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41篇
  免费   4906篇
  国内免费   26738篇
安全科学   1478篇
废物处理   231篇
环保管理   966篇
综合类   30151篇
基础理论   2351篇
污染及防治   4909篇
评价与监测   1420篇
社会与环境   225篇
灾害及防治   354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209篇
  2021年   226篇
  2020年   863篇
  2019年   1937篇
  2018年   2077篇
  2017年   2084篇
  2016年   1803篇
  2015年   2308篇
  2014年   2908篇
  2013年   3019篇
  2012年   3020篇
  2011年   2509篇
  2010年   2359篇
  2009年   2330篇
  2008年   1954篇
  2007年   1960篇
  2006年   1448篇
  2005年   1068篇
  2004年   966篇
  2003年   734篇
  2002年   587篇
  2001年   634篇
  2000年   727篇
  1999年   606篇
  1998年   440篇
  1997年   413篇
  1996年   450篇
  1995年   411篇
  1994年   256篇
  1993年   194篇
  1992年   269篇
  1991年   260篇
  1990年   227篇
  1989年   197篇
  1988年   143篇
  1987年   70篇
  1986年   74篇
  1985年   53篇
  1984年   55篇
  1983年   40篇
  1982年   45篇
  1981年   3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1篇
  1972年   5篇
  197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91.
陈娴  陆金  殷燕  程洁红 《环境工程学报》2014,8(9):4012-4016
焙烧-酸浸法可有效回收电镀污泥中的有价金属,而污泥的热处理特性是决定能否采用焙烧预处理的重要因素。研究了氧化焙烧和还原焙烧对污泥成分和金属浸出性的影响,并对焙烧前后的污泥进行了金属形态分析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结果表明,焙烧预处理实现了污泥减量和金属富集;ES1经氧化焙烧后金属浸出率接近原泥,Cu的浸出率达99%;ES2的还原焙烧效果优于氧化焙烧,特别是Cu的浸出率超过97%,XRD分析发现,还原焙烧过程中金属Cu被还原为铁铜合金;2种焙烧均造成了ES3中目标金属Ni的浸出率的降低;金属浸出性的下降与残渣态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992.
环糊精聚合物对苯胺的吸附和脱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合成和表征了β-环糊精聚合物(β-CDP),从动力学和热力学角度研究了β-CDP对苯胺的吸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β-CDP对水溶液中的苯胺具有一定的吸附量。用Langmuir, Freundlich和DubininRadushkevich(D-R)吸附等温式拟合了平衡等温数据,并计算出每个模型的参数。苯胺在β-CDP上的吸附符合D-R方程,吸附过程是热力学自发行为。在乙醇中,β-CDP的脱附能力很强,且可循环使用多次。  相似文献   
993.
微量金属元素及其配合物对厨余垃圾甲烷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物可利用的微量金属元素不仅能够保证污染物以最大的速率转化,而且还可以使某些特殊的转化得以发生,并提高微生物对有毒污染物质的耐受能力。在研究厨余垃圾总固体浓度(total solid, TS)、接种量和C/N比对厨余垃圾厌氧发酵影响的基础上,重点探讨微量金属元素钴及其配合物丝氨酸对厨余垃圾厌氧发酵甲烷产量及关键酶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TS为0.5%、接种污泥量为100 mL/L和C/N比为20∶1时,厨余垃圾厌氧发酵的甲烷产率较高,为367 mL/g COD;添加2 μmol/L的微量金属元素钴-配合物丝氨酸时,甲烷产率则提高到432 mL/g COD,相应地,辅酶M的含量由空白实验的41.21 μmol/g VSS提高到54.64 μmol/g VSS,辅酶F420的含量由0.31 μmol/g VSS提高到0.48 μmol/g VSS。  相似文献   
994.
酵母菌对厨余垃圾厌氧发酵产乙酸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研究了酵母菌对厌氧发酵过程中垃圾水解速率、挥发性有机酸(VFA)产量、乙酸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制反应器中pH值为7时,接种酵母菌后,垃圾的水解速率明显提高,产酸速率和产酸量都明显高于不接种酵母菌的反应器,乙酸浓度能够达到9 458 mg/L,占挥发性有机酸总量的58.2%。垃圾本身含有的微生物对产酸也有促进作用,酵母菌和垃圾本身含有的微生物共同作用才能使得乙酸的产生最大化。  相似文献   
995.
利用UVC去除低浓度苯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探讨了不同实验参数对苯的UVC去除效果的影响,获得了苯的去除率与苯的初始浓度、气体流量、相对湿度和氧气含量等参数之间的关系。数据表明,在实验条件范围内,苯的去除率的倒数与苯初始浓度、气体流量之间为线性关系;苯的去除率随相对湿度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缓慢降低的关系,最佳相对湿度值在30%~50%之间;苯的去除率随氧气量的增加而缓慢增加;波长为185+254 nm的UV与254 nm的UV相比净化效果更为理想。还分析了苯降解产生的中间产物,探讨了苯的降解机理。  相似文献   
996.
废弃线路板的粉碎和所含金属组分的高效解离是后续分选回收的前提条件。本研究分别使用乙二胺等10种溶剂浸泡废弃线路板,比较对线路板中铜箔与基板间剥离强度的影响,从而筛选出4种有代表性的溶剂,即溶剂D、溶剂F、丙酮和水, 比较废弃线路板经化学溶胀后的单体解离度和获得一定粒径分布的颗粒所需的破碎时间。研究结果表明,化学溶胀后破碎能大幅提高金属的单体解离度,浸泡效果的优良排序为:溶剂D>溶剂F>丙酮>水;浸泡时间越长,浸泡温度越高,对剥离强度的降低越有利;使用溶剂D在150℃、3 h或140℃、5 h的工艺下浸泡废弃线路板,可以使铜箔与基板自动脱落。研究结果为后续的分选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997.
负载壳聚糖膨润土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邵红  程慧  李佳琳 《环境工程学报》2009,3(9):1597-1601
以天然膨润土和壳聚糖为原料,制得一种新型水处理剂——负载壳聚糖膨润土,研究了制备条件对酸性大红印染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表明,当壳聚糖的浓度为30 g/L、膨润土质量与壳聚糖溶液体积之比为0.7、浸泡时间80 min、微烘时间15 min时,壳聚糖改性膨润土对酸性大红印染废水的脱色率可达97%。对改性土进行比表面积测定、电镜扫描及X-射线衍射等结构特性分析,证明壳聚糖的引入改变了膨润土在水中的分散状态,增强了其对污染物的吸附和离子交换能力。  相似文献   
998.
武安市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时空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土地利用结构时空变化是研究区域土地利用优化配置的重要途径之一.基于信息熵理论,以河北省武安市为例,对1996-2006年的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变化以及2006年各乡(镇)信息熵差异进行研究,同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信息熵变化的驱动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武安市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持续增长,土地利用结构均衡度较高;2006年各乡镇信息熵差异较大,可划分成3种类型区;经济因素和人口流动因素是信息熵变化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999.
采用模拟重金属废水的正交试验设计,进行赭石对模拟重金属废水的吸附效果研究,探讨pH、赭石加入量和振荡时间等影响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pH、赭石加入量和振荡时间条件下,赭石对6种重金属(Pb、Cd、Mn、Zn、Cr和Ni)均有较好吸附效果,对Pb、Cd、Mn、Zn和Cr的最大吸附率可达100%,对Ni的吸附率达8963%。处理后废水中重金属达到污水排放标准。各影响因素对Mn、Zn和Cr吸附效率的影响大小表现为:pH>赭石加入量>振荡时间,Ni和Cd表现为:赭石加入量>pH>振荡时间,Pb表现为:pH>振荡时间>赭石加入量。赭石对废水中重金属吸附的最佳条件为赭石加入量40 g/L,pH 10~10.5,振荡时间2 h。  相似文献   
1000.
1,4-二氯苯降解菌的分离及其降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某污水处理曝气池的活性污泥中分离出一株能够以1,4-二氯苯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生长的菌株DEB-1,通过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试验初步鉴定为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 sp.)。实验结果表明,该菌株最适降解温度为32℃、最适降解pH为7.8,24 h对100 mg/L的1,4-二氯苯的降解率达94.5%。菌株DEB-1的降解谱较广,对5种氯苯类物质具有较高的降解率。并进一步研究了DEB-1的1,4-二氯苯降解酶粗酶液的性质,其最适反应温度和pH分别为30℃和8.5。对处理含氯代芳香化合物的有机废水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