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14篇 |
免费 | 143篇 |
国内免费 | 260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07篇 |
废物处理 | 7篇 |
环保管理 | 65篇 |
综合类 | 627篇 |
基础理论 | 128篇 |
污染及防治 | 44篇 |
评价与监测 | 33篇 |
社会与环境 | 57篇 |
灾害及防治 | 4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篇 |
2023年 | 23篇 |
2022年 | 65篇 |
2021年 | 67篇 |
2020年 | 65篇 |
2019年 | 41篇 |
2018年 | 47篇 |
2017年 | 47篇 |
2016年 | 40篇 |
2015年 | 43篇 |
2014年 | 39篇 |
2013年 | 72篇 |
2012年 | 76篇 |
2011年 | 72篇 |
2010年 | 55篇 |
2009年 | 48篇 |
2008年 | 49篇 |
2007年 | 54篇 |
2006年 | 58篇 |
2005年 | 48篇 |
2004年 | 35篇 |
2003年 | 16篇 |
2002年 | 10篇 |
2001年 | 11篇 |
2000年 | 7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8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虚拟专用网络在江苏环境自动监测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虚拟专用网络(VPN)在环境监测领域中的使用现状,结合江苏省自动站直联中国环境监测总站集成项目的设计方案与多个环境自动监控数据采集平台的运用,阐明了VPN网络在环境监测领域应用的优、缺点,同时为完善虚拟专业网络在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2.
介绍了垃圾渗滤液中高浓度氨氮处理的必要性及最新进展,提出降低成本、减少二次污染、操作简单、运行稳定高效、符合我国国情是今后研究解决的重点,也是其能否实际推广应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33.
为了明确以低污染河水为原水的人工湿地中的主要脱氮机制以及氮素的归趋形式,以洱海流域邓北桥湿地工程为研究对象,根据湿地内发生的生物反应、物理吸附以及沉淀等过程,建立了生态动力学模型,模拟湿地中氮素的迁移转化. 结果显示,所建模型能较好地模拟出水中ρ(NH4+-N)、ρ(NO3--N)、ρ(ON)(ON为有机氮)的变化趋势,效率系数(R)分别为50.2%、67.6%、81.2%. 通过对湿地氮素迁移转化与去除量的模拟结果分析,确定了湿地除氮的主要机制为硝化、反硝化、植物吸收. 反硝化作用可以去除进水中50.0%的TN,植物吸收可以去除进水中11.0%的TN,底泥则可以吸附进水中3.5%的TN. 模拟得到硝化速率平均值、反硝化速率平均值、植物吸收氮速率平均值分别为0.234、0.438、0.050 g/(m3·d). 相似文献
34.
集约化农区近50年耕地数量变化驱动机制分析——以河北省曲周县为例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根据曲周县历年耕地数量变化统计数据和1986年土地利用现状以及1986~2000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进行分析表明,曲周县耕地面积经历了增加→急剧减少→缓慢减少→快速上升→相对稳定的变化过程。1949~1957年为耕地增加期,全县年平均递增率达到0.43%;1958~1961年为耕地急剧减少期,年均递减1.55%;1962~1974年为耕地缓慢减少期,年均递减0.47%;1975~1985年为耕地数量快速增加期,年均递增0.63%;1986~1999年为耕地数量相对稳定的阶段,耕地年均递减0.026%。人口变化、自然因素变化、技术进步、区域经济发展和政策演变共同组成了耕地数量变化的驱动力系统。人口增加对粮食和住宅用地的需要为耕地数量的增加提供了最根本的需求;气候因素的变化为大量盐渍土的改良提供了基础,而只有技术进步才能使大量盐渍土变为耕地;以第一产业为主的经济结构组成,使耕地比重占据了土地利用结构中的主导地位;而国家政策的阶段性变化,促使耕地数量发生了相应变化。 相似文献
35.
36.
地质因素对煤层瓦斯赋存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地质因素对煤层瓦斯赋存的影响,针对淮北矿区石台煤矿3煤层,采用瓦斯地质块段划分的方法,以井田内主要断层和天然焦区为界,把3煤层划分为3个独立的地质块段,分区对不同地质块段内地质因素对煤层瓦斯赋存规律进行研究,分析褶皱构造、断裂构造及岩浆侵蚀等对煤层瓦斯压力和瓦斯涌出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质构造对瓦斯保存和运移起到重要作用,岩浆岩侵入对石台煤矿3煤层煤与瓦斯突出的控制作用最为明显,地质块段的划分(分区管理)对地质构造复杂的高瓦斯及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7.
38.
针对杭州西湖钱塘江引水低碳高氮的特点,提出以改性水草塘—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IVCW)相耦合的生物—生态工艺进行引水处理,对该引水降氮示范工程的构建和运行效果进行了跟踪研究。结果表明,整个稳定运行期间(2012年7月19日至11月19日),耦合工艺对COD、TN、硝酸盐氮、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2.27%、52.49%、53.69%、52.79%,系统出水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Ⅳ标准;改性水草塘和IVCW单元作为耦合工艺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脱氮、除磷方面优势互补,从而共同保证出水水质的稳定;在改性水草塘单元,温度与COD的去除效果呈负相关关系,进水C/N与TN去除效果呈正相关关系;而在IVCW单元,温度与COD、TN的去除效果均呈线性正相关关系,进水C/N与两者的去除效果也呈正相关关系,且对COD的影响要大于对TN的影响。 相似文献
39.
40.
好氧颗粒污泥处理高含盐废水研究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试验采用序批式摇床反应器(SSBR)在高含盐废水中利用不同类型接种污泥培养出了好氧颗粒.结果表明,好氧颗粒污泥能够有效处理高含盐废水并且具有很好的抗盐度冲击能力.当废水盐度小于10 g/L NaCl并且进水基质为葡萄糖时,利用好氧颗粒污泥处理该废水可以取得70.3%~97.6%的TOC去除率.当进水盐度达到35 g/L NaCl并且进水基质为难降解Vc废水时,利用好氧颗粒污泥处理该含盐废水能够取得与相同基质相同运行条件下淡水废水中相似的70%的TOC去除率.试验在含盐废水中得到了粒径为0.5~3 mm的好氧颗粒污泥,其沉降速度大大高于淡水对照组中得到的好氧颗粒污泥沉降速度.相对淡水对照组中好氧颗粒污泥,含盐废水中好氧颗粒具有污泥产率更低、污泥活性(OUR)更高、颗粒稳定性更好的优势.从不同接种污泥类型来看,好氧絮状污泥和厌氧颗粒污泥接种都能快速实现污泥好氧颗粒化,但絮状污泥接种实现好氧颗粒化所需的时间更短.另外,在相同运行条件下,接种好氧絮状污泥反应器取得的TOC去除效果优于接种厌氧颗粒污泥反应器,但厌氧颗粒污泥接种具有更强的抗盐度冲击能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