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29篇
  免费   144篇
  国内免费   1119篇
安全科学   180篇
废物处理   203篇
环保管理   209篇
综合类   1770篇
基础理论   542篇
污染及防治   1096篇
评价与监测   121篇
社会与环境   158篇
灾害及防治   1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125篇
  2021年   111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94篇
  2017年   142篇
  2016年   129篇
  2015年   201篇
  2014年   219篇
  2013年   289篇
  2012年   268篇
  2011年   263篇
  2010年   194篇
  2009年   212篇
  2008年   220篇
  2007年   200篇
  2006年   153篇
  2005年   107篇
  2004年   101篇
  2003年   113篇
  2002年   101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106篇
  1999年   105篇
  1998年   109篇
  1997年   105篇
  1996年   111篇
  1995年   72篇
  1994年   65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51.
荒漠化是当今全球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结合中国国情来看,荒漠化不仅发生于干旱、半干旱地区;也发生于湿润、半湿润地区。中国已存在的荒漠化土地面积111.7万km ̄2,占国土面积的11.6%;其中风力作用、水蚀作用和物理及化学作用下的荒漠化土地约各占1/3。另外中国还有易受风力和水力作用影响的潜在荒漠化土地53.5万km ̄2和87.5万km ̄2,潜在盐渍化土地17.3万km ̄2。中国土地荒漠化是在脆弱生态条件下,人口过快增长,人为不合理的经营活动如水资源利用不当、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以及工矿建设造成的土地与植被破坏、环境污染等所致,对它的防治实质上就是对退化环境的整治。中国荒漠化土地经过近几十年来的治理,个别地区有所好转,但总体上仍在发展中,因而它是环境保护与持续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必须引起重视。在总结中国防治荒漠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防治荒漠化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952.
生物矿化针铁矿吸附铬的机理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铁矿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对重金属离子在地表的迁移和转化有重要影响.利用天然生物矿化针铁矿进行了Cr(Ⅲ)吸附研究,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对吸附后的样品进行表征,发现样品中铬的含量随着Al2O3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说明表面带负电荷的含高岭土等的粘土较针铁矿对Cr(Ⅲ)有更强的吸附能力.样品的XPS研究表明,NO3-也参与了反应,且促进了Cr(Ⅲ)的氧化.研究还发现,Cr(Ⅲ)在针铁矿上的吸附不均匀,与文献报道的情况不同.  相似文献   
953.
An TC  Zhu XH  Xiong Y 《Chemosphere》2002,46(6):897-903
The photoelectrochemical degradation of methylene blue in aqueous solution was investigated with three-dimensional electrode-photocatalytic reactor. It was found that the methylene blue could be degraded more efficiently by photoelectrochemical process than by photocatalytic oxidation or electrochemical oxidation alone. The decolorization efficiency and COD reduction were 95% and 87% for a photoelectrochemical process, respectively, while they were only 78% and 68% for a single electrochemical process and 89% and 71% for a single photochemical process. The TOC reduction of the former also reached as high as about 81% within a reaction time of 30.0 min. And these degradation reactions conformed to pseudo-first-order kinetics.  相似文献   
954.
Zhu JP  Zhang JS  Shaw CY 《Chemosphere》2001,44(5):1253-1257
Measured emission factors are the experimental data used to represent emission characteristics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 from testing materials under dynamic chamber test conditions. A simple empirical model that describes the measured emission factors will be very useful for practical purposes. In this study, a power law model was compared with a widely used first-order exponential decay model in their ability to describe measured emission factors of wood-based panel materials. It was demonstrated that the power law model is a better choice than the first-order model for describing emission characteristics for short-term (less than 100 h) experimental data. The power law model was also more superior in predicting long-term (up to 900 h) emission factors.  相似文献   
955.
本文介绍了近年来选择性催化还原NO反应的研究进展状况,并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研究的方向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956.
介绍了前处理-水解-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染料废水的工程实例.当进水COD≤8000 mg/L时,出水可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957.
TiO2膜降解水中污染物的稳定性考察与再生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实际水处理中对催化剂性能的要求,以光催化降解苯酚溶液作为探针反应,考察了玻璃纤维网上负载的TiO2膜催化剂长期使用条件下的稳定性,研究了催化剂在自来水中使用失活后的再生方法.结果表明,经过50次使用之后,膜催化剂120 min反应对苯酚的降解率从100%下降至83%,总体上看,所制催化剂还是具有相当好的稳定性;在反应器中用蒸馏水浸泡配合光催化反应对TiO2膜催化剂进行原位再生是一种可行的再生途径.  相似文献   
958.
气相色谱法分离和测定合成革用胶粘剂中的挥发性有机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合成革用胶粘剂中的发挥有机成份进行了色谱分离,并测定了胶粘剂中的9种挥发性有机物,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89.4%~102.8%,变异系数为1.2%~5.0%。  相似文献   
959.
涕灭威对地下水污染敏感区的预测与区划试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涕灭威在室内模拟试验与田间试验的结果,详细剖析了影响涕灭威农药在土壤中残留和移动的各种因子,建立了涕灭威农药对地下水污染的敏感性模型,并就涕灭威农药在江苏使用后对地下水可能造成污染的情况进行了预测与区划试点,结果与用美国环保局提供的PRZM模型计算结果和田间实测结果基本一致,本模型可用于预测涕灭威农药在其它地区使用后对地下水可能造成污染的情况。  相似文献   
960.
采用生物滤床处理NO模拟废气,研究了停留时间(EBRT)、有机物浓度等在生物硝化去除NO技术中的作用过程.实验结果表明,EBRT和有机物含量是影响NO硝化去除效率的主要因素,NO去除效果随着有机物含量和EBRT的增大而提高;当进口浓度50 mg/m3,营养液中葡萄糖40 mg/L,EBRT>3 min时,NO去除率达95%以上.比较自养菌和异养菌对NO硝化去除的效果,异养菌的去除效率提高20%~30%,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