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28篇
  免费   2204篇
  国内免费   4217篇
安全科学   2296篇
废物处理   201篇
环保管理   1181篇
综合类   10565篇
基础理论   2051篇
污染及防治   374篇
评价与监测   869篇
社会与环境   1093篇
灾害及防治   719篇
  2024年   112篇
  2023年   366篇
  2022年   950篇
  2021年   940篇
  2020年   1173篇
  2019年   707篇
  2018年   703篇
  2017年   758篇
  2016年   611篇
  2015年   873篇
  2014年   746篇
  2013年   1016篇
  2012年   1253篇
  2011年   1254篇
  2010年   1138篇
  2009年   1041篇
  2008年   988篇
  2007年   1030篇
  2006年   945篇
  2005年   762篇
  2004年   547篇
  2003年   399篇
  2002年   317篇
  2001年   250篇
  2000年   249篇
  1999年   135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5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81.
刘成  王杰  陈彬  陈卫 《中国环境科学》2015,35(4):1123-1128
利用小试试验研究了磁性离子交换树脂预处理(MIEX~)对高藻水源水中的溶解性有机氮(DON)的去除效能,并通过分子量分布测定、双向电泳等手段初步分析了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MIEX~预处理对DON具有较好地去除效果,并可有效强化混凝工艺的处理效能.投加量为15m L/L时,MIEX~预处理可提升DON去除率20%;以铜绿微囊藻为主要种属的高藻水源水中藻类蛋白种类不低于230种,且大多数处于酸性端,分子量区间主要分布于15~40Ku、65~75Ku,处于MIEX~预处理可去除的分子量区间,从而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综上所述,MIEX~预处理可以作为强化去除高藻水源水中DON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982.
针对温室气体(greenhouse gases,GHG)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中国制定了一系列的应对策略和减排计划,这些应对策略和减排计划的完成有赖于对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的科学管理和应用。如何从温室气体排放数据中尽可能多地挖掘信息,是数据能不能得到充分利用的关键。文章通过使用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SOA)设计了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数据展现模块,运用ASP.NET结合Silverlight技术,绘制了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数据列表以及饼图、折线图、柱状图等统计图,并且结合Web GIS技术绘制了省市温室气体排放动态专题地图,在此过程中提出了一种采用Silverlight动画技术实现动态专题地图的方法。这一模块的实现提高了图表制作效率,丰富了数据展现方式,为有关部门确定温室气体排放数据、分析排放结构、了解排放数据的变化趋势提供了直观依据,有助于分析减排效果、发掘减排潜力、制定减排措施,更好地落实国家减排任务。  相似文献   
983.
河流是流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河流形态结构与水质变化间关系研究可以为河流生态修复提供理论依据。河流是由急流-深潭-沙(砾)滩不断重复出现构成的系统,急流-深潭-沙(砾)滩是河流的基本结构单元,并以都柳江上、中、下游9个急流-深潭-沙(砾)滩单元为对象,测定了水质指标,分析了山区典型河道基本结构单元与水质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都柳江深潭水体中氮素浓度与pH值大于急流,其浓度分别是总氮0.97mg/L和0.87mg/L;硝酸盐氮0.60mg/L和0.56mg/L;氨氮0.22mg/L和0.20mg/L;pH8.22和8.14。而磷素、溶解氧、BOD5和COD则是深潭小于急流。其浓度分别是总磷0.0187mg/L和0.0202mg/L;正磷酸盐0.0070mg/L和0.0085mg/L;溶解氧11.93mg/L和13.50mg/L;BOD53.75mg/L和5.36mg/L;COD10.986mg/L和12.807mg/L。电导率深潭与急流相等,均为169.7μS/cm。方差分析表明,深潭与急流水体总氮和硝酸盐氮在夏季差异极显著;磷素和pH在春季差异极显著;电导率在秋季差异极显著;氨氮、溶解氧、BOD5和COD差异均不显著。研究工作显示,河流形态结构变化影响着水环境质量,急流-深潭-沙(砾)滩不断重复出现使河流水质得到改善,在河道生态修复中需要遵循河流形态结构规律以便提高河流的自净能力。  相似文献   
984.
2013年12月1-9日成都及周边城市出现了一次较为严重的区域大气污染过程,重污染区域集中在成都市,其API值最高达到225,首要污染物为PM2.5。对成都地区PM2.5源解析可得出本次污染过程是以机动车尾气和煤烟污染的混合型污染过程,贡献比重之和为42.8%。同时探讨了研究期间造成污染持续累积的相关因素:高空500hPa的大气环流形势处于弱高压前部以下层气流为主;主导风向西南风和东南风,平均风速分别为1.46m/s和0.99m/s,无降水,气温日较差较往年偏高7.1℃的气象条件;高湿及"双逆温"效应的大气结构均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研究表明逆温强度变化与颗粒物浓度的消长具有显著的滞后一致性。研究结果可为成都平原地区发生重污染过程的预警预报及污染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985.
根据2011年对秦皇岛周边海域环境影响较大的11个陆源入海排污口的调查结果,通过单因子污染指数及等标污染负荷相关指标的计算,分析评价秦皇岛市主要入海排污口(河流)的污染现状及主要污染源。调查结果表明,区域内所有排污口中,大蒲河排污口的污染负荷比最大;其次为滦河、新开河;所有调查指标中,总磷的污染负荷比最大,是秦皇岛近岸海域最主要的污染物。  相似文献   
986.
在机械加工生产中,酸洗磷化工艺作为一种金属保护工艺较为常见,具有增强抗腐蚀、耐氧化的效用,而且能促进金属涂装,具有较为重要的价值。但是经过酸洗磷化工艺后,必然会产生大量含酸、碱、重金属离子及磷化物的废水,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本文以江苏某铸造公司为例,从废水来源、处理原理、经济效益等方面详细介绍污水站的设计。经过调试,出水满足当地纳管要求,系统运行稳定,操作方便。  相似文献   
987.
采用固相微萃-气相色谱/质谱法(SPME-GC/MS)对GSM和2-MIB进行富集检测。实验对萃取富集和仪器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出最佳实验条件:NaCl投加量30%,萃取温度65℃,萃取时间40 min,解吸3 min,不分流进样,SIM模式采集数据。实验还对萃取头的使用次数和维护进行了探讨。利用已经建立的SPME-GC/MS法对佛山市28家水厂的出厂水和原水、佛山典型景观千灯湖和亚艺公园湖水进行普查。该法具有操作简单快速、能实现自动化连续检测、准确、灵敏度高等特点,适用于饮用水中嗅味物质定性和定量。  相似文献   
988.
根据在某老工业区第1批28块场地环境调查的实践,对污染场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改进建议:①获取准确的场地资料难度很大,建议研究制定场地全过程档案管理制度;②工业企业关闭搬迁会产生新的环境污染风险,工业企业关闭搬迁应该成为污染场地管理的重要环节,环保部门应该在工业企业搬迁前介入,严格监管整个过程中的环境污染;③大量区域由于其中污染严重、风险高的场地缺乏修复资金而难以再开发利用,建议结合规划优先启动资金投入低的污染较轻区域修复,并同时对风险较高的污染场地进行风险管控,当区域开发取得一定规模、成就和收益后,可以整合资金力量和资源开展污染较重区域的修复。  相似文献   
989.
为了研究矸石边坡中锚固格构梁组合喷射砼的支护机理、力学特征及对稳定性的影响,基于FLAC3D内嵌的Cable,Beam和Shell结构单元建立了相关数学模型,结合工程实例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支护后,坡体拉剪塑性区缩小明显,剪应力增高带移至锚杆末端,坡面和锚杆加固区内剪应力降低;喷射砼后,格构梁所受轴力、弯矩更大,锚杆拉力与锚固体粘结应力也更大。建议在安全储备足够的前提下,薄喷混凝土,既减小格构梁和锚杆受力又提高经济性。  相似文献   
990.
裂隙对雾龙洞岩溶发育及地下径流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尝试利用裂隙测量结果探究区域岩溶发育规律。采用统计窗口法对湖北鄂西地区雾龙洞岩溶流域的碳酸盐岩地层进行了大量的裂隙测量,分析了流域内裂隙发育的情况,研究了裂隙的几何参数——倾向、倾角、隙宽、线密度、面裂隙率等在不同层位、不同裂隙分组内的变化情况;结合构造、岩溶洼地发育方向、洞穴野外探测结果,综合分析了裂隙发育对本区岩溶发育的影响;运用渗透张量理论对岩溶流域裂隙的各向异性和非均质性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雾龙洞岩溶流域地下水的主要渗流方向形成的原因,对查明雾龙洞岩溶流域岩溶发育规律以及地下水的运移、赋存规律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