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5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214篇
安全科学   36篇
废物处理   35篇
环保管理   38篇
综合类   266篇
基础理论   85篇
污染及防治   159篇
评价与监测   25篇
社会与环境   18篇
灾害及防治   2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 Atrazine (ATZ), a widely used herbicide, had received a significant amount of attention due to its widespread detection in aquatic environments as...  相似文献   
92.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 Air pollution is one of the biggest environmental health problems in the world; accumulative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air pollution was closely related...  相似文献   
93.
双极性脉冲高压无声放电法降解间二甲苯/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锻  李忠明  吴彦  李杰  李国锋 《中国环境科学》2008,28(11):1047-1051
将双极性脉冲高压和工频交流高压分别引入无声放电反应器,对混合气态污染物间二甲苯/苯进行了降解实验.结果表明,双极性脉冲高压的引入对间二甲苯/苯的降解非常有效,间二甲苯与苯的去除率分别为100%、75.2%.气体成分不同降解特性不同,间二甲苯比苯容易降解.与单一组分相比,混合气体中苯受间二甲苯影响较大,最大降解率由单一组分的85.4%降到75.2%;而间二甲苯受苯的影响不大,降解特性基本不变.双极性脉冲高压供电中的脉冲形成电容对放电能量的注入和降解特性产生影响,当脉冲形成电容为2nF 时与反应器匹配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94.
V2O5-WO3/TiO2系SCR催化剂的钾中毒及再生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钾为代表的碱金属元素会引发严重的SCR催化剂中毒现象.通过浸渍法和干混法使催化剂钾中毒,比较不同K2O负载量下催化剂脱硝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采用浸渍法使K2O的负载量达到1%时,催化剂的最大脱硝效率由100%下降到30%左右;而干混法负载1% K2O的催化剂样品的脱硝活性变化较小.对浸渍法负载1% K2O的催化剂样品的再生试验表明,水洗可以使中毒后催化剂的脱硝活性由30%升至70%以上;而使用1%的H2SO4溶液酸洗,则可以使350~500 ℃催化剂的脱硝活性高于中毒前.通过扫描电镜和抗压强度的对比分析发现,中毒与再生前后催化剂的微观形貌和机械性能均未发生很大改变.   相似文献   
95.
雷管内部爆轰波压力测量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锰铜压阻法对雷管内部不同截面的爆压直接进行测量 ,通过实验实测 ,得到了 8#雷管内部 3个截面处的爆轰压力数据。最后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及误差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96.
补偿生长是生物体对环境变化的一种适应性反应,主要指生物体遭受到不良环境胁迫后其生长及生理机能受到制约,但当不良环境胁迫解除后,生物体的生长能力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表现出相对未受不良环境胁迫生物体超常生长的现象.迄今为止,补偿生长研究的对象主要集中在水生动物、反刍动物和高等植物上,而针对体积微小的海洋浮游植物的研究非常有限.海洋微藻是海洋生态系统最主要的初级生产者,在自然界物质和能量流动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同时,它们可以广泛应用在水产养殖、食品加工、医药保健、环境保护和生物制能等各种行业,具有非常好地开发利用前景.本文利用海洋硅藻三角褐指藻为试验材料,设置黑暗胁迫和UV辐射胁迫处理,着重测定微藻在恢复生长时期的藻生物量,叶绿素a含量和蛋白质含鼍等指标,探讨经黑暗与UV辐射胁迫后三角褐指藻的补偿生长现象.结果显示,无论是先经正常光照处理还是2 d黑暗处理,UV辐射0.1 rain和0.8 rain的微藻生物量都明显高于不经UV辐射胁迫的微藻生物置;此外,经过不同程度的黑暗与UV辐射处理后,微藻在恢复生长期的叶绿素a和蛋白质含量在某特定生长时期中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叶绿素a和蛋白质含最.结果表明,三角褐指藻对外界环境变化具有适应能力,一旦不良环境胁迫被解除,微藻会表现出一定的补偿生长效应.我们的研究结果不但拓展和丰富了目前补偿生长的研究对象范围,而且还能为当前赤潮的形成、预测和防治提供一个新的研究思路,为有益经济微藻的高效率培养与利用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7.
工业点源大气污染扩散空间信息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发了一个基于高斯扩散的大气污染扩散空间信息系统,用于模拟工业点源污染对区域大气质量的影响。该工业点源污染模型包括工业点源数据库、扩散参数、气象条件和大气质量评价4个主要数据库。用该模型计算上海市主要工业区的SO2排放,结果表明,该模型为模拟SO2污染扩散提供了一个有效便捷的方法。  相似文献   
98.
Depletion of Si in transported dust has been recognized for many years. It can be used to distinguish between transported and local dust in cities, although it rarely has been. Here we use the variations of the Si/Al ratio in 15 months of continuous PM2.5 samples at Beijing (northern China) and Chongqing (southwestern China) to reveal the seasonal patterns of their dust sources. For both cities, peaks of concentration for Si and Al in PM2.5 corresponded with minima of Si/Al, and could often be linked to pulsed air flow from deserts to the northwest. With significant depletion (up to 80%) and homogeneous distribution at urban and rural sites, Si/Al showed a clear seasonal evolution, which decreased from spring to summer, increased from fall to winter, and collapsed during Chinese Spring Festival, indicating the dominance of transported dust, local fugitive dust and firework influence, respectively. The low ratios implied that desert dust is a common source during spring at Chongqing, whereas its presence during cold season at Beijing was also more frequent than expected. Failing to recognize the depletion of Si may lead to an overestimate of desert dust by 15%–65% when using the average abundance of Al in crust (6%–8%), as in previous studies. The difference in Si/Al ratio between local and transported dust implies that >60% of the dust at Beijing came from outside the city during the springs of 2004–2006. This result can help resolve the contradictory findings on this topic that have been presented earlier.  相似文献   
99.
新型SBBR处理畜禽废水脱氮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畜禽废水为处理对象,将序批式运行模式应用到好氧三相内循环生物流化床中,考察在不同模式下的处理效果及氮的转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在室温条件下,进水COD浓度为2 000 mg/L左右,总氮为140 mg/L左右时,保持溶解氧在2~2.5 mg/L,交替好氧/缺氧运行方式处理效果优于单一的好氧/缺氧方式;模式为3 h(曝气)-1.5 h(停曝)-1.5 h(曝气)-1 h(停曝)时系统对总氮和氨氮处理效果最好,总氮去除率达到90%,系统主要脱氮方式为同步硝化反硝化和短程硝化反硝化。  相似文献   
100.
以聚硅硫酸铁(PFSS)为絮凝剂、磁流体为磁种,采用磁絮凝法处理模拟废水。在正交实验基础上,利用Matlab软件进行响应曲面分析,研究磁絮凝法处理模拟废水的各因素间具有的交互作用关系。回归拟合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PFSS加入量36.8g/L,模拟废水pH7.4,磁种加入量14.7mg/L,搅拌转速266r/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进行实验,TP去除率为97.7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