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3篇
  免费   363篇
  国内免费   802篇
安全科学   367篇
废物处理   43篇
环保管理   207篇
综合类   1893篇
基础理论   348篇
污染及防治   89篇
评价与监测   144篇
社会与环境   135篇
灾害及防治   132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171篇
  2021年   191篇
  2020年   232篇
  2019年   139篇
  2018年   125篇
  2017年   142篇
  2016年   114篇
  2015年   178篇
  2014年   141篇
  2013年   179篇
  2012年   199篇
  2011年   190篇
  2010年   209篇
  2009年   199篇
  2008年   178篇
  2007年   148篇
  2006年   156篇
  2005年   123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7 毫秒
21.
利用"3S"技术对古日格斯台自然保护区植被类型的空间分布进行了分析,绘制了古日格斯台自然保护区植被图,讨论了其生态多样性和脆弱性,以此作为植被监测与管理的依据,进而对古日格斯台自然保护区的植被进行有效的保护.  相似文献   
22.
At a rice-wheat rotational free-air CO2 enrichment(FACE) platform, the effect of elevated atmospheric CO2 on soil nematode communities in a farmland ecosystem was studied. Wheat plots were exposed to elevated atmospheric CO2 (ambient 370 μl/L 200 μl/L).32 families and 40 genera of nematode were observed in soil suspensions during the study period. Under FACE treatment, the numbers of total nematodes, bacterivores and fungivores exhibited an increasing trend. Because of the seasonal variation of soil temperature and moisture, the effect of elevated atmospheric CO2 on soil nematodes was only observed under favorable conditions. The response of nematode communities to elevated atmospheric CO2 may indicate the change of soil food web.  相似文献   
23.
介绍的“袖珍式简易捕鼠器”以不足1cm3的体积,不足2g的重量实现了捕鼠的高效率,它消除了药物灭鼠和其它器械式灭鼠的诸多弊端,特别是避免了因捕鼠而造成的环境污染,从而为城市、农田和草原灭鼠提供了一种新方法。该捕鼠器已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相似文献   
24.
西部地区水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制约西部可持续发展因素之一.从环保意识、工艺适合性、资金的投入、经营体制、立法政策等5个方面分析了西部地区在污水处理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5.
沈阳张士污灌区土壤重金属元素形态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选取沈阳张士污灌区土攘样品,采用欧共体标准局的三步提取法研究土壤中5种重金属元素的形态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在该污灌区土壤中,Cd和zn主要以B1(水溶态、可交换态与碳酸盐结合态)和B2(铁-锰氧化物结合态)为主,分别占总量的49.4%、26.4%和43.9%、44.3%.Cu、Pb主要以B2(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B3(有机物与硫化物结合态)为主分别占总量的43.4%、66.6%和29.1%、25.3%.Cr以B3(有机物与硫化物结合态)和残渣态为主,分别占总量的40.4%和42.5%.元素总量和形态分析的结果表明该地区土壤污染为单一的镉污染土壤,且镉的可迁移性强,易被植物吸收.  相似文献   
26.
从节能、环保和福建燃煤市场的角度分析了推行动力煤的广阔前景,指出动力配煤是符合福建省特点的洁净煤技术。  相似文献   
27.
针对日益严重的地表水锰污染,本实验采用高锰酸钾与接触氧化的方法协同除锰;通过调配进水中Ca2+、Mg2+含量模拟我国不同地区硬度差异显著的地表水,探究水体硬度对锰的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Mn2+被高锰酸钾氧化并形成"锰质活性滤膜",可在停药后实现稳定有效除锰.成熟滤池的除锰效果会显著受到硬度的影响,进水硬度在40、200、400 mg·L-1及700 mg·L-1(CaCO3计)时,接触氧化滤池分别在48、56、64 d及72 d实现稳定除锰,而4根滤柱对Mn2+去除的极限浓度分别为1.8、1.7、1.2 mg·L-1及0.7 mg·L-1.  相似文献   
28.
国外海洋与海岸带旅游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海洋与海岸带旅游已成为国外旅游研究最重要的领域之一。论文在国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海洋与海岸带旅游发展的环境问题、经济问题、社会文化问题、海洋与海岸带旅游资源评价、规划管理与可持续旅游发展、小岛屿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旅游开发等方面对国外海洋与海岸带旅游主要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和评价,并为我国海洋与海岸带旅游资源开发和管理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9.
探讨影响赤潮的物理因子及其预报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通过多年对广东沿海港湾赤潮发生机理的探讨 ,归纳出引发赤潮的主要物理因子 ,并深入研究潮汐变化与赤潮形成的关系。作者认为在沿海一些半封闭的海湾 ,在月赤纬偏小期间发生大潮易引发赤潮。大亚湾澳头水域 4~ 5月份大潮后多呈现不正规全日潮 ,易出现赤潮生物高峰期 ,较明显的赤潮从发生至消退的全过程往往跨越一个潮水期。根据实践经验总结 ,作者提出利用潮汐变化规律对大亚湾澳头水域 2 0 0 1年 5月份可能出现的赤潮初始阶段作尝试性预测 ,并在赤潮初始阶段通过对水域的浮游生物优势种和当地天气的变化趋势加强观测、研究 ,希望能对赤潮暴发作出较准确的预报。  相似文献   
30.
炼油污水气浮絮凝处理中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气浮絮凝是炼油污水处理工艺中重要的一步 ,它是确保炼油污水生化处理顺利运行的关键 ,而开发和筛选优良的絮凝剂则又是提高气浮处理效果的保证。采用无机—有机复合絮凝剂进行炼油污水的中试试验 ,通过一系列条件试验 ,确定了复合絮凝剂投药剂量、投药间隔时间和投药方式 ,取得了令人满意的试验效果 ,CODCr的去除率 5 5 % ,石油类去除率 >75 % ,为后续的生化处理提供了合格的水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