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66篇
  免费   368篇
  国内免费   1524篇
安全科学   475篇
废物处理   241篇
环保管理   366篇
综合类   2940篇
基础理论   847篇
环境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1276篇
评价与监测   265篇
社会与环境   250篇
灾害及防治   29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90篇
  2022年   278篇
  2021年   224篇
  2020年   194篇
  2019年   162篇
  2018年   206篇
  2017年   186篇
  2016年   232篇
  2015年   266篇
  2014年   361篇
  2013年   457篇
  2012年   458篇
  2011年   444篇
  2010年   379篇
  2009年   353篇
  2008年   350篇
  2007年   319篇
  2006年   330篇
  2005年   218篇
  2004年   166篇
  2003年   164篇
  2002年   155篇
  2001年   127篇
  2000年   150篇
  1999年   101篇
  1998年   112篇
  1997年   104篇
  1996年   79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高级氧化技术在有机废水处理中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级氧化技术在有机废水处理领域的研究近年来异常活跃。文章介绍了UV/O3、H2O2/O3、UV/H2O2/O3、US/O3等几种典型的高级氧化技术,阐述了各种高级氧化技术降解有机废水的机理、工艺流程以及在水处理中的应用进展。分析并指出了高级氧化技术研究的热点及今后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2.
河流枯水流量特征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本文以泾、洛、渭三河流干流在陕西境内的主要控制断面为例,分析了14个时段枯水流量的概率分布特征,选定了理论分布线型,揭示了各枯水序列的时段平均流量均值、变差系数和偏态系数的变化规律,建立了推求不同频率不同时段的枯水流量的经验公式。绘制了相应的关系曲线,应用十分方便。  相似文献   
53.
在磁场中活性炭吸附有机物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将磁化技术引入吸附过程中,考察了磁场处理对活性炭吸附苯、硝基苯、苯甲酸、氯苯和苯酚的影响.结果表明,预磁处理能使非极性物质苯和极性较小的氯苯、苯酚在活性炭上的吸附容量减小,而使极性较大的苯甲酸和有NO2基团的硝基苯的吸附容量增大.增大磁场强度能加强苯和苯甲酸的磁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54.
西山白家庄矿8煤可排放硫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西山白家庄矿8煤的实际情况,初步尝试了测定其硫的实际排放状况,探索了温度及添加剂对可排放 硫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煤的自身固硫率不高; 添加9%的CaO可排放硫含量可以达到城市窑(锅)炉对硫分的要求;同时试验表明MgO对可排放硫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55.
通过档案室改造和纸质档案整理,采用新设计的档案号和档案架号编码技术,开展一人一档纸质档案平台建设;采用NET Framework4. 0框架、C#语言、三层B/S架构技术和PDF格式文件信息传输方式,开发电子档案平台。该档案管理平台在实践中得到了较好应用,推动了档案信息资源的规范、共享和流通,对于搞好职业病防治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6.
详细研究了祁连—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石炭系泥岩的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各微量元素在各剖面及不同层位变化相当复杂 ,但仍有一定规律 ,这种变化与其物源供应和沉积成岩环境有关。各样品稀土总量变化较大 ,以甘肃永昌煤山子剖面总量最高 ;各泥岩样品轻稀土富集 ,Eu负异常 ,δEu介于 0 .4 4~0 .90之间。微量、稀土元素组合及比值的变化 ,显示物源区母岩为花岗岩和玄武岩的混合 ,稀土分布模式显示源岩为粘土岩、花岗岩和中性岩的混合 ,两者示物源一致。元素的丰度及其比值 ,反映当时水介质环境大部分为海相 ,亦有部分为陆相 ,与其它相标志所表征的结果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57.
在分析中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政策产生背景及区域耕地数量变化驱动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建立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政策运行效果评价的社会经济影响因素分析模型,根据当前长江三角洲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认为2005年这一地区是有可能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这一政策目标的。但是,2010年该地区耕地拥有量将与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目标相差9.12%,因而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难度较大。同时,研究区域所属的11个城市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政策目标实现的可能性也不一样,具体有4种类型:一是可以实现平衡的,为江苏省泰州市和浙江省湖州市;二是较难实现平衡的,有江苏省南通市、镇江市、常州市和浙江省嘉兴市;三是难以实现平衡的,有江苏省南京市、苏州市、无锡市和扬州市;四是实现平衡可能性不大的,为上海市。同时,文章还认为耕地质量的改善对于区域耕地保护具有实质性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8.
天然河流纵向离散系数的最优化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计算天然河流纵向离散系数的最优化方法,并用此法对岷江蕨溪段的试验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出了该段河流的纵向离散系数。  相似文献   
59.
为实现葫芦岛市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将可持续发展变成现实的可操作的管理模式.运用层次分析方法对葫芦岛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研究,评价葫芦岛市现有可持续发展水平,分析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60.
Large scale dairy operations are common. In many cases the manure is deposited on a paved surface and then removed with a flushing system, after which the solids are separated, the liquid stored in ponds, and eventually the liquid applied on adjacent crop land. Management of liquid manure to maximize the fertilizer value and minimize water quality degradation requires knowledge of the interactive effects of mineralization of organic N (ON) to NH4+, crop uptake of mineral N, and leaching of NO3 on a temporal basis. The purpose of the research was to use the ENVIRO-GRO model to simulate how the amount of applied N, timing of N application, ON mineralization rates, chemical form of N applied, and irrigation uniformity affected (1) yields of corn (Zea mays) in summer and a forage grass in winter in a Mediterranean climate and (2) the amount of NO3 leached below the root zone. This management practice is typical for dairies in the San Joaquin Valley of California. The simulations were conducted for a 10-year period. Steady state conditions, whereby an equivalent amount of N applied in the organic form will be mineralized in a given year, are achieved more rapidly for materials with high mineralization rates. Both timing and total quantity of N application are important in affecting crop yield and potential N leaching. Major conclusions from the simulations are as follows. Frequent low applications are preferred to less frequent higher applications. Increasing the amount of N application increased both the crop yield and the amount of NO3 leached. Increasing irrigation uniformity increased crop yields but had variable effects on the amount of NO3 leached. A winter forage crop following a summer corn crop effectively reduced the leaching of residual soil N following the corn cro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