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9篇
  免费   302篇
  国内免费   570篇
安全科学   366篇
废物处理   29篇
环保管理   194篇
综合类   1444篇
基础理论   292篇
污染及防治   38篇
评价与监测   95篇
社会与环境   157篇
灾害及防治   86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146篇
  2021年   143篇
  2020年   175篇
  2019年   107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109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128篇
  2014年   103篇
  2013年   120篇
  2012年   163篇
  2011年   155篇
  2010年   155篇
  2009年   156篇
  2008年   131篇
  2007年   135篇
  2006年   141篇
  2005年   114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通过对西藏自治区措勤县德能铜多金属矿的研究发现,矿区内共6条达到工业品位的铜矿体,并伴生有铅、锌、金、银等多种有益组分,成矿地质条件较好。矿体主要赋存于燕山期石英闪长玢岩岩体外接触带及构造破碎带中,其中Cu4矿体规模最大,经深部钻孔工程及地表槽探验证,矿体品位和厚度沿走向和倾向变化系数较小。燕山晚期第一阶段第一次石英闪长玢岩侵入体是主要成矿物质来源,后期北西西向断裂构造是主要导矿和容矿构造。  相似文献   
102.
某型无人机伞降回收系统故障模式、 影响及危害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提高某型无人机伞降回收系统的可靠性,采用硬件法与功能法相结合的方法对该系统进行了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利用定量分析方法和危害性矩阵图对该系统的危害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需要对"主伞故障"这一失效模式加以重点关注。给出了使用中应采取的预防措施,使系统的可靠性得到了显著增长。  相似文献   
103.
铬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土壤中铬的来源,存在形态,迁移转化及其对生物的危害,并重点阐述铬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机理:土壤中的Cr(VI)可以在微生物生物吸附、还原作用等作用下降低其生物可利用性和毒性,从而达到铬污染土壤修复的目的。针对微生物修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微生物修复铬污染土壤效果的措施,并对铬土壤污染微生物修复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4.
105.
黑碳气溶胶(BC)因其显著的气候效应和对人类健康的危害而成为研究的热点。研究背景点位BC的浓度水平和来源特征有助于掌握BC在区域尺度上的辐射强迫特性和环境影响。2009年秋季在华南沿海某区域大气背景点进行了为期约40 d的BC在线观测。观测期间BC的平均浓度为(2.34±1.33)μg/m3,与其它区域背景点相比处于较高水平。利用中尺度天气研究和预报系统WRF模拟的高分辨率三维气象场数据驱动HYSPLIT-4反向轨迹模式,模拟观测期间每小时的气团轨迹,将所有轨迹分为来源特征明显的东北沿海、北方内陆、香港方向和东南海面方向四类。当受到东北沿海来源气团影响时,BC的浓度为平均水平的1.4倍,BC和CO有较好的线性相关关系,而其它三类气团影响时的BC浓度都低于平均浓度,且BC和CO的相关关系很差,说明来自东北沿海地区的较近距离区域传输是影响该背景点大气BC的主要源区。  相似文献   
106.
针对ASTAR IR-200红外三波数测油仪,提出仪器的自校方法。  相似文献   
107.
高径比对猪场废水脱氮与沼气脱硫耦联反应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竹  伍钧  蒲小东  邓良伟 《环境科学》2010,31(9):2214-2219
采用填料鼓泡塔反应器研究其高径比对猪场废水脱氮与沼气脱硫耦联过程的影响,比较了3种不同高径比(8∶1、3∶1、2∶1)反应器的废水脱氮与沼气脱硫效能.在温度30~32℃、空塔停留时间6.70 min、水力停留时间3.35 d、沼气中H2 S浓度1 414~1 838 mg.m-3、进水NO x--N浓度114~243 mg.L-1的条件下,高径比2∶1反应器的运行较稳定,且处理效果较好,硫化氢去除率平均值为96.7%,NO x--N去除率平均值达到88.7%;而高径比8∶1和3∶1反应器的运行不太稳定,硫化氢去除率的平均值分别为68.0%、80.4%,NO x--N的去除率平均值分别为89.7%、90.2%.主要是因为高径比2∶1反应器的实际气速(3.12×10-2 m.s-1)比高径比3∶1、8∶1反应器的实际气速(分别为3.62×10-2 m.s-1和6.64×10-2 m.s-1)更慢,其气液传质系数(1.79×10-5 s-1)比高径比3∶1、8∶1反应器的气液传质系数(分别为1.64×10-5 s-1和1.55×10-5 s-1)更大,传质效果更好.处理效能试验结果以及反应器流体力学特征参数均表明,高径比2∶1反应器为最适合的反应器.  相似文献   
108.
有机化改性海泡石对六六六吸附性能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采用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海泡石进行有机化改性处理,并对改性海泡石进行了吸附六六六实验.结果表明,未经有机化改性的海泡石对六六六各异构体去除能力由小到大依次为:γ-六六六(12.66%)、δ-六六六(12.79%)、α六六六(17.35%)、β-六六六(33.57%).经DOSO3Na有机化改性的海泡石对六六六各异构体的去除能力由小到大依次为:β-六六六、γ δ-六六六、α-六六六.经CTMAB有机化改性的海泡石对六六六各异构体的去除能力由小到大依次为:β-六六六、α-六六六、γ δ-六六六.有机化改性海泡石使体系中β-六六六大幅度增加,可能为有机化海泡石催化α、γ、δ各异构体向β异构体转化.  相似文献   
109.
ABR处理硫酸盐有机废水的相分离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为了考察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处理含硫酸盐有机废水的相分离特性,采用有效容积为32L的五隔室ABR,通过为期132d的启动试验,研究了启动运行过程中各隔室COD和SO24-降解情况、VFA和S2-分布规律及颗粒污泥微生物相变化状况.结果表明,采用低负荷低增幅方式启动,在132d内成功启动ABR并达到稳定,COD和SO24-的负荷分别由1.5kg·(m3·d)-1逐渐提高到3.3kg·(m3·d-1)和由0.07kg·(m3·d-1)逐渐提高到0.18kg·(m3·d-1),COD和SO24-的去除率分别为95%和85%左右.各隔室COD沿程呈递减趋势,其去除主要由第1、4、5隔室完成,SO42-的去除主要由前面三隔室承担,前面三隔室的VFA和S2-浓度较高,到最后两隔室则急剧降低;随负荷的增加,承担COD及SO42-主要去除作用的隔室后移,前面三隔室的VFA和S2-最高点及最后两隔室的VFA和S2-的急剧降低位置也后移;各隔室的微生物经长期运行驯化后表现出良好的种群配合和高度的特异性,具有明显的产酸相与产甲烷相、硫酸盐还原相与硫单质生成相的分离特征.  相似文献   
110.
红枫湖钻孔沉积物中滴滴涕的沉积记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GC/MS方法分析了红枫湖钻孔沉积物中滴滴涕的垂直分布状况,并对其来源和生态风险进行了分析和评估.红枫湖钻孔沉积物中滴滴涕的含量介于7.6~23.7ng/g之间,且从底层至表层基本上呈下降的趋势.其中,1981~1983年间有一个急剧下降的过程,随后基本上呈缓慢下降的趋势.沉积物中滴滴涕的组成以p,p′-DDTs(p,p′-DDT、p,p′-DDE和p,p′-DDD的总和)为主,p,p′-DDTs与o,p′-DDTs(o,p′-DDT、o,p′-DDE和o,p′-DDD总和)的比值在5.1~8.4之间,说明沉积物中的滴滴涕主要来源于农药滴滴涕的残留.又因为沉积物中残留的滴滴涕是以它的代谢产物为主,DDT/(DDD+DDE)的比值为0.31~0.84,所以沉积物中的滴滴涕主要源于历史的残留.此外,DDT/(DDD+DDE)和DDE/DDD比值的垂直变化特征显示,尽管我国1983年就禁止了滴滴涕在农业上的使用,但直至1990年前后,红枫湖流域内仍存在滴滴涕使用的可能.风险评价的结果显示,红枫湖表层沉积物中DDE、DDD、DDT和DDTs的含量均介于ERL和ERM值之间,可能造成潜在的生态风险,因此红枫湖沉积物中滴滴涕的污染仍值得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