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8篇
  免费   440篇
  国内免费   588篇
安全科学   327篇
废物处理   27篇
环保管理   186篇
综合类   1697篇
基础理论   252篇
污染及防治   73篇
评价与监测   174篇
社会与环境   116篇
灾害及防治   84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158篇
  2021年   177篇
  2020年   190篇
  2019年   135篇
  2018年   102篇
  2017年   106篇
  2016年   97篇
  2015年   131篇
  2014年   132篇
  2013年   162篇
  2012年   188篇
  2011年   170篇
  2010年   159篇
  2009年   181篇
  2008年   115篇
  2007年   167篇
  2006年   132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4 毫秒
991.
皮江法炼镁行业清洁生产指标体系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皮江法炼镁行业生产工艺的深入分析,按照内容全面兼具科学性、简洁性和开放性的设计原则下,结合理论分析、专家咨询、频度统计法等方法初步提出皮江法炼镁行业的清洁生产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定性指标、定量指标两大类,其中定性指标分为环境管理与安全卫生、原材料质量、工艺技术特征、污染物排放情况四个一级指标,定量指标分为资源消耗,能源消耗、综合利用、工艺技术、污染物排放五个一级指标.  相似文献   
992.
为探索喷淋形成水膜的预湿行为对外立面典型保温材料燃烧抑制机理,采用自建水膜预湿抑制保温材料燃烧实验装置,研究外加辐射作用下,水膜流率对聚苯乙烯(PS)保温材料表面出现干斑、变形和熔融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实验结束时PS材料表面水膜出现干斑、材料发生变形和熔融面积占比均与无量纲辐射强度呈正相关;PS材料表面水膜出现干斑、材料发生变形和熔融的时间随着无量纲辐射强度增大呈先变小后稳定的趋势;实验条件下,PS材料表面水膜出现干斑、材料发生变形和熔融的临界无量纲辐射强度分别为0.002 0,0.002 6,0.003 3。水膜预湿行为会很大程度阻止保温材料的熔融热解燃烧,为灭火救援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93.
针对化工企业生产中工艺流程复杂、影响因素众多、重特大事故易发的特点,从化工事故发生的多层次影响因素出发,设计构建了化工企业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共分为3个一级指标和14个二级指标.基于G1法与物元可拓理论构建了 G1-物元可拓综合评价模型,全面反映化工企业的风险等级水平.运用该模型对唐山某氯碱化工企业进行风险等级评价,计算其各指标权重与关联度,最终得出总目标的风险等级.评价结果与企业实际风险水平基本吻合,表明该方法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994.
鉴于巷道锚杆支护服役状态安全监测的需求,考虑回采巷道恶劣环境条件和锚杆埋入煤岩后不可见的局限性,基于FBG传感器技术自主研制了锚杆FBG应力传感器.通过实验室标定和现场试验,实现了对回采巷道服役锚杆杆体应力准分布高精度的连续动态监测,从而基于技术手段实现了锚杆支护状态的安全监测.在浅埋薄基岩煤层回采巷道,应用锚杆FBG应力传感器,随工作面推进,监测了周期来压过程中服役锚杆杆体的应力变化.通过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综合考虑锚杆布置位置与推进工作面之间的空间联系,揭示了回采巷道服役锚杆安全状态及演化规律.由监测数据发现,顶板、巷帮、顶角顶板、顶角巷帮及底角巷帮锚杆安全状态各不相同,且存在深浅部位锚杆安全状态不同的情况.锚杆杆体的轴力变化值表现为顶板锚杆增加,巷帮锚杆减小,顶角顶板和顶角巷帮锚杆的浅部减小、深部增加,底角巷帮锚杆中间增加、两端减小.对监测结果综合评判表明,回采过程中一旦满足条件,巷帮锚杆会最先破坏而引发安全事故,顶板锚杆最为安全,顶角顶板、顶角巷帮及底角巷帮锚杆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995.
普遍认为公交车驾驶人历史违规行为是表征驾驶人风险程度的重要指标,但以往文献缺乏实证研究.为探究历史违规行为与事故责任之间的定量关系,以便更具靶向性地减少责任事故发生率,提高公交运营安全水平.基于某市461起涉及公交车的碰撞事故数据,以事故中公交驾驶人是否有责作为研究的因变量,从公交车驾驶人属性、事故特征、驾驶人前1年的历史违规行为记录、公交线路特征等方面选取16个自变量进行分析.利用随机参数模型展开研究,可以很好地解释数据中未观测到的异质性,并结合弹性分析定量分析各显著因素对公交车驾驶人发生有责事故的影响.结果表明,公交车驾驶人性别、驾驶经验、事故发生路程、事故发生地点、违章站点行为、收到投诉、发生过有责事故、发生过无责事故均会显著影响驾驶人发生有责事故的概率,其中回程、交叉口、发生过无责事故3个变量是服从正态分布的随机参数.研究结果为高风险驾驶人判别及运营安全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6.
通过土柱模拟实验研究了垃圾渗滤液中的有机污染物在地下环境中的降解机理和效率.结果表明,铁还原带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起重要作用,平均降解效率达86.24%,其次是氧还原带、硝酸盐还原带、硫酸盐还原带和产甲烷带,分别平均达到75.93%、79.81%、74.02%和65.09%;厌氧还原环境可能对苯并噻唑、安替吡啉、茚等物质的降解起重要作用;萘、环己酮、部分环烷烃等不易被微生物降解;不同污染物在不同氧化还原带中的最大降解效率也不同,如1,1,1-三氯乙烷和邻二甲苯在硫酸盐还原带中的降解效率最高,分别为80%和71.43%;三氯乙烯和MTBE则在硝酸盐还原带中的降解效率最高,分别为81.25%和92.58%;而苯在硫酸盐还原带和铁还原带中均被全部降解.  相似文献   
997.
超滤去除水中内分泌干扰物(BPA)的效果和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王琳  董秉直  高乃云 《环境科学》2007,28(2):329-334
采用终端超滤工艺去除饮用水中内分泌干扰物双酚A(BPA),主要考察了BPA初始浓度、膜截留相对分子质量、pH、离子强度和有机物对BPA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超滤对饮用水中BPA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当BPA的初始浓度在100~600μg/L范围内,截留相对分子质量2?000~10?000的超滤膜对BPA的去除率均在92.0%以上.溶液的pH值接近BPA的pKa(9.6~11.3)时,BPA去除率明显降低.离子强度对去除率的影响较小.溶液中的腐殖酸对超滤去除BPA的影响较小.试验证实,吸附是超滤去除疏水性BPA分子的主要机理.  相似文献   
998.
HITNP同步除磷脱氮新工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HITNP同步除磷脱氮新工艺采用复合式活性污泥生物膜系统,避免了硝化菌和聚磷菌的污泥龄矛盾.利用反硝化除磷的“一碳两用”缓解原水碳源不足的矛盾.通过独特的硝化液回流方式,使全部污泥经历了释磷和聚磷循环,厌氧池污泥浓度是缺氧池污泥浓度的1.5~2倍,对进水中的大分子有机物降解效果好,厌氧池COD的去除率高,强化系统的除磷能力.以低碳氮比的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长期的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出水中的总磷、氨氮、总氮和COD的去除率分别为91.1% 、88.7%、58.1%和88.6%.出水水质平均值为磷0.27  mg/L,氨氮1.74  mg/L,总氮17.30  mg/L和COD 24.38  mg/L.HITNP同步除磷脱氮新工艺具有稳定的同步除磷脱氮效果,出水达到国家城市污水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999.
地下环境中Fe2+对硝基苯的还原衰减作用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孙猛  赵勇胜  董军  董莉莉  杨帆 《环境科学》2011,32(5):1372-1376
研究了地下环境中的Fe2+对硝基苯(NB)的还原衰减作用,模拟了Fe2+还原硝基苯的过程及不同硬度、CO32-、SO42-、NO3-、Cl-等地下水化学组成对反应的影响,目的是阐明Fe2+还原硝基苯的机制及水化学组成对反应影响的原因.结果表明,在温度为10℃、pH为6.8的条件下,Fe2+和硝基苯浓度皆对其还原衰减有影...  相似文献   
1000.
两种兽药添加剂对蚯蚓的DNA损伤及其联合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土壤中的指示生物赤子爱胜蚓(Eisenia foetida)作为受试生物,研究了两种兽药添加剂四环素和金霉素对赤子爱胜蚓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滤纸接触法染毒48h后,这两种兽药添加剂在所设最大受试剂量内没有引起蚯蚓死亡,半致死浓度LC50〉3.98×10^-2mg·cm^-2.应用彗星试验检测蚯蚓体腔细胞的DNA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