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3篇
安全科学   9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48篇
基础理论   13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成都市河流生态健康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究以成都市域内河流为研究对象,通过采样分析得到水质、生境状况、浮游藻类、底栖动物等相关指标,利用综合指标体系法,评价成都市域内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并结合成都市人口、土地利用、地区生产总值等因素分析人类活动与河流生态健康的关系。结果表明:成都市河流浮游藻类以硅藻和绿藻为主,部分中下游采样点出现以蓝藻为主的情况;底栖动物以指示有机污染的颤蚓科出现的频率最高,约48%的采样点以颤蚓科为优势种;约74%的河流生态健康状况为"差"或"很差",河流生态健康状况整体呈现中上游优于下游、城市周边优于市区的特征;人口密度、人类活动用地比例与河流中氨氮呈显著正相关,人类活动会显著影响河流生态系统健康。  相似文献   
72.
以上海老港填埋场填埋垃圾为填料构建陈垃圾反应器,通过调节反应器的水力负荷、回流比以及所处的环境温度,考察了反应器对成熟垃圾渗滤液中氨氮(NH3-N)、总氮(TN)、BOD5和COD处理效果的影响,同时采用PCR-DGGE方法分析了不同条件下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在15℃温度下,水力负荷由8.5 L/(m3·d)升高至17 L/(m3·d)时,反应器对污染物BOD5和NH3-N的去除效率没有改变,而对COD和TN的去除效率有明显提升;当增加回流时,反应器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没有显著差异,未能提高脱氮效率;当环境温度从15℃提高到30℃时,NH3-N和BOD5接近完全去除,COD的去除率从73.1%提高到82.4%,TN的去除率从27.3%提高到43.7%,明显提高了反应器效能。群落结构分析表明,在本研究条件下增加回流比对反应器中细菌群落结构影响不大;提高水力负荷使得上部群落结构多样性提高;而温度提高时,反应器上、下部细菌的种类数量都明显增加,多样性提高。表明在陈垃圾反应器运行时,环境温度对其效能和群落结构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73.
The strict control measures and social lockdowns initiated to combat COVID-19 epidemic have had a notable impact on air pollutant concentrations. According to observation data obtained from the China National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enter, compared to levels in 2019, the average concentration of NO2 in early 2020 during COVID-19 epidemic has decreased by 53%, 50%, and 30% in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Wuhan excluded), and China (Hubei excluded), respectively. Simultaneously, PM2.5 concentration has decreased by 35%, 29%, and 19% in Wuhan, Hubei (Wuhan excluded), and China (Hubei excluded), respectively. Less significant declines have also been found for SO2 and CO concentrations. We also analyzed the temporal variation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air pollutant concentrations in China during COVID-19 epidemic. The decreases in PM2.5 and NO2 concentrations showed relatively consistent temporal variation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These results support control of NOx to further reduce PM2.5 pollution in China. The concurrent decrease in NOx and PM2.5 concentrations resulted in an increase of O3 concentrations across China during COVID-19 epidemic, indicating that coordinated control of other pollutants is needed.  相似文献   
74.
长春市1998-2008年玉米虚拟水量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春市玉米种植面积约占全市粮食种植面积的60%。通过对长春市1998-2008年玉米虚拟水量的计算与分析,探讨其时空分异规律,为长春市玉米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11年来长春市玉米虚拟水量呈现不断波动趋势,分别在1999年、2004年和2007年出现高峰值,2003年呈现最低值。对比分析1998年、2004年和2008年五县市区玉米虚拟水量的空间分布,1998年五县市区虚拟水量只分为四个等级,没有达到第五等级;2004年农安县达到第五等级,位居首位,榆树市虚拟水量仍然为第三等级,排名第2,德惠市和九台市均由第一等级上升为第二等级,排名第三,市区位于第一等级,排名最末。到2008年,榆树市由第三等级上升到第四等级,九台市由第二等级下降到第一等级,其他各县市区虚拟水量等级没有变化。  相似文献   
75.
Atmospheric aerosols were collected during the scientific expedition to Mt. Qomolangma (Everest) in May–June, 2005. The elemental concentrations of the aerosols were determined by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This yielded data for the concentration of 14 elements: Na, Mg, Al, K, Ca, Ti, V, Cr, Mn, Fe, Ni, Cu, Zn, and Pb. The mean elemental concentrations were generally comparable with those from central Asia and the Arctic, while much higher than those from Antarctic. Size, morphology,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900 individual aerosol particles were determin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energy-dispersive X-ray microanalysis. Based on morphology and elemental composition, the particles were clustered into eight groups: soot (8%), tar ball (3%), alumosilicates/silica (55%), calcium sulfate (16%), Ca/Mg carbonate (2%), Fe/Ti-rich particles (3%), Pb-rich particles (1%), and biological particles (12%). The sampling site, located at 6,520 m in the Himalayas, is particularly remote and located at high altitude. Nonetheless, high aerosol enrichment factors for copper, chromium, lead, nickel, vanadium, and zinc all suggest the influence of long-range transported pollution, while enrichment in calcium and the presence of alumino-silicates in individual particle analyses indicates a distinct mineral dust influence. The backward air mass trajectories showed that the northwestern part of India may contribute to the atmospheric aerosol in the central high Himalayas.  相似文献   
76.
佛山春季两次典型臭氧污染过程分析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近地层臭氧污染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为了解珠三角地区春季臭氧(O3)污染的气象成因,选取了2020年4月9日和28日佛山地区春季两次典型O3污染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小风、低湿和高温是造成佛山春季O3污染发生的气象成因.(2)两次过程各站点O3峰值浓度大致出现在16:00—18:00,较年均统计偏晚1 h左右,最高气温明显低于夏、秋季;大多数站点日变化以单峰型为主,部分站点受局地风场和城市下风向传输影响呈现“倒U型”和“双峰型”.(3)垂直探测分析表明,4月9日O3污染过程主要由局地反应生成,垂直方向下沉气流主导,污染主要积聚在1000 m以下的近地面层;28日受局地生成和垂直交换作用影响,O3污染自下而上扩展,且早间残留层下传影响显著.(4)与长距离和高层输送相比,短途和低层传输对局地O3污染发生的作用更为明显(输送频率可达60%以上).春季佛山地区O3污染的主要传输源为珠三角东部和南部地区,污染防控...  相似文献   
77.
含碳气溶胶研究进展:有机碳和元素碳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含碳气溶胶是我国大气区域性复合型污染的重要物种,对全球气候变化、辐射强迫、能见度、环境质量、人类健康等会产生重要影响.主要从含碳气溶胶来源及成因、环境影响、样品采集及测试等方面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评述,讨论了有机碳和元素碳研究中存在的关键和难点问题,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8.
水生生物群落功能结构研究不仅是河流生态学的基础,也有助于更好地剖析水生生物对环境压力的响应关系.为探明土地利用对大型底栖动物FFGs(功能摄食类群)的影响,于2009年5月对太子河流域47个采样点(6个参照样点、41个受损样点)的大型底栖动物进行调查,分析其FFGs结构及与流域土地利用类型(森林用地、草业用地、农业用地和城镇用地)和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①受损样点的ALT(海拔)、WT(水温)、EC、ρ(NH4+-N)和ρ(PO43--P)均显著高于参照样点.②受损样点捕食者、刮食者与撕食者的相对丰度、丰富度及密度、直接收集者丰富度、刮食者的Shannon-Wiener指数及Pielou指数、直接收集者与捕食者Margalef指数和刮食者Simpson指数均显著低于参照样点,而直接收集者的相对丰度则显著高于参照样点.③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农业用地和城镇用地比例增加会造成河流水质恶化及大型底栖动物FFGs结构发生变化.④CCA结果表明,EC是影响大型底栖动物FFGs结构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研究显示,大型底栖动物FFGs对太子河流域农业活动与城镇化的响应敏感,可以为利用大型底栖动物FFGs监测流域环境压力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9.
上海环境保护的实践与新成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90年代以来上海改革开放的宏观视角,论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上海环境保护工作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中,所取得的8个方面新成就。1995年、1996年,在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中,上海分别为第10名、第7名。  相似文献   
80.
本文评述了国外利用可燃性危险废物作为生产水泥燃料的经验技术,说明这是一项既可处理危险废物,又回收废物资源的成功之举。结合我国具体情况,指出它将是我国进行区域性集中处理某些可燃性危险废物的有效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