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37篇
  免费   336篇
  国内免费   1236篇
安全科学   505篇
废物处理   141篇
环保管理   260篇
综合类   2269篇
基础理论   542篇
污染及防治   816篇
评价与监测   163篇
社会与环境   213篇
灾害及防治   200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219篇
  2021年   223篇
  2020年   208篇
  2019年   154篇
  2018年   185篇
  2017年   207篇
  2016年   192篇
  2015年   259篇
  2014年   254篇
  2013年   361篇
  2012年   289篇
  2011年   318篇
  2010年   237篇
  2009年   210篇
  2008年   230篇
  2007年   220篇
  2006年   166篇
  2005年   147篇
  2004年   103篇
  2003年   125篇
  2002年   124篇
  2001年   106篇
  2000年   99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2年   1篇
  193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Mitigation and Adaptation Strategies for Global Change - Global change caused by carbon emissions alone has become a common challenge for all countries. However, current debates about urbanization...  相似文献   
42.
通过2016年5月~6月在南海3个站位开展的船基围隔培养实验,研究了沙尘和灰霾添加对南海浮游植物生长和群落结构变化的影响.结果发现,沙尘和灰霾添加由于提供了N、P等营养盐,整体上促进了浮游植物的生长,且促进程度与添加量密切相关.通过定量计算营养盐指数和叶绿素a累积浓度,发现培养期间叶绿素a累积浓度与沙尘添加浓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2=0.87,P<0.01);低浓度灰霾添加的作用与沙尘添加类似(R2=0.91,P<0.01),但当灰霾浓度增大时,叶绿素a累积浓度的增加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这可能与灰霾中含有较高含量的毒性物质有关.各粒级浮游植物叶绿素a浓度的变化表明,沙尘和低浓度灰霾添加使浮游植物优势种群由超微型向小型和微型转变;在高浓度灰霾添加组,由于营养盐与毒性物质的综合作用,浮游植物粒级结构变化不明显.超微型浮游植物细胞丰度测定结果表明,沙尘对聚球藻、原绿球藻和超微型真核浮游植物均表现出促进作用,高浓度灰霾添加能够抑制聚球藻和超微型真核浮游植物的生长.  相似文献   
43.
硫酸盐还原菌对EH40焊接钢海水腐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无菌和SRB体系中EH40钢焊接接头的母材区、热影响区和焊缝区腐蚀差异。方法利用金相显微镜观察、失重法、电化学测试、扫描电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等分析手段。结果焊缝区微观组织由块状铁素体(BLF)和魏氏组织(W)组成;热影响区可再分为粗晶区(CGHAZ)和细晶区(FGHAZ)两个区;母材区主要由BLF、AF和少量珠光体组成。在无菌对照体系中,焊缝区腐蚀速率为0.0026 mm/a,混合区次之,为0.0023 mm/a,母材区最小,为0.0019 mm/a。含SRB体系中,各区的腐蚀速率为:焊缝区(0.0037 mm/a)混合区(0.0034 mm/a)母材区(0.0030 mm/a)。热影响区腐蚀产物形貌粗大,点蚀孔也较大。结论焊缝区比母材区容易腐蚀,由此易造成小阳极大阴极加速腐蚀,热影响区容易发生点蚀。SRB能促进三个区域试样腐蚀加速。  相似文献   
44.
韩超  华阳 《装备环境工程》2018,15(11):75-78
目的针对矢量毫米波系统中因传输链路和光电转换带来的非线性问题,提出一个基于维特拉级数的非线性均衡方案。方法首先给出该方案的基本原理,然后搭建一个射频载波频率为40 GHz、传输信号为5Gbaud 16QAM的矢量毫米波仿真系统,分析基于维特拉级数的非线性模型各阶非线性项的贡献,并比较在不同传输距离情况下,该方案相对于仅采用线性均衡方案对系统性能的提升。结果在传输距离为10 km时,该方案能够将平台误码率降低到10~(-3)以下。结论该方案明显提升了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45.
目的提高环境振动试验的可靠性。方法以某典型钛合金蜂窝夹芯壁板试验件为例,提出一种模拟试验件动力学边界条件的试验方法,在试验件周围引入弹性连接件,再通过刚性转接工装与振动台台面连接,以试验件在试验安装状态下的共振频率及振型节线位置为优化目标,以弹性连接件的外形尺寸及厚度为优化变量,对弹性连接件进行优化设计,从而模拟试验件真实的动力学边界条件。结果弹性连接件的优化设计使得试验件在试验安装状态下前两阶共振频率与试验要求相差小于8%,而且振型节线位置与试验要求基本重合,达到了模拟试验件真实动力学边界条件的设计目标。结论对于壁板类试验件,在传统刚性夹具的基础上引入弹性连接件的试验方法,可以较好地模拟试验件真实动力学边界条件,提高环境振动试验的可靠性,并且这种方法对试验费用及试验周期影响较小,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6.
为了解呼兰河哈尔滨段水环境质量现状及污染物来源,在平水期和枯水期,对呼兰河哈尔滨段沿线进行现场勘查及断面水质监测。结果表明,呼兰河哈尔滨段沿岸集中式排污点源、工业点源、农村生活污染、畜禽粪便、农田径流等各类污染源化学需氧量总入河量为7 671.02吨/年,氨氮总入河量为1 195.16吨/年。松北区的主要污染贡献源为肇兰新河支流污染;呼兰区的主要污染贡献源为集中式排污点源和农业面源污染。  相似文献   
47.
铝合金的实验室盐雾试验腐蚀行为图像特征提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提取铝合金材料在盐雾箱试验中可以表征腐蚀程度的表面形貌图像特征量。方法首先,对采集于表面化学清洗过的试样原始图像进行图像增强等预处理,突出腐蚀部位;其次,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分形和小波分解方法提取出分形维数和小波能量特征值。结果与以质量损失量为基础的腐蚀深度特征值进行相关性对比,基于图像分析的特征提取法的准确度和精度比较高。结论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对试样的腐蚀程度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判断并预测试样的腐蚀速度。  相似文献   
48.
乌鲁木齐市汽车尾气污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乌鲁木齐市主要街道受汽车尾气污染的调查和综合分析得到CO、NOx、HC的污染规律,主要街道路中心空气中CO、NOx日均值已超出国家大气环境质量二级标准,市区主要街道的人行道空气中NOx含量已超出二级标准,Ⅱ、Ⅲ类道路人行道空气中CO含量已超标;在三类街道中,Ⅰ类街道车流量最大,Ⅱ类次之,Ⅲ类最少,而汽车排放尾气对街道空气污染状况为Ⅲ类最重、Ⅱ类次之、Ⅰ类最轻。  相似文献   
49.
灰色模型在确定关键污染因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将灰色模型引入水环境质量评价中 ,通过对某个时间段内污染物原始监测数据的灰色处理 ,从动态演变中找出关键因子 ,客观地判定各污染因子所起的作用 ,并对各因子在下一个时间段的发展趋势作出判断 ,增加了评价的准确性。经过实例运用分析表明 ,该方法物理意义明确 ,简便易用  相似文献   
50.
Measurements of aerosols were made in 2001 and 2002 at Dunhuang (40 degrees 00'N, 94 degrees 30'E), China to understand the nature of atmospheric particles over the desert areas in the Asian continent. Balloon-borne measurements with an optical particle counter suggested that particle size and concentration had noticeable peaks in super micron size range not only in the boundary mixing layer but also in the free troposphere. Super-micron particle concentration largely decreased in the mid tropopause (from 5 to 10 km; above sea level, a.s.l.). Lidar measurements made during August 2002 at Dunhuang suggested the possibility that mixing of dust particles occurred from near the ground to about 6 km even under calm weather conditions, and a large depolarization ratio of particulate matter was found in the aerosol layer. The top of the aerosol layer was found at heights of nearly 6 km (a.s.l.). It is strongly suggested that nonspherical dust particles (Kosa particles) frequently diffused in the free atmosphere over the Taklamakan desert through small-scale turbulences and are possible sources of dust particles of weak Kosa events that have been identified in the free troposphere not only in spring but also in summer over Japanese archipelago. Electron microscopic experiments of the particles collected in the free troposphere confirmed that coarse and nonspherical particles observed by the mineral particle were major components of coarse mode (diameter larger than 1 microm) below about 5 km over Dunhuang, Chin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