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9篇
  免费   290篇
  国内免费   1042篇
安全科学   295篇
废物处理   76篇
环保管理   194篇
综合类   1936篇
基础理论   361篇
污染及防治   360篇
评价与监测   165篇
社会与环境   161篇
灾害及防治   123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168篇
  2021年   169篇
  2020年   196篇
  2019年   135篇
  2018年   133篇
  2017年   142篇
  2016年   128篇
  2015年   142篇
  2014年   187篇
  2013年   161篇
  2012年   201篇
  2011年   199篇
  2010年   193篇
  2009年   179篇
  2008年   192篇
  2007年   159篇
  2006年   164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117篇
  2001年   89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70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01.
综合安全评价(FSA)方法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为提高国际海运安全管理的决策水平,国际海事组织(IMO)接受并倡导由英国海运界提出的综合安全评价(FSA)方法,笔者对FSA方法作了本质性分析和应用性研究。阐述了FSA的由来,5个组成步骤及相互关系和流程,揭示了FSA与风险管理和安全系统工程的渊源;介绍了危险识别的7种工具;对步骤二“风险评估”重点引入了半定量分析方法和定量分析方法,并用集合论观点讨论了事故频率和后果严重度的计算方法;介绍了风险控制方案的“成本与效益评估”的数学模型;归纳了FSA方法的优缺点。指出FSA是一种集风险评价和成本/效益评估于一体,兼顾技术性与经济性,可广泛兼容具体评价方法和普遍适用各类风险评价的框架性方法,但具体应用需要有效整合适用的定性和定量方法。  相似文献   
102.
103.
ABSTRACT

Dried sclerotia of Wolfiporia extensa have been used as medicine in Asia from Eastern Han Dynasty, and also used as traditional snack called “fulingjiabing” in Beijing, China. In this paper, 18 macro and trace elements (Ag, As, Ba, Cd, Co, Cr, Cs, Cu, Fe, Li, Mn, Ni, Pb, Rb, Se, Sr, V, and Zn) in both flesh and peel of Wolfiporia extensa from seven sites of Yunnan province in China were determined by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er. The average recovery rates of certified reference materials for GBW10015 (spinach leaves) ranged from 90.5 to 113%, for GBW10028 (citrus leaves) from 92.8 to 106%, and for GBW07603 (bush branch and leaves) from 83.3 to 114.6%. Generally speaking, the concentration of all elements determined was at common level. The results of this survey indicate that mineral compositions in peel were higher than in flesh. In peel, the contents of investigated trace metals in mushroom samples were found to be in the range of 1,660–13,400 µg·g?1 dry matter (dm) for Fe and 29.6–710 µg·g?1 dm for Mn. The mean contents of Cr, Cu, Rb, V, and Zn in peel were between 10 and 20 µg·g?1 dm, followed by As, Co, Li, Ni, Pb, Se, and Sr with mean contents between 1 and 10 µg·g?1 dm, while Ag, Cd, and Cs had mean contents of <1 µg·g?1 dm. In flesh, the concentration of Fe was in the range of 54–900 µg·g?1 dm, and it was 1.5–49 µg·g?1 dm for Mn, followed by Ba, Cu, Rb, and Zn in the range of 1 to 10 µg·g?1 dm, while for Ag, As, Cd, Co, Cr, Cs, Li, Ni, Pb, Se, Sr, and V it was <1 µg·g?1 dm. The concentration of toxic elements, such as As, Cd, and Pb, in both flesh and peel was below the permissible limits of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However, As and Pb contents in peel were higher than the limits permitted in the Chinese Pharmacopoeia. The results of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flesh of Wolfiporia extensa from all the seven sites of the Yunnan province tend to cluster together, most probably because the origin of mineral elements in both flesh and peel is wood substrate (old and dead pine trees).  相似文献   
104.
吉雪红 《安全》2010,31(3):23-24
近年来,我国国内有色金属产量和对矿产品需求量快速增长。10种有色金属产量已从1980年的124.8万吨发展到2008年的产量为2,519万吨,增长了20倍多,并从2002年起,连续六年产量位居世界第一;预计到2020年10种有色金属需求总量为3000万吨。  相似文献   
105.
于兴娜  马佳  朱彬  王红磊  严殊祺  夏航 《环境科学》2015,36(6):1919-1925
为了解南京北郊秋冬季相对湿度与气溶胶理化特性对大气能见度的影响,利用2012年秋冬季气象要素资料、颗粒物浓度及其主要成分和气溶胶粒子谱分布等观测数据,分析了南京北郊大气能见度与气象要素、颗粒物污染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南京北郊秋冬季节平均大气能见度仅为4.76 km.颗粒物浓度与能见度存在一定的负相关关系,尤其细粒子对能见度的影响更为显著.随细粒子质量浓度和相对湿度(RH)的增大,低能见度出现的频率呈现上升趋势.能见度从5~10 km衰减到5km时,PM10和PM2.1质量浓度分别增加了7.56%和37.64%;其中SO2-4和NO-3质量浓度均有显著增加.气溶胶粒子数浓度对能见度的影响与相对湿度有关,粒径0.5~2μm的气溶胶数浓度随RH增加增长缓慢,而2~10μm范围内的粒子数浓度随RH增加而减小;结合气溶胶表面积浓度与能见度进行相关性分析,表明0.5~2μm的细粒子及相对湿度是导致南京北郊秋冬季大气能见度下降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6.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 Inland freshwater lakes have been widely considered as significant sources of CO2 to the atmosphere. However, long-term measurements of CO2 dynamics...  相似文献   
107.
2015年7月~2016年3月期间在广西玉林市3个空气监测点位共采集环境大气颗粒物PM_(10)样品218份,PM_(2.5)样品202份,利用多波段热/光碳分析仪分析其颗粒物中有机碳和(OC)和元素碳(EC)浓度水平、时空变化、污染特征及可能来源.结果表明,玉林市PM_(10)中OC和EC质量浓度分别为10.99μg·m~(-3)和5.11μg·m~(-3);PM_(2.5)中OC和EC质量浓度分别为7.51μg·m~(-3)和4.70μg·m~(-3).3个监测点位大气中PM_(10)和PM_(2.5)冬季的OC和EC浓度水平均高于其他季节,PM_(10)、PM_(2.5)中OC和EC的相关性较好,R2分别为0.58和0.60(P均小于0.01).应用最小OC/EC比值法对二次有机碳(SOC)含量进行了估算,冬季大气PM_(10)和PM_(2.5)中SOC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4.50μg·m~(-3)和6.74μg·m~(-3),高于其他季节.PM_(10)和PM_(2.5)中SOC/OC比值均0.5,玉林市大气中粗细颗粒物均以SOC为主.夏季PM_(10)和PM_(2.5)中SOC/OC分别为80.6%和77.7%,为四季最高值,与夏季温度较高、光照强烈、有利于光化学反应将OC转化为SOC有关.  相似文献   
108.
缙云山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轻组及颗粒态有机碳氮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雷利国  江长胜  郝庆菊 《环境科学》2015,36(7):2669-2677
选取缙云山阳坡同一海拔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以下简称林地)、果园、坡耕地和撂荒地这4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在0~60 cm深度内每隔10 cm采集一个土样,测定土壤轻组有机碳氮(LFOC、LFON)和颗粒态有机碳氮(POC、PON)含量,并计算其分配比例和碳氮比.结果表明,在0~60 cm土壤深度范围内,林地转变为坡耕地后,LFOC及LFON含量分别降低了71.42%和38.46%(P0.05),转变为果园后变化不明显,坡耕地撂荒后其含量分别升高了3.77倍和1.38倍(P0.05);林地转变为坡耕地或果园后,POC及PON含量均无明显变化,而坡耕地撂荒后其含量分别增加了4.12和1.25倍(P0.05).林地转变为坡耕地后土壤LFOC及LFON分配比例显著降低,转变为果园后则明显升高,而POC及PON分配比例变化均不明显;坡耕地撂荒后,LFOC、LFON、POC、PON分配比例均显著增加.土壤SOC/TN为撂荒地(12.93)林地(8.53)果园(7.52)坡耕地(4.40),LFOC/LFON为撂荒地(16.32)林地(14.29)果园(11.32)坡耕地(7.60),POC/PON为撂荒地(23.41)坡耕地(13.85)林地(10.30)果园(9.64).以上研究结果表明林地开垦为果园或坡耕地后容易导致土壤轻组有机碳氮的损失,而坡耕地撂荒则有利于土壤活性有机碳氮的积累;林地转变为坡耕地减弱了土壤有机碳氮的活性,而林地转变为果园以及坡耕地撂荒均使土壤有机碳氮活性增强;林地转变为坡耕地和果园加剧了土壤有机质的矿化,相对而言,坡耕地撂荒后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固定.  相似文献   
109.
李芬  王训  罗辑  袁巍  喻子恒  商立海 《环境科学》2017,38(7):3045-3053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生态环境的承载力日益接近上限,而关于偏远地区森林系统的重金属污染的时间变化趋势却鲜有报道.本文测定了贡嘎山1999年与2014年采集的峨嵋冷杉枝、叶中的Pb、Hg、Cr、As、Cd、Mn、Cu、Zn与Ba.结果表明:11999年枝、叶样品中Pb、Hg、As、Cd、Mn与Cu显著高于2014年的量,而2014年枝、叶样品中Cr、Zn和Ba高于1999年的量;2枝中Pb、Hg、Cr、As、Cd、Mn、Cu、Zn和Ba与生长龄无统一的变化趋势,而在叶中的含量随着生长龄的增加有增加的趋势;3Hg易在叶中富集,而其它元素更易在枝中富集;通过在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判断常见重金属元素的来源,枝、叶中的Pb、Cr、As、Cd、Cu、Zn和Ba有42.3%~92.2%的含量来自于土壤,而枝、叶中的Hg有70.6%的含量来自于大气.这说明Hg存在与其他重金属在森林系统不同的累积机制.  相似文献   
110.
微生物对汞矿区农田土壤汞甲基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研究典型汞矿区农田土壤中汞的甲基化作用,实验以受汞污染的旱田土壤和稻田土壤为对象,分别进行灭菌,促进硫酸盐还原菌(SRB)活性处理,抑制SRB活性处理以及促进铁还原菌(FeRB)活性处理,分析非微生物作用和微生物作用对土壤甲基汞(MeHg)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促进SRB活性处理的土壤MeHg生成量最高,其中旱田土MeHg增量为0.15~0.38μg·kg~(-1),稻田土壤MeHg增量为1~2μg·kg~(-1);抑制SRB活性处理和促进FeRB活性处理的MeHg增量较小,最高值仅为0.025μg·kg~(-1).相比于旱田土壤,稻田土壤具有更高的汞甲基化能力,其MeHg生成量是旱田土壤的4~9倍.土壤SRB数量与MeHg生成量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二者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R~2=0.57,P0.01).因此,该研究区土壤汞甲基化作用主要是微生物汞甲基化作用,且主要的汞甲基化细菌是SRB.此外,稻田是农田中MeHg生成的活跃地区,在评估和控制MeHg对人体健康危害时需要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