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47篇
  免费   447篇
  国内免费   1385篇
安全科学   440篇
废物处理   165篇
环保管理   379篇
综合类   2615篇
基础理论   628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977篇
评价与监测   133篇
社会与环境   191篇
灾害及防治   250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91篇
  2022年   215篇
  2021年   217篇
  2020年   221篇
  2019年   178篇
  2018年   177篇
  2017年   224篇
  2016年   186篇
  2015年   237篇
  2014年   304篇
  2013年   367篇
  2012年   397篇
  2011年   350篇
  2010年   322篇
  2009年   299篇
  2008年   308篇
  2007年   268篇
  2006年   247篇
  2005年   192篇
  2004年   113篇
  2003年   124篇
  2002年   111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87篇
  1998年   75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1年   2篇
  1959年   1篇
  193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为分析煤自燃早期气体指标变化特征规律,更好地解决煤矿现场灭火救灾决策问题,通过煤自燃程序升温试验,首先得到煤样气氛中O2,CO,CO2,CH4,C2H4和C2H6气体的体积分数随温度的变化规律。根据煤体温度,将煤自燃前期划分为5个阶段(潜伏、储热、蒸发、活跃和乏氧)。分析3种不同变质程度的煤样的气体指标在各阶段的变化特征。建立煤自燃气体指标与特征温度阶段区间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在自燃潜伏阶段,煤的变质程度越低,早期越易产生CO,越难产生CH4;在储热阶段,煤的变质程度越低,早期越易且越快产生C2H6;在蒸发阶段,煤内外在水分脱附,低变质煤的C2H4也随之产生;在活跃阶段,各种气体体积分数均有剧烈增高的趋势,较高变质煤的C2H4也随之产生;在乏氧阶段,O2体积分数低于15%,与O2体积分数相关指标(CO/ΔO2,CO/CO2等)趋势有所改变。  相似文献   
992.
本文讨论了汽车制造喷涂岗位作业常用两种呼吸防护方案:连续送风式长管呼吸器与自吸过滤式呼吸器。通过对比两种呼吸防护方案的特点,包括防护等级、组合防护功能、使用舒适性,以及员工接受度,发现连续送风式长管呼吸器在各方面都要优于自吸过滤式呼吸器。此外还重点介绍了连续送风式长管呼吸器在此种环境使用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系统组成、压缩空气质量、压力调节,流量及认证组件等部分的使用要求和要点。  相似文献   
993.
探讨临港产业的基本理论,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临港产业的先进经验,结合江苏沿海地区发展临港产业的优势条件,提出石油化工、汽车制造、风电装备制造、海洋工程、物流集散五大优势临港产业基地建设是临港产业发展的重点,旨在为江苏沿海地区临港产业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94.
邛海水质变化趋势及保护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邛海流域现状污染源进行调查,邛海流域COD、氨氮、总氮和总磷产生量分别为5892.1t/a、995.6t/a、2888.2t/a和1105.1t/a,污染负荷主要来自面源污染.通过2002 ~ 2011年邛海水质监测数据分析,邛海水质近10年总体保持Ⅱ~Ⅲ类,处于中营养状态,2004~ 2006年水质相对较差,2006年以后水质逐渐好转.总磷、总氮是邛海主要污染因子,海河口是邛海污染最严重的区域.为实现邛海水质和流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从产业结构优化、流域污染源治理、生态保育和流域生态环境综合监管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95.
Abstract: Analyses of major elements, environmental isotope ratios (δ18O, δ2H), and PHREEQC inverse modeling investigations were conducted to understand the processes controlling the salinization of groundwater within the Datong Basin. The hydrochemical results showed that groundwater with high total dissolved solid (TDS) concentrations was dominated by sodium bicarbonate (Na‐HCO3), sodium chlorite (Na‐Cl), and sodium sulfate (Na‐SO4) type waters, whereas low‐TDS groundwater from near mountain areas was dominated by calcium bicarbonate (Ca‐HCO3) and magnesium bicarbonate (Mg‐HCO3) type waters.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major components of groundwater and PHREEQC inverse modeling indicated that the aluminosilicate hydrolysis, cation exchange, and dissolution of evaporites (halite, mirabilite, and gypsum) governed the salinization of groundwater within the Datong Basin. The environmental isotope (δ18O, δ2H) and Cl?/Br? ratios revealed the impact of fast vertical recharge by irrigation returns and salt‐flushing water on the groundwater salinization. According to the analyses of major hydrochemical components and PHREEQC inverse modeling, evaporite dissolution associated with irrigation and salt‐flushing practice was probably the dominant controlling factor for the groundwater salinization, especially in the central part of the basin. Therefore, groundwater pumping for irrigation and salt‐flushing should be controlled to protect groundwater quality in this area.  相似文献   
996.
从病变部位分离出两株病原真菌DN1和DN2,通过茵丝及孢子形态的观察,初步确定其分别为半知菌亚门链格孢属(Altemaria altemata)及轮枝孢属(M.Verticillium)。在pH值4~14之间,两株菌都能正常生长,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通过盆栽试验确定大麻对土壤pH的影响,结果表明大麻能修复弱碱性土壤。  相似文献   
997.
灰色预测是环境污染预测应用相当广泛的方法。根据文献报道,基于Matlab和Excel实现灰色预测中存在着占用内存、单元格填埋计算公式等等的不足,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VBA在Excel下编写宏程序轻松实现灰色预测的方法,并将其运用到北海市地表水污染物预测。结果表明,本程序简短,操作方便,计算结果准确可靠,彻底把用户从繁琐的手工操作中解放出来。  相似文献   
998.
陈鹏  刘博 《环境技术》2013,(4):25-27
可靠性技术是提高产品质量的有效手段,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结合可靠性技术对低噪声降频器进行可靠性试验并对故障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抽取的高频头样品合格率达96.25%,平均无故障时间超过5000小时。  相似文献   
999.
基于因果模糊聚类法预测覆岩裂隙带高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研究不同采高、煤层倾角、岩石抗压强度、岩层结构、采空区斜长、埋深等因素影响下采空区覆岩裂隙带高度发育规律,对收集的实测数据进行因果模糊聚类分类、分析,对各个类别,代入裂隙带高度接近均值的实测数据运算,获得各个因素对裂隙带高度影响合适的权重,进而建立对应的特征模糊集,并构造对应的三角模糊数,最终建立模糊预测模型。通过案例分析对模糊预测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其误差范围为0.83-2.70m,满足工程应用的精度需求。  相似文献   
1000.
氨氧化菌混培物在O2/微量NO2下的氨氧化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序批式试验,在无分子氧条件下,确定了好氧氨氧化菌的NO2型氨氧化动力学方程,得到了最大氨氧化速率[qNO2,max=0.144 mg·(mg·h)-1]、二氧化氮半饱和常数(kNO2=0.821 μmol·L-1)和二氧化氮抑制性常数(ki=1.721 μmol·L-1).在微量NO2气体中添加2% O2氧气后,氨氧化速率明显提高,最大氨氧化速率发生在体积分数2% O2和50×10-6 NO2的条件下,达到0.198  mg·(mg·h)-1.在21% O2和微量NO2条件下,氨氧化速率继续大幅度提高;在21% O2和100×10-6 NO2时氨氧化速率达到0.477  mg·(mg·h)-1,比无NO2空气曝气条件下氨氧化速率高3倍.提出了NO2表观强化氨氧化函数的概念,建立了在O2和微量NO2混合气体下的氨氧化动力学方程,利用2% O2和微量NO2条件下的实验结果验证了动力学方程,讨论了NO2强化氨氧化的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