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5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362篇
安全科学   65篇
废物处理   49篇
环保管理   74篇
综合类   527篇
基础理论   182篇
污染及防治   319篇
评价与监测   41篇
社会与环境   39篇
灾害及防治   66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尚晓东  崔征 《环境工程》2012,(Z1):53-55
笔者通过对国内公路声屏障产品质量的关注,深入剖析产生产品质量问题的内在原因及外部环境。提出建立公路声屏障产品质量控制体系的思路与实施方法,供大家一起探讨和完善。  相似文献   
992.
FeOx-CeO2 mixed oxides with increasing Fe/(Ce+Fe) atomic ratio (1-20 mol%) were prepared by sol-gel method and characterized by X-ray powder diffraction (XRD), Brunauer-Emmett-Teller (BET) and Hydrogen temperature-programmed reduction (H2-TPR) techniques. The dynamic oxygen storage capacity (DOSC) was investigated by mass spectrometry with CO/O2 transient pulses. The powder XRD data following Rietveld refinement revealed that the solubility limit of iron oxides in the CeO2 was 5 mol% based on Fe/(Ce+Fe). The lattice parameters experienced a decrease followed by an increase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the maximum solubility limit of iron oxides in the CeO2. TPR analysis revealed that Fe introduction into ceria strongly modified the textual and structural properties, which influenced the oxygen handling properties. DOSC results revealed that Ce-based materials containing Fe oxides with multiple valences contribute to the majority of DOSC. The kinetic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 calculated apparent kinetic parameters obey the compensation effect. The three-way catalytic performance for Pd-only catalysts based on the Fe doping support exhibited the redundant iron species separated out of the CeO2 and interacted with the ceria and Pd species on the surface, which seriously influenced the catalytic properties, especially after hydrothermal aging treatment.  相似文献   
993.
论文介绍了地震信号的去噪过程中,利用小波良好的时频局部化能力和多分辨率分析能力,对信号进行变换,利用变换后的幅值极大点检测出信号的奇异点(突变点,包含了震相和噪声),继而利用在不同的变换尺度下,震相信号和噪声模极大值的变化特征的不同来去除噪声.利用我台的地震信号进行验证,该方法去噪后震相更清晰,震相的标注信度更高.  相似文献   
994.
天津滨海盐碱湿地土壤种子库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天津滨海新区典型盐碱湿地土壤种子库进行了研究。通过选取三个标准样地进行野外调查,采用种子萌发实验确定土壤种子库的活性、种类及数量;对土壤种子库的物种组成和数量、物种多样性指数、相似性指数及时空分布等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滨海新区盐碱湿地土壤种子库共有26植物,种子库的密度在6809~30644粒/m2之间;种子库的生态优势度在0.51~0.81之间,多样性指数相对较低,其中Shannon-Wiener指数最高为1.78;土壤种子库与地面植被之间的相似性指数较低,最低为0.21;种子库的垂直分布特征较为明显,其中0~5cm层种子数量最多,种子数量层间差异显著或极显著;此外,还研究了土壤种子库萌发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得出其萌发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为今后土壤种子库应用于植被恢复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95.
本文在环境工程特征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系统科学原理,以环境理念和工程视角,阐述了环境工程学新领域、新思维和新方法的研究进展,进一步明确了环境工程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6.
分析对成品油VOC排放各排放源贡献比率,对北京市显著影响的机动车排放源和加油站排放源贡献比例进行了对比。对油气回收发展趋势进行了简要分析,建议逐步推广ORVR系统,并对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的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97.
文章以环境科学学科群的带头学科及其内涵、外延分析为基础,对环境科学专业学科群进行了系统分析;并以青岛农业大学环境科学专业课程组织为例,对农业院校环境科学专业学科群建设进行了探讨,为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专业建设提供一种新范式。  相似文献   
998.
以重庆市的地震构造为背景,结合重庆市地震台测震数据阐述了重庆市地震活动情况,介绍了重庆市以高架桥、隧道为枢纽的立体交通方式,分析了各种交通制式在大震下的破坏方式以及破坏程度,针对在建或加固的交通工程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999.
碱处理促进剩余污泥解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研究了热碱水解法对剩余污泥特性参数(溶解性化学需氧量、挥发性脂肪酸、氨氮、pH值与污泥浓度等)的影响.碱的加入减弱了污泥细胞壁对高温的抵抗力,加剧了剩余污泥细胞内有机质的释放与水解,改变了污泥的性质.在反应温度为170℃、pH 13、反应时间为75 min的条件下,溶解性化学需氧量(SCOD)达到了最大融出量17956 mg/L,此时SCOD与总化学需氧量(TCOD)之比为0.65.在pH 13,反应时间为60 min时悬浮固体(SS)、挥发性悬浮固体(VSS)均达到了最大溶解率,其值分别为67%和72%.经热碱水解处理后的剩余污泥SCOD随着原污泥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呈现了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达到了0.97以上,而且随着pH值的增大,融出率也不断增大,在pH 13时达到最高值672 mg/g.另外,通过正交试验可以得出170℃时各因素对SCOD影响的重要性,依次为污泥浓度、DH值、反应时间.  相似文献   
1000.
污水中的难降解污染物往往具有浓度低但毒性强的特点,可以通过多种暴露途径直接或间接对人体健康产生有害影响,因此有必要评估污水处理技术对健康效应的削减效果.本研究选择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uman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hBMSCs)体外模型,评估典型二级处理、三级处理和湿地修复技术进水、主要工艺排水的综合毒性,并与发光菌急性毒性测试结果进行比较.水样萃取物对hBMSCs的细胞毒性呈剂量依赖性关系,进水毒性单位(toxicity unit,TU)在0.03~ 0.22范围内,出水TU为0.02 ~ 0.03.二级处理技术对细胞毒性的削减率为59.8%.三级处理过程中经混凝、微滤和反渗透处理后,出水无显著细胞毒性,但经臭氧消毒后最终排水的细胞毒性较进水无显著变化.湿地修复技术对细胞毒性的削减率为49.9%.66.7% (14/21)水样品对于hBMSCs细胞毒性的TU值高于发光菌急性毒性的TU值.在相对富集倍数(related fold enrichment,REF)20%效应浓度(EC20)下,二级处理和三级处理技术对污水hBMSCs细胞毒性的削减率低于发光菌急性毒性,但湿地修复技术对细胞毒性的削减率高于发光菌急性毒性.结果 提示污水处理厂排水中残留的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对人源干细胞具有较强的有害效应,为再生水水质安全性评价以及城镇污水资源化技术研发提供参考依据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