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4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201篇
安全科学   64篇
废物处理   29篇
环保管理   61篇
综合类   268篇
基础理论   90篇
污染及防治   195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社会与环境   25篇
灾害及防治   2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31.
应用臭氧氧化技术深度处理油船含油压载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船含油压载水大量排放入海会对海洋生态环境产生较大的危害。在研究中,通过强电离放电技术制取高浓度臭氧,应用臭氧氧化方法来深度处理含油压载水,模拟实验表明在臭氧投加浓度达到120mg/L,在较短的接触时间(2min)内,臭氧对不同浓度的含油压载水中的油去除率可达到50%以上,同时使芳香族类物质显著减少,降低含油污水的生物毒性,处理方法具有可观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2.
生物浸矿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发展迅速的生物浸出技术由于其反应温和,能耗低,流程简单,环境友好等特点,在低品位矿物浸出中将会发挥重要的作用.从微生物浸铜、铀、金及其他金属几个方面介绍了生物浸矿技术的研究状况,展望了生物浸矿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3.
稀土酞菁锰对表面活性剂(LAS)的催化氧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一种新型含稀土酞菁锰(KCeO2MnPcX)催化剂对水中表面活性剂直链烷基苯磺酸钠(LAS)氧化降解的催化性能,讨论了影响催化氧化反应的各种因素,并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同时初步探讨了这种催化剂对表面活性剂的催化氧化机理,为处理表面活性剂废水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4.
H型超薄板防渗技术在卫生填埋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清河  熊巨华 《环境工程》2006,24(4):83-84,87
上海某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运营过程中发生堤坝渗漏,对周围环境造成了污染。经比选采用H型超薄板防渗技术处理,防渗薄板墙深18m,墙厚100mm。竣工后经CSAMT法、现场开挖取样等方式检测,超薄板墙各项指标均满足要求。有效治理了渗滤液渗漏,提升了区域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135.
高压输电线路环境影响评价模拟类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按照《规范》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模拟类比的说明,结合对输电线路下方形成的工频电磁场和无线电干扰值的理论计算,通过分析影响线路下方工频电磁场、无线电干扰强度及空间分布的因素,总结出几点关于类比线路选取方面的经验,为今后电磁环评中模拟类比线路的选择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6.
向混合料中加添加剂能够在烧结过程中脱除烧结废气中的NO。实验研究了铁矿石对NO脱除反应的催化效应。在900℃下,分别以5种不同铁矿石作为填料层,用2种标准气体和压缩空气配制的混合气体模拟烧结废气。试验结果表明,铁矿石种类对铁矿石的催化能力有重要影响。D型铁矿的催化能力最强而且不会发生弱化,NO转化率接近100%;其它几种铁矿石的催化能力较差,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有明显的弱化现象,但很快即基本趋于稳定状态,NO转化率达到了60%~70%。  相似文献   
137.
鄂西水系是国家级水源保护区,也是湖北省重要的生态旅游区。为了解鄂西水生态健康状况,于2014年10月~2017年1月不同时段在宜昌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示范区卷桥河(J)、清江利川段(Q)、宜昌市水源地黄柏河(H)和丹江口入库河流天河郧西段(T)开展了底栖动物群落特征研究。研究表明:4个河段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5门8纲18目61科。基于底栖动物指示种耐污性及其丰度占比分析,表明J、Q和T三河流污染程度沿水流方向呈加重趋势,而H水体健康状况整体较好。运用FBI和SIGNAL底栖生物评价指数,显示四条河流健康程度沿水流方向均呈下降趋势,但H变化趋势平缓,结果表明H水体上下游均处于较健康状态,其他3条河流上游或源头水体健康状况良好,下游受到较重污染。对主要环境因子(TP、NH3-N、CODMn和TN)做主成分分析表明,轴1的解释率达到65.1%,表明轴1可以有效表征主要环境压力梯度。FBI和SIGNAL指数与轴1线性拟合度均较高,表明二者在鄂西河流水生态健康评估中可作为快速生物评价指数。  相似文献   
138.
• The three simulation factors caused various changes in both water and sediment. • Responses to simulations differed with the reported natural lakes and wetlands. • Al has dominant effects on sediment P release control among the three factors. • Adding sediment Al can be effective and safe under the simulated conditions. • Polyphosphates were not generated, while added phytate was rather stable. The effects of sediment aluminum (Al), organic carbon (OC), and dissolved oxygen (DO) on phosphorus (P) transformation, at the water-sediment interface of a eutrophic constructed lake, were investigated via a series of simulative experiments. The above three factors had various influences on dissolved P concentration, water pH, water and surface sediment appearance, and P fractions. Additions of Al had the greatest effect on suppressing P release, and the water pH remained alkaline in the water-sediment system under various OC and DO conditions. No dissolution of the added Al was detected. 31P-NMR characterization suggested that OC addition did not promote biological P uptake to polyphosphates under oxic conditions. The simulation result on the added phytate indicated the absence of phytate in the original lake sediment. As compared to the reported natural lakes and wetland, the water-sediment system of the constructed lake responded differently to some simulative conditions. Since Al, OC, and DO can be controlled with engineering method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provide insights for the practical site restorations.  相似文献   
139.
Han  Dongrui  Xiong  Jie  Xie  Xiaoyun  Lin  Yingtien 《Environmental Fluid Mechanics》2021,21(5):1165-1187
Environmental Fluid Mechanics - The propagation and hydrodynamic processes of lock-exchange gravity current through vegetation regions were investigated experimentally.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相似文献   
140.
文玉芳  廖激 《四川环境》1991,10(3):67-76
本文介绍了用冷原子荧光法测定岷—沱江原水(总汞)、过滤水(溶解性汞)、悬浮物(悬浮态汞)及沉积物中汞含量。方法检测限为0.004μg/l。经选用W检验、Vistelius置信带法和偏度、峰度法联合进行汞含量分布类型检验,综合判断、研究得出岷—沱江水系河水中汞背景值(总量)为0.25μg/l,汞主要以溶解态存在于水体中,沉积物中汞背景值为0.018mg/kg。岷—沱江水系汞背景值无论与国内各水系还是同世界河流水平相比,均处于相同和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