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77篇
  免费   5843篇
  国内免费   27687篇
安全科学   2501篇
废物处理   603篇
环保管理   1698篇
综合类   34692篇
基础理论   3698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5847篇
评价与监测   1943篇
社会与环境   861篇
灾害及防治   763篇
  2024年   70篇
  2023年   312篇
  2022年   779篇
  2021年   784篇
  2020年   1466篇
  2019年   2196篇
  2018年   2311篇
  2017年   2425篇
  2016年   2107篇
  2015年   2707篇
  2014年   3341篇
  2013年   3599篇
  2012年   3695篇
  2011年   3246篇
  2010年   2950篇
  2009年   2885篇
  2008年   2531篇
  2007年   2475篇
  2006年   1908篇
  2005年   1426篇
  2004年   1248篇
  2003年   972篇
  2002年   834篇
  2001年   800篇
  2000年   909篇
  1999年   699篇
  1998年   509篇
  1997年   463篇
  1996年   495篇
  1995年   440篇
  1994年   280篇
  1993年   213篇
  1992年   296篇
  1991年   264篇
  1990年   233篇
  1989年   200篇
  1988年   145篇
  1987年   73篇
  1986年   75篇
  1985年   53篇
  1984年   55篇
  1983年   40篇
  1982年   45篇
  1981年   34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2年   5篇
  197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31.
淮河支流污染物综合降解系数动态测算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确定河流污染物综合降解系数动态变化规律对提高水环境容量测算精度和水环境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现场模拟法,采用一维稳态模型测算了淮河支流洪河五沟营-塔桥乡河段COD、氨氮和总磷在枯水期、平水期和丰水期的综合降解系数,COD、氨氮和总磷降解系数在各水期的关系为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提出了建议值并利用实测浓度对计算结果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不同水期综合降解系数吻合情况较好。  相似文献   
32.
多波长法用于减小浊度对水源水中甲醛测定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比较了减小水样浊度对样品结果影响的各种方法,包括过滤法、双波长法、三波长法,3种方法均基于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测定波长均为414 nm。结果表明,以480 nm为参比波长的双波长法所得方法检出限为0.027 mg/L,采用470 nm与360 nm、460 nm与370 nm、450 nm与380 nm 3对参比波长的三波长法测得方法检出限为0.025~0.028 mg/L,这些方法用于检测0.100 mg/L标准点样品时,检测结果 RSD介于8.0%~8.6%。双波长法适合低浊度样品的直接分析,而浊度较高或双波长法测得结果大于方法检出限时,应采用三波长法进行定量分析,他们的使用有助于提高方法的准确度及减少工作量。用于地表水样品分析时,0.200、0.400 mg/L加标样品的回收率介于90.3%~101%,对应RSD介于0.0%~4.2%。  相似文献   
33.
通过对广东省阳春市春湾镇龙虎坑村柴草自燃现象与地震活动时间序列以及对自燃区地质地貌、断层气测量等研究,认为,自燃现象与强震活动有密切的对应关系;柴草自燃现象是区域构造应力场加强的窗口效应.  相似文献   
34.
Enhanced sludge solubilization by microbubble ozonation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Chu LB  Yan ST  Xing XH  Yu AF  Sun XL  Jurcik B 《Chemosphere》2008,72(2):205-212
A microbubble ozonation process for enhancing sludge solubilization was proposed and its performance was evaluated in comparison to a conventional ozone bubble contactor. Microbubbles are defined as bubbles with diameters less than several tens of micrometers. Previous studies have demonstrated that microbubbles could accelerate the formation of hydroxyl radicals and hence improve the ozonation of dyestuff wastewater.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howed that microbubble ozonation was effective in increasing ozone utilization and improving sludge solubilization. For a contact time of 80 min, an ozone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more than 99% was obtained using the microbubble system, while it gradually decreased from 94% to 72% for the bubble contactor. The rate of microbial inactivation was obviously faster in the microbubble system. At an ozone dose of 0.02 g O3 g−1 TSS, about 80% of microorganisms were inactivated in the microbubble system, compared with about 50% inactivation for the bubble contactor. Compared to the bubble contactor, more than two times of COD and total nitrogen, and eight times of total phosphorus content were released from the sludge into the supernatant by using the microbubble system at the same ozone dosage. The application of microbubble technology in ozonation processes may provide an effective and low cost approach for sludge reduction.  相似文献   
35.
亲水性多孔载体在流化床中的生物膜形成过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实验制备的一种新型亲水性多孔聚合物作为流化床反应器中生物膜附着生长的载体,实现流态化水力条件下的生物挂膜过程.在3个结构尺寸相同的流化床反应器中考察了接种污泥浓度、进水有机负荷及载体粒径对亲水性多孔载体生物挂膜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接种污泥浓度为30 g VSS/L、进水TOC值为350 mg/L、载体粒径为5~8 mm时载体表面的附着生物量最大,反应器运行12 d的载体附着生物量达到4.45 g VSS/L,膜结构稳定,表现出较活性污泥法更高的活性.在进水TOC、氨氮浓度分别为350 ms/L、50 mg/L,HRT为6 h的情况下,两者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97.1%和64.3%,表明载体上的生物膜对污水中TOC及氨氮的去除表现出高效率.挂膜后载体表面上的微生物以丝状菌为主,孔壁上的微生物以球菌和杆菌为主要生物相,证明载体内外表面皆适宜微生物的生长,并且形成合理的生物相分布.  相似文献   
36.
以粉煤厌为原料采用两步法合成了2种单一沸石矿物种的NaA和NaX型沸石,并对产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详细表征.2种沸石产物的吸附性能比较结果表明,NaA型沸石优于NaX型沸石.在静态吸附条件下,研究了NaA型沸石吸附水溶液中Cr(Ⅵ)的相关参数(溶液pH值、吸附温度和吸附时间),并用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线对吸附结果进行拟和.结果表明:Cr(Ⅵ)的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方程;饱和吸附量为47.78 mg/g.NaA型沸石对Cr(Ⅵ)的吸附是物理和化学吸附两种行为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7.
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已成为中国推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作为能源消耗的主体和环境污染的控制重点,在城市层面推动能源发展战略的转变和强化环境保护是发展的基本要求.鉴于能源与环境之间的高度关联性,在管理方面要求对能源发展和环境保护进行统筹考虑和综合管理,充分强调能源经济效率和环境制约因素在能源发展中的作用.通过制定合理的产业能效标准和排放绩效标准,为城市经济、能源和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科学性、系统性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38.
贸易自由化对我国环境的影响——基于ACT模型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但伴随而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学术界对我国贸易与环境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研究,但并未得到一致的结论。文参考ACT模型,试图将贸易自由化对我国环境的影响从经济发展对我国环境的整体效应中分离出来进行研究。本文采用panel数据对我国1992-2004年期间贸易自由化的环境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贸易自由化对我国环境消极的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远远超过了积极的技术效应,即贸易自由化使我国环境恶化。这主要归因于我国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以及不完善的环境法规。要改善其不利影响,我国应采用法律和经济措施相结合的办法,从而达到减少贸易的规模效应、改变现有贸易结购以及加强其技术效应的目的。  相似文献   
39.
稳态条件下,采用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naerobic baffled reactor,ABR)处理山梨酸废水并进行基质降解动力学研究.实验表明,在污泥负荷为0.54~1.63 kg COD/(kg VSS·d)的范围内,COD去除率随着负荷的增加从85%降到55%.各隔室出水COD沿程递减,前3个隔室承担了去除COD的重要作用,但随着污泥负荷的增加,后部承担的COD去除率比例增大.基于各串联隔室完全混合的假定,推导ABR中山梨酸废水的基质降解动力学方程,并通过实验确定相关动力学参数及相应的动力学方程.实测值与预测值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40.
企业安全管理体系标准模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采用对比分析法和实证分析法,对当前国内外流行的企业安全管理体系标准模式及其评价方法进行比较研究,旨在把握诸多标准模式的原则、路径、结构、方法和共性特征及其可以发挥的具体优点,将研究的标准模式的评价方法归纳为两大类即体系认证审核法和综合考评打分法,并对两类评价方法的优缺点进行剖析。体系认证审核法的优点是过程方法、符合性及抽样,考评打分法则提供了安全绩效准则。对吸收融合两类评价方法的优点形成综合性评价方法的途径和方式进行了探讨,为企业建立有效、适用的安全管理体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