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650篇 |
免费 | 91篇 |
国内免费 | 826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53篇 |
废物处理 | 169篇 |
环保管理 | 204篇 |
综合类 | 1218篇 |
基础理论 | 464篇 |
环境理论 | 1篇 |
污染及防治 | 1061篇 |
评价与监测 | 115篇 |
社会与环境 | 61篇 |
灾害及防治 | 12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34篇 |
2022年 | 109篇 |
2021年 | 107篇 |
2020年 | 66篇 |
2019年 | 71篇 |
2018年 | 80篇 |
2017年 | 119篇 |
2016年 | 164篇 |
2015年 | 160篇 |
2014年 | 212篇 |
2013年 | 268篇 |
2012年 | 241篇 |
2011年 | 247篇 |
2010年 | 183篇 |
2009年 | 174篇 |
2008年 | 172篇 |
2007年 | 149篇 |
2006年 | 157篇 |
2005年 | 107篇 |
2004年 | 71篇 |
2003年 | 88篇 |
2002年 | 77篇 |
2001年 | 60篇 |
2000年 | 56篇 |
1999年 | 67篇 |
1998年 | 51篇 |
1997年 | 58篇 |
1996年 | 34篇 |
1995年 | 37篇 |
1994年 | 29篇 |
1993年 | 22篇 |
1992年 | 26篇 |
1991年 | 13篇 |
1990年 | 19篇 |
1989年 | 15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3篇 |
1958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5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21.
122.
多频管中电流法通过计算管道防腐层绝缘电阻来判断管道外防腐层的状态,近年来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但对于丘陵山地的埋地输油气气管道,其评价结果与实际状态有一定差距.通过研究发现,评价结果与实际状态不符的主要原因是:管道分布电容、管道分布电感在GDWFF处理软件中对防腐层评价结果影响较大,尤其是管道分布电感是关键参数.为此,修正了多频管中电流法评价软件给出的管道分布电感推荐值,并采用现场开挖的方式进行验证,说明评价结果更符合山地实际. 相似文献
123.
从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社会进步三方面构建乡镇环境规划指标体系,并引入“可持续发展度”、“因子贡献度”、“指标偏离度”、“制约度”,对瓜洲镇的现状进行了综合评价,对限制瓜洲镇可持续发展的因素进行识别。研究结果表明:规划基准年(2006年)瓜洲镇的可持续发展度为0.759,处于较强可持续发展阶段;影响瓜洲镇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集中于环境质量及污染物治理方面(占36.75%),其次为经济结构方面(占25.65%),接着为发展支持(占24.21%)、生态环境与资源利用(占9.42%)、生活质量(占2.62%)、经济效益(占1.34%)。 相似文献
124.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编制过程中常因未注意到某些关键问题的论述,而使环境影响报告缺乏科学性和可靠性,导致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依据不足.为使建设项目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更具有可行性,以某橡胶制品项目为例,总结了橡胶制品工业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需注意的几个要点问题,为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提供必要的依据,为此类项目更好地开展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25.
以吉林农业大学长期定位试验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模拟冻融环境和振荡平衡的方法,探讨冻融作用对NH+4在酸化土壤中吸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冻融周期的增加,酸化土壤对NH+4的吸附量逐渐减小;冻结时间对酸化土壤吸附NH+4的影响不明显;随着冻前含水量的增加,酸化土壤对NH+4的吸附量逐渐减小,对NH+4的吸附量由大到小排列为:15%25%35%。酸化土壤对NH+4的吸附过程能很好地利用Langmuir方程拟合,冻融作用促进酸化土壤中NH+4的释放,增加了NH+4流失风险。 相似文献
126.
松花江(黑龙江省段)流域水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流域水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亟待解决的问题,介绍了流域水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构建进展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流域水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构建的改进措施,对松花江流域水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构建,提出了改进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构建程序,分析影响因素,提出流域水环境承载力内涵,从水资源量、水资源消耗量、水资源质量影响三方面出发选取了指标,构建了松花江流域水环境承载力的三层递阶层次结构的指标体系,为评价与预测该流域水环境承载力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7.
近年来,随着全球各地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人类对河流水生态系统资源的不合理、掠夺式利用,河流水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各地河流相继出现水质恶化、水文条件改变、物种多样性退化、生境条件恶劣等诸多问题。文章对辽河主要支流清河水生态系统的水质状况进行了研究,并于2012年6月,对清河流域22个监测断面水质状况进行了实地调查,对其水质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22个监测断面中,达到Ⅲ类水质断面的有8个,Ⅳ类7个,Ⅴ类1个,劣Ⅴ类6个。其中6个劣Ⅴ类断面分别因氟化物、氨氮、总磷浓度超标而为劣Ⅴ类。 相似文献
128.
129.
城市垃圾渗滤液污染控制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来源以及水质特点,结合国内外研究和应用实例,对垃圾渗滤液处理方式及处理技术进行了综述。比较了合并处理等三种垃圾渗滤液处理方式的优缺点,阐述了物化处理技术和生物处理技术在垃圾渗滤液处理中的应用。在此基础上,建议渗滤液处理应综合考虑水质水量、经济技术及环境等因素,优先考虑场内建设渗滤液处理系统,对于难处理的渗滤液可以考虑采用"预处理-生化处理-高效物化"联合工艺处理。 相似文献
130.
Thomas Chertemps Nicolas Montagné Fran?oise Bozzolan Annick Maria Nicolas Durand Martine Ma?bèche-Coisne 《Die Naturwissenschaften》2012,99(7):537-543
Mast syndrome is a complicated form of human hereditary spastic paraplegias, caused by a mutation in the gene acid cluster protein 33, which encodes a protein designated as “maspardin.” Maspardin presents similarity to the α/β-hydrolase superfamily, but might lack enzymatic activity and rather be involved in 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s. Association with the vesicles of the endosomal network also suggested that maspardin may be involved in the sorting and/or trafficking of molecules in the endosomal pathway, a crucial process for maintenance of neuron health. Despite a high conservation in living organisms, studies of maspardin in other animal species than mammals were lacking. In the cotton armyworm Spodoptera littoralis, an insect pest model, analysis of an expressed sequence tag collection from antenna, the olfactory organ, has allowed identifying a maspardin homolog (SlMasp). We have investigated SlMasp tissue distribution and temporal expression by PCR and in situ hybridization techniques. Noteworthy, we found that maspardin was highly expressed in antennae and associated with the structures specialized in odorant detection. We have, in addition, identified maspardin sequences in numerous “nonmammalian” species and described here their phylogenetic analysis in the context of metazoan diversity. We observed a strong conservation of maspardin in metazoans, with surprisingly two independent losses of this gene in two relatively distant ecdysozoan taxa that include major model organisms, i.e., dipterans and nematode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