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65篇
  免费   693篇
  国内免费   1434篇
安全科学   651篇
废物处理   68篇
环保管理   345篇
综合类   3556篇
基础理论   710篇
污染及防治   108篇
评价与监测   245篇
社会与环境   325篇
灾害及防治   184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12篇
  2022年   273篇
  2021年   298篇
  2020年   384篇
  2019年   231篇
  2018年   247篇
  2017年   239篇
  2016年   216篇
  2015年   269篇
  2014年   261篇
  2013年   322篇
  2012年   385篇
  2011年   387篇
  2010年   328篇
  2009年   373篇
  2008年   321篇
  2007年   322篇
  2006年   341篇
  2005年   236篇
  2004年   179篇
  2003年   123篇
  2002年   108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1.
切割钢渣是钢铁生产过程中的固体废弃物,如何有效处理和利用这些废渣具有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废物资源化的重要意义.本文选择河北邢台钢铁厂中切割钢渣为过硫酸盐(PS)活化剂,活化过硫酸盐(PS)去除水相中偶氮染料酸性红73(AR73),实验表明,25 mg·L~(-1) AR73在15 min内,其降解率为99.9%,TOC矿化率达58.6%.同时考察了钢渣投入量、PS浓度、初始pH值等影响因素对AR73降解效率的影响:随着PS浓度、钢渣投入量的增加,AR73的降解速率也逐渐增加;在pH为3~9时,AR73均可被有效去除,酸性条件更有利于AR73的去除.活性自由基猝灭实验表明,酸性红73的降解是通过自由基和非自由基两种机制实现的,且钢渣可多次回收重复利用.钢渣活化PS技术,还可有效去除蒽醌类染料(活性蓝19),其去除率为99.9%,矿化率可达92.0%;同时该技术对某印染废水(COD_(Cr)=5625 mg·L~(-1))的去除率达49.9%.本文所构建的切割钢渣活化过硫酸盐(PS)技术可应用于偶氮印染废水的处理,实现"以废治废"的目标.  相似文献   
92.
运用数理统计方法,验证了高锰酸盐指数测定的校正系数K值在4~5h内不会随时间和水样的变化而变化,K值不必每个样品都测定。  相似文献   
93.
Fe3+催化氧化S(Ⅳ)反应机理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禾志强  刘启旺 《环境科学学报》2006,26(10):1701-1706
通过分析酸性条件下(pH为1~3),Fe3 催化氧化S(Ⅳ)过程中溶液吸光度变化的趋势,对Fe3 催化氧化S(Ⅳ)的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推导.实验证明,液相中该反应机理主要是催化氧化与自由基反应相结合,O2的存在对于反应有重要作用,O-2的生成是S(Ⅳ)被氧化的关键;当水中溶解氧接近耗尽时,反应进程发生改变.当Fe3 、S(Ⅳ)浓度增加,自由基生成量增加时,有利于反应进行;作为反应产物,Fe2 、S(Ⅵ)浓度增加,反应推动力减小,反应速率降低;同时Fe2 、SO24-可以与溶液中的其它物质形成配合物,影响了Fe3 -S(Ⅳ)配合物的生成与分解,不利于S(Ⅵ)的氧化.  相似文献   
94.
进水氨氮浓度不变,低DO下启动并运行了短程硝化试验,考察了反应器内的氨氮氧化和亚硝酸盐积累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反应器内氨氮几乎全部被氧化,污泥浓度从4500mg/L下降到870mg/L,此时亚硝酸盐的积累率为55%,说明只控制DO的浓度很难实现高的积累率,同时受到温度和污泥龄等的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95.
针对电除尘器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出现除尘效率下降的问题,提出斜气流这一新型技术,对该技术进行试验研究和细致探讨,并对该气流分布状态进行可视化研究;为我国电除尘器气流技术的发展提出一定建议。  相似文献   
96.
马超营断裂带及其北侧熊耳群火山岩的变质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熊耳山南坡的马超营断裂带及其北侧熊耳群火山岩的区域变质作用、动力变质作用和热液变质作用的特点.火山岩的变质作用及其强度在空间分布上表现出不均匀性,一般在断裂带内发育且强度大,断裂带北侧变质程度低、强度小;马超营断裂带对区内熊耳群火山岩的变质作用特征起着一定程度的控制作用;变质作用具有多次叠加、改造的特征,一般区域变质作用较早较普遍,动力变质和热液变质作用偏晚和较局限,每次大的构造运动都伴随着后两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7.
微生物固定化技术与载体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分析微生物固定化的一般方法、常用固定化载体的特性 ;并通过实验研究固定化微生物颗粒处理微污染水的净水效能 ,分析载体结构对微生物固定化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8.
根据多年来重庆市空气环境质量监测资料,较全面、系统地对重庆市空气环境质量状况、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改善空气环境质量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9.
铜酞菁颜料废水处理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试验研究 ,提出了一种物化—生化法处理铜酞菁颜料废水的新工艺。该工艺研究了铜氨络离子、PH值、水温、SO42 - 、生化条件等因素对Cu2 +和NH3 N去除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0.
气候变化与实施清洁发展机制的展望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第一部分介绍了《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达成与主要内容,以及在柏林、日内瓦、京都与布宜诺斯艾利斯先后召开的4 次缔约方会议的结果; 第二部分介绍了清洁发展机制(CDM) 同《京都议定书》的其他灵活机制的异同,以及CDM 的特点、方法学与技术问题; 第三部分分析了CDM 的前景、影响其成功实施的因素、它可能提供的潜在机遇以及实施中的需求与供给;最后就CDM 的实施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