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3篇
安全科学   5篇
废物处理   12篇
环保管理   16篇
综合类   95篇
基础理论   34篇
污染及防治   81篇
评价与监测   14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41.
老港填埋场渗滤液性质随工艺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老港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系统的各处理单元处理后的流出液,用不同孔径的系列膜进行了梯度分离。分离前后的渗滤液进行了TOC、TP、TN、氨氮和可溶性P等参数的测定,并建立了各参数与不同孔径膜的关系。结果表明,此工艺对老港填埋场渗滤液的处理具有一定的功效;随着处理工艺的进行,渗滤液的组成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其中细胶体部分的百分含量增加,而可溶性部分降低;渗滤液的绝大部分污染物质集中于可溶性部分,而渗滤液中的P主要与大分子的悬浮物和粗胶体结合。  相似文献   
142.
SBR工艺运行条件对好氧污泥颗粒化和除磷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54,自引:9,他引:45  
采用模拟配制生活污水,研究循序间歇反应器(SBR)工艺在不同运行条件下对好氧污泥颗粒化和生物除磷效果的影响.试验分别对进水中不同COD/TN比(11.79,18.85,20.72,24.66)、COD/TP比(27.85,44.53,48.93、58.25)、TN/TP比(4.00,2.36,1.54)、温度(22℃,15℃,8℃)和污泥龄(16d,10d,5d)作比较,发现进水中较高的COD/TN比(24.66)、COD/TP比(58.25)、温度(22℃)和较低的污泥龄(10d)对生物除磷和颗粒的形成有利;适当的TN/TP比(2.36)、接种污泥的选择是好氧颗粒污泥形成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3.
锌冶炼烟气制酸废水中汞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芬  刘文华  娄涛  王焕姣 《化工环保》2004,24(5):376-380
采用冷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经石灰乳和铁盐处理后的锌冶炼烟气制酸废水中汞的浓度时,可按废水中汞浓度与其pH的关系,从试样pH的高低大致估计其汞浓度范围,由此确定其稀释倍数和取样量。试样用KBrO3-KBr消解法消解,用直接法稀释,这样可以减少操作步骤、缩短测定周期、减少样品中汞的损失、提高监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同时可减少人力、物力浪费,降低监测成本。  相似文献   
144.
老港填埋场新鲜渗滤液性质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用系列滤膜对老港填埋场2003年3月份新鲜渗滤液进行了梯度分离.并研究了其CODcr、氨氮、TOC、IC、TC、TS、FS、电导率、pH、色度,浊度的变化趋势与不同孔径膜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膜孔径的减小,CODcr、氨氮、TOC、IC、TC、TS、FS、色度、浊度等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但降低不大,说明可溶性部分物质对新鲜渗滤液的污染性贡献最大;电导率、pH则先增大后减小。  相似文献   
145.
以过氧化氢 /草酸铁络合物作光氧化剂 ,利用太阳光对 10种水溶性染料模拟废水进行了光氧化降解试验研究 ,发现在日光照射下 ,过氧化氢 /草酸铁络合物能使染料溶液迅速降解。以活性艳蓝KN R为代表 ,研究各种因素对光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 ,溶液pH为 2 0~ 4 0时 ,光降解速率快 ;溶液中Fe3 + 与草酸根的摩尔比为 1∶3时 ,光解效果最好 ;提高H2 O2 浓度可以提高光降解速率 ,但H2 O2 的利用率会降低。  相似文献   
146.
把pH值在线监测与药品自动投加系统与已开发的混合呼吸测量仪集成,组成自动呼吸-滴定测量仪,同时测得废水生物处理过程溶解氧(DO)、pH、氧气利用速率(OUR)和质子变化速率(HVR)。分别监测了只投加NH4+-N底物的活性污泥硝化过程和实验室脱氮除碳SBR曝气阶段的DO/pH响应,结果显示,两信号呈一定规律变化,在反应...  相似文献   
147.
热处理和pH调节协同作用下污泥调质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考察了不同实验条件参数(温度、pH和反应时间)下,热处理和pH调节对污泥细胞溶出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泥溶解性化学需氧量(SCOD)与反应温度、溶液pH、反应时间成正相关,其中pH对SCOD的影响最为显著,反应时间对其影响最小。污泥溶胞的最优条件:反应温度120℃,pH=11,反应时间为15 min,经过处理,SCOD可达14 810 mg/L,与总化学需氧量(TCOD)之比为49.29%,总有机碳(TOC)达4 560 mg/L,总氮(TN)则增加27%,总悬浮固体(TSS)和挥发性悬浮固体(VSS)去除率分别达22.85%和40.93%。热碱处理后污泥上清液分子量分布(MWD)状况结果显示:〉1 000 KDa MW物质含量随pH和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当pH=11时,该部分物质可从原污泥的20.94%增加到31.70%;当温度为120℃时,该部分物质可达49.83%。  相似文献   
148.
As largely documented in the literature, the stark restrictions enforced worldwide in 2020 to curb the COVID-19 pandemic also curtailed the production of air pollutants to some extent.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perception of the air pollution as assessed by individuals located in ten countries: Australia, Brazil, China, Ghana, India, Iran, Italy, Norway, South Africa and the USA. The perceptions towards air quality were evaluated by employing an online survey administered in May 2020. Participants (N = 9394) in the ten countries expressed their opinions according to a Likert-scale response. A reduction in pollutant concentration was clearly perceived, albeit to a different extent, by all populations. The survey participants located in India and Italy perceived the largest drop in the air pollution concentration; conversely, the smallest variation was perceived among Chinese and Norwegian respondents. Among all the demographic indicators considered, only gender proved to b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Supplementary InformationThe online version contains supplementary material available at 10.1007/s13280-021-01574-2.  相似文献   
149.
曝气生物流化池生物强化处理高氨氮制革废水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曝气生物流化池(ABFT)I艺为核心,通过投加高效菌酶添加剂(简称菌荆)的方法对高氨氮制革废水进行生物强化处理研究.结果表明,在菌剂投加量为0.4 kg/m3,总水力停留时间为32 h(其中生化处理段水力停留时间为29 h)条件下,菌剂投加10 d后氨氮的去除率可达80.2%,25 d后系统即可稳定运行;出水氨氮平均为4.8 mg/L,去除率为98.8%;出水COD平均为137 mg/L,去除率为76.4%.无机碳化合物和生长因子对硝化反应有促进作用,使氨氮的去除率提高约6.6%.该结果显示了ABFT工艺在处理高氨氮制革废水上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50.
不同回流比对无植物垂直流人工湿地除氮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通过内碳源前置反硝化脱氮工艺试验,比较了不同回流比对垂直流人工湿地除氮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TN去除率随着回流比增加而增加,NH+4-N去除率则随着回流比的增加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两者去除率之和以回流比200%为最高,以回流比150%次之,以回流比100%为最低。从TN的去除率来看,回流比150%略高于回流比2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