运行期间对各水质指标消减率高于5~8月河流形态时期,汉丰湖试运行良好,对水体富营养化控制效果显著,可消减三峡入库水体污染物浓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